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异丁基-3-三氟甲基-1H-吡唑
发布时间:2025-08-18

1. 分子式:C15H18F3N2O2
2. 分子量:294.31 g/mol
3. 结构式:如图所示,它是一个五环化合物,由一个苯环和一个吡唑环组成。其中,苯环上有一个甲基取代基(CH3),吡唑环上有三个氟原子取代基(CF3)。
4. 物理性质:异丁基-3-三氟甲基-1H-吡唑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苦。在室温下稳定,但易吸湿。不溶于水,可溶于乙醇、丙酮等有机溶剂。
5. 化学性质:异丁基-3-三氟甲基-1H-吡唑具有较强的酸性,可以与强碱反应生成盐类。此外,它还具有还原性和氧化性,可以被氧化剂或还原剂氧化或还原。例如,它可以被过氧化氢氧化成相应的酸和二氧化碳;也可以被亚硫酸钠还原成相应的醇和氨气。
1. 外观: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
2. 熔点:145-150°C。
3. 溶解度:在水中易溶,在乙醇中微溶,在丙酮中几乎不溶。
4. pH值:在酸性条件下稳定,在碱性条件下不稳定。
5. 含量:以C15H18F3N2O2计,不少于99.0%。
6. 杂质限量:根据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对杂质的限量要求可能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异丁基-3-三氟甲基-1H-吡唑中的杂质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a. 对羟基苯甲酸酯类化合物;
b. 对羟基苯乙酸酯类化合物;
c. 对羟基苯丙酸酯类化合物;
d. 对羟基苯丁酸酯类化合物;
e. 对羟基苯己酸酯类化合物;
f. 对羟基苯庚酸酯类化合物;
g. 对羟基苯辛酸酯类化合物;
h. 对羟基苯壬酸酯类化合物;
i. 对羟基苯癸酸酯类化合物;
j. 对羟基苯乙酰胺类化合物;
k. 对羟基苯丙酰胺类化合物;
l. 对羟基苯丁酰胺类化合物;
m. 对羟基苯己酰胺类化合物;
n. 对羟基苯庚酰胺类化合物;
o. 对羟基苯辛酰胺类化合物;
p. 对羟基苯壬酰胺类化合物;
q. 对羟基苯癸酰胺类化合物;
r. 对羟基苯乙酰肼类化合物;
s. 对羟基苯丙酰肼类化合物;
t. 对羟基苯丁酰肼类化合物;
u. 对羟基苯己酰肼类化合物;
v. 对羟基苯庚酰肼类化合物;
w. 对羟基苯辛酰肼类化合物;
1. GHS分类:根据化学品全球协调系统(GHS),1-异丁基-3-三氟甲基-1H-吡唑可能被分类为刺激性物质和有毒物质,具体分类需参考最新的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2. 安全术语:
- S24/25:避免与皮肤和眼睛接触。
- S26:不慎与眼睛接触后,请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并征求医生意见。
- S36/37/39:穿戴适当的防护服、手套和护目镜或面具。
- S45:若发生事故或感不适,立即就医(可能的话,出示其标签)。
- S61:避免释放至环境中。
3. 风险术语:
- R20/22:吸入及吞食有害。
- R36/37/38:刺激眼睛、呼吸系统和皮肤。
- R50/53:对水生生物有极高毒性,可能对水体环境产生长期不良影响。
4. 急救措施:
- 吸入:如果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如呼吸停止,进行人工呼吸,及时就医。
- 皮肤接触:用肥皂和大量的水冲洗。
- 眼睛接触:用水冲洗眼睛作为预防措施。
- 食入:切勿给失去知觉者喂食任何东西,用水漱口,及时就医。
5. 消防措施:
- 灭火介质:使用干粉灭火器、泡沫灭火器或二氧化碳灭火器。
- 特殊危险性:遇明火、高热可燃,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烟气。
6. 泄漏应急处理:
- 个人防护:戴自给式呼吸器,穿全身防护服。
- 环境保护措施:防止进入下水道、河流等水体。
- 清洁方法:用惰性吸附材料吸收溢出液体,然后放入适当的容器中处理。
7. 操作处置与储存:
- 操作注意事项:在通风良好的地方操作,避免吸入蒸气。
- 储存条件:存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远离火源和热源。
8. 废弃处置:按照当地法规处理化学废物,避免污染环境。
9. 安全数据表(SDS):详细查阅最新的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SDS),以获取更全面的信息。
上一篇:1,3-二噻烷-2-甲酸乙酯下一篇:5-氯-2-甲基苯甲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