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201大孔强碱性季胺I型阴离子交换树脂
发布时间:2025-06-13
配方:苯乙烯(98%) | 85g(100g) |
二乙烯基苯(40%) | 15g |
氯甲甲醚(40%) | 400g |
氯化 | 40g |
三甲胺 | 40g |
明胶 | 1% |
二氯乙烷 | 40g |
20%氢氧化钠 | 150g |
过氧化苯甲酰 | 1g |
大孔苯乙烯-二乙烯基苯共聚体的制备:先按比例配制单体(苯乙烯-二乙烯基苯),然后,加入单体1%的引发剂(过氧化苯甲酰)使其充分溶解后,再加入致孔剂(200#溶剂汽油)混均,将上述混均油相投入含1%明胶的水溶液中进行悬浮聚合,聚合反应的定型温度在78-80℃,维持定型温度反应2h,然后升温90℃以上,保温6h,过滤、热水洗涤,最后用水蒸气蒸馏、除去致孔剂后,过滤、风干、过筛、收集粒度范围0.15-0.6mm,进行氯化、胺化。
大孔型共聚体的氯甲基化:共聚体氯甲基化的一般方法是,用氯甲醚为膨胀剂和氯甲基化反应剂,氯化锌为催化剂,共聚体:氯化:氯甲基甲醚=1:0.4:4,在38-40℃下进行傅氏反应,反应时间一般为10h,可达到氯含量为13.5%以上,氯含量合格后,吸滤、用丙酮等洗涤。
氯甲基化共聚体的胺化:利用二氯乙烷作膨胀剂,用三甲胺盐酸盐分解产生的三甲胺进行胺化(氯甲基化共聚体:三甲胺盐酸盐:二氯乙烷:20%氢氧化钠=1:0.9:0.4:15),在30℃左右,反应约经4h,反应结束后,逐步加入水稀释至相对密度等于1.0时,水洗,加盐酸转型后,水洗至中性,得最后产品。以上资料由西亚试剂:化学品数据库 上一篇:西亚试剂:加拿大科学家发现转基因羊分泌高强度丝质物质
下一篇:柠檬酸钙与碳酸钙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