欢迎访问西亚试剂!
西亚试剂banner
西亚试剂banner
西亚试剂banner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西亚试剂:生物医药技术获重大突破 β型干扰素国产化进程加快

发布时间:2025-10-30

习近平主席2014年国际工程科技大会上表示,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技术等交叉融合正在引发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生物学相关技术将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基因技术、蛋白质工程(Protein Engineering)等将产生一系列重大创新成果,拓展生产和发展空间。

生物技术作为当今国际科技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之一,生物产业成为国际竞争的焦点。亦被我国政府确定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正受到越来越多的政策支持。

近年来,我国一直鼓励医药创新和医药企业强强联合。以人干扰素产品为例,目前在人类身上共发现α、β、γ三种类型,其中α型干扰素(IFN-α)是由白细胞产生的,β型干扰素(IFN-β)是由成纤维细胞(纤维母细胞)产生的,γ型干扰素是(IFN-γ)由免疫系统(immune system)中的T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产生的。这三种都是有效的病毒抑制剂,并具有一定的抗癌作用。

从我国干扰素的国产化进程来看,α型干扰素在1996年由深圳科兴生物开发成功,并在2003年禽流感之后发展到高潮。而β型干扰素的国产化进程则相对较快,2011年9月28日,人福医药子公司深圳新鹏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获得β1a的分离纯化专利。2014年1月22日,海正药业获得β1a的纯化专利。2014年6月,深圳新鹏获得β1a的细胞的培养方法专利, 真正研究出适合工业化生产、活性高、产量高的人干扰素β1a细胞培养方法。

国际临床应用表明,干扰素β1a是目前能够控制多发性硬化症反复发作的唯一药物,可用于多种病毒感染性疾病的治疗、恶性肿瘤(malignant tumor)的辅助治疗。目前该技术被美国生物基因公司和德国默克雪兰诺公司垄断,2013年产品销售分别为187亿元和188亿元。此时,人福医药获得适合人干扰素β1a细胞培养方法的专利,有望抢占国内庞大市场。

上一篇:西亚试剂:美科学家找到无免疫排斥骨髓移植方法
下一篇:西亚试剂:朱学良等揭示小RNA调控纤毛发生的机制
版权所有:山东西亚化学有限公司

鲁ICP备2001591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