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亚试剂:林可霉素生物合成机制研究的重要突破
发布时间:2025-07-10
分子硫醇广泛存在于所有真核和原核生物体系中,长期以来,对其功能的理解局限于对抗各种内源性和外源性因素所引起的细胞氧化还原平衡失调。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刘文团队的发现显然突破了这一认知“禁锢”:小分子硫醇不但可以充当广为人知的“保护性”角色,而且可以前所未有地扮演“建设性”的角色用于指导和参与活性功能分子的体内组装。这一发现代表了洞悉小分子硫醇在生物体系中的内在功能方面所迈出的重要一步(化学生物学),对相关化学品的“生物制造”意义重大(合成生物学)。相关成果于2015年1月14日在线发表在《自然》杂志上。
刘文团队发现,两个小分子硫醇--麦角硫因(EGT)和放线硫醇(MSH)在林可链霉菌中的相互配合精确有序地导演了含硫抗感染抗生素林可霉素的生物合成。麦角硫因作为载体介导了八碳糖单元的活化、转移和修饰;而放线硫醇则与麦角硫因发生硫醇交换而成为硫元素的供体。作为位居碳、氢、氧、氮和磷之后的第六大元素,硫元素为生命所必须并广泛存在于各种生物体系中,但是对于如何将其有效引入活性功能分子的生化机制却知之甚少。小分子硫醇通过两个罕见的S-糖苷化反应主导了林可霉素的生物合成进程,不但代表了麦角硫因参与生化反应的首个范例,而且提供了一种放线硫醇依赖的硫元素引入的新模式。
以上资料由西亚试剂:http://www.xiyashiji.com/ 提供
上一篇:西亚试剂:吡哆醛-5-磷酸下一篇:西亚试剂 :4-戊烯-1-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