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氟十一酸
发布时间:2025-08-23

一、基本性质
1. 化学式: C₁₁F₂₂O₂
2. 分子量: 534.16 g/mol
3. 外观: 无色至淡黄色透明液体
4. 沸点: 约 180°C
5. 密度: 约 1.9 g/cm³(取决于温度和纯度)
6. 溶解性: 可溶于有机溶剂如乙醇、乙醚、氯仿等,不溶于水。
二、结构特性
全氟十一酸分子由一个羧酸基团(-COOH)和一个全氟烷基链(C₁₀F₂₁)组成。由于氟原子的高电负性和强吸电子效应,全氟烷基链具有高度的化学惰性和热稳定性。
三、酸碱性
1. 酸性: 全氟十一酸是一个相对较强的酸,其酸性比相应的碳氢化合物强得多。这是因为全氟烷基链的强吸电子效应,使得羧基中的质子更容易解离。
2. pKa值: 全氟十一酸的pKa值较低,通常在2-3之间。
四、反应性
1. 与碱反应: 全氟十一酸可以与碱(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相应的全氟十一酸盐。例如:
\[ \text{C}_{11}\text{F}_{22}\text{CO}_2\text{H} + \text{NaOH} \rightarrow \text{C}_{11}\text{F}_{22}\text{CO}_2\text{Na} + \text{H}_2\text{O} \]
2. 与醇反应: 在酸性催化剂存在下,全氟十一酸可以与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全氟十一酸酯。例如:
\[ \text{C}_{11}\text{F}_{22}\text{CO}_2\text{H} + \text{R-OH} \xrightarrow{\text{H}_2\text{SO}_4} \text{C}_{11}\text{F}_{22}\text{CO}_2\text{R} + \text{H}_2\text{O} \]
3. 脱羧反应: 在高温条件下,全氟十一酸可能会发生脱羧反应,释放出二氧化碳和全氟十烷。这个反应在工业上较少见。
五、稳定性
1. 热稳定性: 全氟十一酸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其分解温度通常在200°C以上。
2. 化学稳定性: 由于全氟烷基链的高度稳定性,全氟十一酸对大多数化学物质表现出高度的惰性。它不易被氧化或还原,也不易参与亲核取代反应。
六、毒性和环境影响
1. 毒性: 全氟十一酸具有一定的毒性,对眼睛、皮肤和呼吸道有刺激作用。长期接触可能对肝脏和肾脏产生不良影响。
2. 生物降解性: 全氟十一酸难以生物降解,容易在环境中积累。因此,在使用和处理过程中需要注意环境保护。
七、应用
全氟十一酸主要用于生产表面活性剂、乳化剂、防污剂、润滑油添加剂等。由于其优异的化学稳定性和表面活性,它在许多工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八、储存和运输
全氟十一酸应储存在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远离火源和氧化剂。运输过程中应避免剧烈震动和高温环境。
1. GHS分类:皮肤刺激 (类别 2)、眼睛刺激 (类别 2A)、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 (类别 3)。
2. 安全术语:避免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操作后彻底清洁皮肤,只能在室外或通风良好之处使用,穿戴防护手套/眼保护罩/面部保护罩。
3. 风险术语:造成皮肤刺激,造成严重眼刺激,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
4. 急救措施:如果发生皮肤接触,用大量肥皂和水清洗并咨询医生;如吸入,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休息,并保持呼吸舒畅的姿势;如与眼睛接触,用水缓慢温和地冲洗几分钟并咨询医生;如感觉不适,呼救中毒控制中心或医生。
5. 消防措施:使用水雾、抗乙醇泡沫、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消防员如必要的话应戴自给式呼吸器去救火。
6. 泄漏应急处理:使用个人防护用品,避免粉尘生成,避免吸入蒸气、烟雾或气体,保证充分的通风。人员疏散到安全区域,避免吸入粉尘。
7. 废弃处置:将内容物/容器处理到得到批准的废物处理厂。
8. 安全数据表:全氟十一酸的安全数据表(MSDS)提供了关于该化学品的详细信息,包括其物理化学性质、用途、危险性概述、急救措施、消防措施、泄漏应急处理、储存条件等。
1. 外观:无色至淡黄色液体或固体,具有刺激性气味。
2. 密度:1.65 g/cm3(20°C)
3. 熔点:-70°C
4. 沸点:189°C
5. 折射率:1.387(20°C)
6. 溶解性:不溶于水,可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
7. pH值:酸性,pH值约为2-3。
8. 毒性:全氟十一酸属于中等毒性物质,对皮肤、眼睛和呼吸道有刺激作用。长期接触可能对肝脏、肾脏和神经系统造成损害。
9. 环境影响:全氟十一酸在环境中不易降解,容易积累。它可以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风险。因此,一些国家和地区已经限制了全氟十一酸的使用和排放。
上一篇:2-(1,3-恶唑-5-基)苯胺下一篇:4-氟-2-甲基苯基溴化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