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叶基-芳樟醇(异构体的混和物)
发布时间:2025-08-17

1. 基本性质:
- 化学式:C20H34O。
- 分子量:290.48。
- 密度:0.885 g/mL at 20°C。
- 沸点:250°C;140°C (0.07 kPa)。
- 闪点:160°C;110°C (lit.)。
- 外观:无色-微浅黄色透明液体。
- 折射率:n20/D 1.490。
- 存储条件:室温、干燥、惰性气体存储。
2. 物理化学性质:
- 溶解性:不溶于水,溶于二氯甲烷、乙醚、乙酸乙酯、石油醚。
- LogP值:6.12280。
3. 合成方法:
- 通常通过化学合成获得,具体步骤包括使用(E)-橙花叔醇为原料,经过一系列反应如羟基保护、氧化、卤代反应、与二异丙基胺基锂反应、硼氢化钠还原等,最终得到香叶基芳樟醇。
4. 用途:
- 作为链状二萜类药物和天然产物的重要中间体、生物活性化合物和香料定香成分。
- 在异丙醇铝催化下与乙酰乙酸甲酯反应,可生成胃粘膜保护剂替普瑞酮。
- 作为昆虫信息素和昆虫天然杀虫剂。
5. 安全性与注意事项:
- 刺激性物质,对眼睛、呼吸道和皮肤有刺激作用。
- 万一接触眼睛,应立即使用大量清水冲洗并送医诊治。
1. GHS分类:根据现有信息,香叶基-芳樟醇(异构体的混合物)的物理性危害、健康危害和环境危害均未被分类。
2. 安全术语:由于没有特定的危险描述,因此也没有相应的防范说明。
3. 风险术语:同样,由于没有特定的危险描述,也没有相应的风险术语。
4. 急救措施:吸入后应将受害者移到新鲜空气处,保持呼吸通畅,休息。若感不适请求医/就诊。皮肤接触后应立即去除/脱掉所有被污染的衣物,用水清洗皮肤/淋浴。若皮肤刺激或发生皮疹,求医/就诊。眼睛接触后应用水小心清洗几分钟,如果方便,易操作,摘除隐形眼镜。继续清洗。如果眼睛刺激,求医/就诊。食入后若感不适,求医/就诊。漱口。紧急救助者的防护包括穿戴个人防护用品,比如橡胶手套和气密性护目镜。
5. 消防措施:合适的灭火剂包括干粉、泡沫和二氧化碳。避免使用水作为灭火剂,因为水可能扩大灾情。从上风处灭火,并根据周围环境选择合适的灭火方法。非相关人员应该撤离至安全地方。如果周围着火,并且如果安全,移去可移动容器。消防员的特殊防护用具包括在灭火时穿戴的个人防护用品。
6. 泄漏应急处理:个人防护措施包括使用个人防护用品。远离溢出物/泄露处并处在上风处,确保足够通风。泄露区应该用安全带等圈起来,控制非相关人员进入。防止进入下水道。控制和清洗的方法和材料包括用合适的吸收剂(如旧布、干砂、土或锯屑)吸收泄漏物。一旦大量泄漏,筑堤控制。附着物或收集物应该立即根据合适的法律法规废弃处置。
7. 废弃处置:废弃处置的具体方法未在搜索结果中给出明确信息,但通常应遵循当地法规和环保要求进行处置。
8. 安全数据表:虽然具体的安全数据表(MSDS)内容未在搜索结果中直接给出,但通常会包含化学品的名称、成分/组成信息、危险性概述、急救措施、消防措施、泄漏应急处理、操作处置与储存、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理化特性、稳定性和反应性以及毒理学信息等详细内容。对于香叶基-芳樟醇(异构体的混合物),其MSDS可能会包含上述提到的急救措施、消防措施和泄漏应急处理等信息,但具体细节需要参考官方发布的MSDS文档。
1. 纯度:通常要求其纯度大于90.0%(GC),这意味着在气相色谱分析中,香叶基-芳樟醇的含量应超过90%。高纯度确保了化合物的质量和效果。
2. 外观性状:无色-微浅黄色透明液体,这是其常见的物理形态。
3. 密度:在20°C时,其密度约为0.885 g/mL。
4. 沸点:其沸点为250°C。
5. 闪点:闪点为160°C(也有资料指出为110°C)。
6. 折射率:n20/D 1.490。
7. 溶解性:不溶于水,但溶于二氯甲烷、乙醚、乙酸乙酯、石油醚等有机溶剂。
8. 存储条件:建议在室温、干燥、惰性气体环境下存储,以保持其稳定性和防止变质。
上一篇:乙酸-1-13C下一篇:4-溴异吲哚啉盐酸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