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亚试剂:中国种业十大功勋人物傅廷栋:搞农业就要多下田
发布时间:2025-06-28
如果有人问世界上什么花最香、什么花最美,傅廷栋一定会说是油菜花。
每天一早,年过七旬的傅廷栋就会来到华中农业大学国家油菜武汉改良分中心,在试验田或实验室一干一整天,朴素得像个老农。傅廷栋认为,育种是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产物,没有田间的感觉育不出优良品种。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世界各国的科研工作者都在探索油菜杂种优势利用的途径,这首先必须寻找新的不育系。在学校的油菜田里不知道走了多少遍,1972年3月20日,傅廷栋偶然发现“波里马”品种油菜中有1株油菜的雌蕊正常而6个花药都呈萎缩状态,而且没有花粉。这不正是自己苦苦追寻的雄性不育变异株吗?
就是这个发现,揭开了国际“甘蓝型油菜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PolCMS)研究”的序幕,成就了国际上第一个有实用价值的油菜雄性不育系。
1999年3月,在学校油菜试验田,傅廷栋又发现了一个新芥菜雄性细胞质不育系(HauCMS)。一位前来参观的外国同行诧异地问:“为什么发现新不育系的总是你?”傅廷栋不假思索地回答:“没有别的窍门,搞农业的就是要多下田。”
此外,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傅廷栋就着手选育甘蓝型油菜自交不亲和系。每年5月中旬,油菜收获后还来不及脱粒,傅廷栋就和同事们扛着装满油菜角果的麻袋,从武汉赶往青海、甘肃等地进行夏繁。有心人,天不负。1975年,他们在国内率先育成甘蓝型油菜自交不亲和系及其杂种,比常规品种增产20%。这一成果在1978年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1991年7月11日,第八届国际油菜大会将国际油菜研究咨询理事会“杰出研究人员奖”授予傅廷栋。获得这个国际油菜科学界最高荣誉奖,傅廷栋实至名归。直到今天,中国的油菜杂交种中,仍有60%左右是利用PolCMS育成的杂交种,累积推广面积6亿多亩。他因此被公认为世界杂交油菜学科带头人。(原标题:“搞农业就要多下田”(中国种业十大功勋人物⑥)——记国际油菜研究研究人员傅廷栋)
- 以上资料由西亚试剂:http://www.xiyashiji.com/ 提供此产品的详细信息如密度,含量,分子式,分子量等均可在西亚官网查询
- 相关产品如汞乙酸汞氯化汞氧化汞碘化汞硫酸汞硝酸汞溴化汞硝酸亚汞氯化亚汞乙酸苯汞碘化汞钾硫氰酸汞氯化氨基汞三氯生三氯氧磷三氯乙烯水合氯醛三氯化磷三氯化钌三氯化钛三氯化铱三氯化铑三氯硫磷三氯乙烷三氯甲烷三氯卡班TCC1,3,5-三氯苯1,2,4-三氯苯1,2,3-三氯苯无水氯化铝三氯乙酸酐三氯乙酸钠碘甲烷二碘甲烷三碘甲烷 三氟碘甲烷硫酸二甲酯氯磺酸苯硫酚苯硫酚钠3-氨基苯硫酚2,6-二氯苯硫酚2,4-二氯苯硫酚2,5-二氯苯硫酚2-甲氧基苯硫酚2-氯乙醇氯甲基甲醚 等均有销售.欢迎订购
下一篇:西亚试剂:首次发现“类初始态”人类干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