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亚试剂:科学家称从琥珀古昆虫中提取DNA不靠谱
发布时间:2025-11-23
在1993年科幻影片《侏罗纪公园》中,科学家拥有1.3亿年历史的琥珀中昆虫体内提取DNA,而后利用DNA复活恐龙。影片上映前一年,加利福尼亚州的科学家声称从一种已灭绝的蜜蜂体内提取DNA碎片
借助于高度灵敏的新一代DNA排序技术,英国科学家对珂巴脂(琥珀的亚化石树脂前身)中的昆虫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上世纪90年代的研究“误诊”,在判断古DNA的真实性时出现误判
科学家表示他们的研究发现对从琥珀中化石昆虫体内提取DNA的可能性提出质疑
北京时间9月13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在科幻影片《侏罗纪公园》中,科学家从包裹在琥珀中的古蚊子体内提取恐龙DNA,而后利用DNA克隆出恐龙。但根据英国科学家进行的一项新研究,《侏罗纪公园》型的恐龙复活做法只是科幻,不可能在现实中“复制”,因为从琥珀古昆虫中提取DNA的可能性极低。
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进行的研究发现,像1993年科幻影片《侏罗纪公园》那样利用从琥珀古昆虫中提取的DNA复活霸王龙等远古动物的可能性非常低。研究发现刊登在《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杂志上。在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执导的《侏罗纪公园》中,科学家从困在拥有1.3亿年历史的琥珀中的蚊子体内提取恐龙DNA。影片上映前一年,加利福尼亚州的科学家声称从一种已灭绝的蜜蜂体内提取DNA碎片。
借助于高度灵敏的新一代DNA排序技术,自然历史博物馆的科学家对珂巴脂(琥珀的亚化石树脂前身)中的昆虫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上世纪90年代的研究“误诊”,在判断古DNA的真实性时出现误判。实际上,他们不可能在相对年轻(60年到10600年前)的亚化石昆虫中发现古DNA,早期的研究发现应该由现代和古代DNA之间的污染所致。
此项研究在曼彻斯特大学的古DNA实验室进行。研究论文合著者特里-布朗教授表示:“在上世纪90年代对DNA进行的研究中,科学家通过聚合酶链反应对DNA进行放大。这种反应会首先放大未被破坏的现代DNA分子,污染提取的部分分解的古代DNA,导致科学家在判断古代DNA真实性时出现误判。我们采用的是新一代排序技术,非常适于研究古代DNA,因为它能够对提取的所有DNA分子进行排序,不管它们的长度,降低被现代分子污染的可能性。”
科学家表示他们的研究发现对从琥珀中化石昆虫体内提取DNA的可能性提出质疑。研究论文合著者、曼彻斯特大学的大卫-彭尼博士指出:“人们可能自然而然地认为,昆虫突然并且完整地被树脂吞噬,导致昆虫立即死亡,这可能保留下被树脂吞噬的昆虫的DNA。不过,这种想法可能并不成立。也就是说,《侏罗纪公园》仍停留在科幻范畴。”(
- 以上资料由西亚试剂:http://www.xiyashiji.com/ 提供此产品的详细信息如密度,含量,分子式,分子量等均可在西亚官网查询
- 相关产品如溴化汞硝酸亚汞氯化亚汞乙酸苯汞氯化钾汞 碘化汞钾硫氰酸汞硫酸亚汞氧化汞氯化汞碘化汞硝酸汞三氯氧磷三氯化磷碘甲烷二碘甲烷三碘甲烷三氟碘甲烷氘代碘甲烷碘乙烷1,2-二碘乙烷甲酸铷碘化铷溴化铷铬酸铷硫酸铷氟化铷硝酸铷氯化铷碳酸铷硫酸镱 碳酸镱氯化镱硝酸镱氧化镱等均有销售.欢迎订购
下一篇:西亚试剂:Atomic-resolution monitoring of protein maturation in live



鲁ICP备2001591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