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非利特
发布时间:2025-08-17

一、基本化学性质
1. 分子式:C₁₉H₂₇N₃O₅S₂
2. 分子量:441.56500
3. 精确质量:441.13900
4. PSA(极性表面积):121.57000 Ų
5. LogP(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1.8
二、物理性质
1. 外观与性状:灰白色或淡黄色结晶粉末。
2. 密度:1.344 g/cm³
3. 熔点:147-149ºC
4. 沸点:614.1ºC at 760 mmHg
5. 闪点:325.2ºC
6. 折射率:1.613
7. 蒸汽压:5.13E-15mmHg at 25°C
三、药理作用及机制
1. 对离子流影响:多非利特通过选择性地抑制心肌细胞中的快速部分整流钾电流(IKr),从而延长动作电位时程(QT间期)。这种抑制作用是电压和时间依赖性的。
2. 对心脏电生理的影响:多非利特可延长心室肌细胞的动作电位时间和有效不应期,而不影响静息膜电位和动作电位0相最大除极速率。此外,它对传导速度和窦房结功能无影响。
3. 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多非利特在推荐剂量下不会显著改变心率、血压或左室射血分数,且不具有负性肌力作用。
四、药代动力学
1. 吸收与分布:多非利特口服后吸收迅速,生物利用度约为100%。其血浆蛋白结合率为60%~70%,稳态分布容积为3.1~4.0 L/kg。
2. 代谢与排泄:多非利特主要通过肾脏以原型药物的形式排泄,少量经肝脏代谢失活。
五、药物相互作用
多非利特与其他药物存在相互作用的风险,特别是那些能够延长QT间期的药物,如西咪替丁、酮康唑、甲氧苄啶及其复方制剂等。因此,在使用多非利特时,应避免与这些药物合用。
六、安全性与副作用
多非利特可能引起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等严重心律失常,特别是在用药初期。因此,使用多非利特时应在医疗机构进行心脏监测,并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此外,多非利特还可能引起头痛、胸痛、头晕、呼吸困难等轻微不良反应。
七、注意事项
1. 确保在医疗机构中开始治疗,并进行至少三天的心脏监测。
2. 严格遵循医生的处方,不要自行调整剂量或停药。
3. 告知医生自己正在使用的所有药物,以避免药物相互作用。
4. 在使用过程中如出现任何不适或异常反应,应立即就医。
一、GHS分类
多非利特属于第III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具有潜在的心血管风险。根据《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GHS),多非利特可能被归类为以下类别:
- 健康危害类别:根据其对心脏QT间期的潜在影响,多非利特可能被归为特定危险类别,如H301(急性毒性)、H312(慢性毒性)、H315(呼吸或皮肤过敏)。
- 环境危害类别:由于其化学性质,多非利特可能对水生生物有害,因此可能被归为N类物质(对水生生物有害)。
二、安全术语
- 警告:多非利特的使用应严格遵守医嘱,未经医生指导不得随意调整剂量或停药。
- 预防:使用多非利特前应进行详细的心电图检查和血电解质测定,以确保患者适合接受该药物治疗。
- 注意:多非利特可能引起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特别是在治疗初期或剂量调整时,需密切监测患者的心电图变化。
三、风险术语
- R51/53:对水生生物有毒,可能对水体造成长期污染。
- R61:可能对未出生的婴儿造成伤害,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
- R48/22:长时间接触可能导致心脏QT间期延长,增加心律失常的风险。
四、急救措施
- 如误服多非利特或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如心律失常、呼吸困难等),应立即就医并告知医生正在使用的药物。
- 如不慎吸入、食入或接触眼睛,请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并寻求医疗帮助。
五、消防措施
- 多非利特不易燃,但遇明火、高热可燃。灭火剂可使用水、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等。
-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
六、泄漏应急处理
-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防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 小量泄漏:避免扬尘,小心扫起,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
- 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七、废弃处置
- 废弃药品应按照当地法律法规进行处置,通常由合格的医疗废物处理机构负责收集和处理。
- 请勿将废弃药品直接倒入下水道或垃圾桶,以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八、安全数据表
多非利特的安全数据表(SDS)应包含以下内容:
- 产品信息:包括产品名称、生产厂商、紧急联系方式等。
- 危害识别:列出所有已知的健康危害和环境危害。
- 成分/组成信息:详细列出产品的化学成分及其浓度。
- 急救措施:提供详细的急救指南,包括如何处理皮肤接触、眼睛接触、吸入或食入等情况。
- 消防措施:说明火灾时的应对方法,包括适用的灭火剂和特殊的火灾防护措施。
- 泄漏应急处理:提供泄漏事故的应对措施,包括隔离、清理和防止进一步泄漏的方法。
- 操作和储存:提供安全操作和储存的指导原则,包括推荐的通风条件、温度范围和湿度要求。
- 接触控制/个体防护:说明在处理和使用过程中应采取的个人防护措施,如穿戴防护服、手套、护目镜等。
- 物理和化学性质:列出产品的物理状态、颜色、气味、密度、沸点、熔点、蒸气压等基本信息。
- 稳定性和反应性:描述产品在特定条件下的稳定性以及可能参与的化学反应。
- 毒理学信息:提供关于产品毒性的数据,包括急性毒性、慢性毒性、致癌性、致突变性等信息。
- 生态学信息:说明产品对环境的影响,包括对水生生物、陆生植物和动物的毒性作用。
- 废弃处置:指导如何安全地处置废弃的产品和包装材料,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 运输信息:提供关于产品运输的规定和要求,包括适用的危险货物编号和包装类别。
- 法规信息:列出与产品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以及遵守这些规定的要求。
- 其他信息:包括参考文献、日期和其他有助于理解和使用SDS的信息。
1. 性状:多非利特的外观应为白色或类白色的结晶性粉末,无臭,无味,且在保存过程中应保持其物理性状的稳定。
2. 鉴别:通过红外吸收光谱法(IR)等方法对多非利特进行鉴别,确保其分子结构的正确性。
3. 检查:
- 酸度:检查多非利特溶液的pH值,确保其在规定范围内,以保证药物的稳定性和有效性。
- 有关物质: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等方法检查多非利特中的杂质含量,包括最大单一杂质和总杂质的限量,如供试品溶液中每个杂质峰面积不得大于对照溶液主峰面积的0.5倍(0.5%),各杂质峰面积的和不得大于对照溶液主峰面积(1.0%)。
- 干燥失重:检查多非利特在规定条件下的干燥失重情况,确保其含水量在合格范围内。
- 炽灼残渣:检查多非利特经高温灼烧后的残渣量,以评估其纯度。
- 重金属:检查多非利特中的重金属含量,确保不超过百万分之二十。
- 砷盐:检查多非利特中的砷盐含量,确保不超过百万分之二。
4. 含量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等方法测定多非利特的含量,确保其含量在98.5%~102.0%的范围内。
5. 溶出度:检查多非利特在不同介质中的溶出情况,以评估其生物利用度。
6. 其他特定项目:根据不同的剂型和生产工艺,可能还需要检查粒度分布、晶型、无菌性、热原等其他特定的质量指标。
请注意,以上质量指标仅供参考,具体的质量标准可能会因生产厂家、药品规格、生产工艺等因素而有所不同。在实际应用中,应参考最新的药典标准或相关法规文件来确定多非利特的质量要求。
上一篇:3-[2-(二乙基氨基)乙基氨甲酰基]苯硼酸盐酸盐下一篇:2-(2-溴苯基)-1,3-二氧戊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