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氟-5-(三氟甲氧基)苯胺
发布时间:2025-07-30

1. 物理性质
- 外观与颜色:3-氟-5-(三氟甲氧基)苯胺通常呈现为无色或黄色液体。
- 沸点:该化合物的沸点范围较广,具体取决于压力条件。在10 mmHg下,沸点为73-75℃;而在760 mmHg下,沸点则显著升高至236.6±35.0℃。
- 密度:其密度大约为1.4 g/cm³(也有文献报道为1.31 g/cm³,但可能是针对类似结构的化合物)。
- 折射率:折射率n20/D为1.466。
- 溶解性:该化合物不溶于水,但可溶于有机溶剂如苯、甲苯和氯仿(微溶),以及乙酸乙酯(微溶)。
2. 化学性质
- 碱性:3-氟-5-(三氟甲氧基)苯胺呈碱性,能与强酸反应生成盐。
- 反应活性:由于含有氨基和三氟甲氧基两个活性基团,该化合物在化学反应中具有较高的活性。它常作为合成含氟药物、农药等精细化学品的中间体。
- 稳定性:在常温常压下稳定,但在高温、光照或与氧化剂接触时可能发生分解反应。
3. 安全性
- 毒性:该化合物有毒,对眼睛、皮肤和呼吸道有刺激作用。吸入、皮肤接触及吞食均有害。
- 安全措施:操作时应穿戴适当的防护服、手套和护目镜或面具,避免直接接触皮肤和眼睛。若不慎接触到该物质,应立即用清水冲洗并就医求助。
1. GHS分类:
- 急性经口毒性:类别3(吞咽会中毒)。
- 皮肤致敏物:类别1(可能导致皮肤过敏反应)。
- 严重眼损伤/眼刺激:类别2(造成严重眼刺激)。
2. 安全术语:
- S26:作业后彻底清洗。
- S270:使用本产品时,应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护目镜或防护面具。
- S36/37/39:穿戴适当的防护服。
- S45:若发生事故或感不适,立即就医(可能的话,出示其标签)。
3. 风险术语:
- R24/25:吸入、皮肤接触及吞食有害。
- R33:有累积效应的危险品。
- R38:刺激皮肤。
- R41:对眼睛有严重伤害。
- R36/37/38:刺激眼睛、呼吸系统和皮肤。
4. 急救措施:
- 吸入:将受害者移到新鲜空气处,保持呼吸通畅,休息。若感不适请求医/就诊。
- 皮肤接触:立即去除/脱掉所有被污染的衣物。用大量肥皂和水轻轻洗。若皮肤刺激或发生皮疹:求医/就诊。
- 眼睛接触:用水小心清洗几分钟。如果方便,易操作,摘除隐形眼镜。继续冲洗。如果眼睛刺激:求医/就诊。
- 食入:若感不适,求医/就诊。漱口。
5. 消防措施:
- 合适的灭火剂:干粉,泡沫,雾状水,二氧化碳。
- 不适用的灭火剂:棒状水。
- 特殊危险性:小心,燃烧或高温下可能分解产生毒烟。
- 特定方法:从上风处灭火,根据周围环境选择合适的灭火方法。非相关人员应该撤离至安全地方。周围一旦着火:如果安全,移去可移动容器。
- 消防员的特殊防护用具:灭火时,一定要穿戴个人防护用品。
6. 泄漏应急处理:
- 个人防护措施,防护用具,使用个人防护用品。远离溢出物/泄露处并处在上风处。确保足够通风。
- 紧急措施:泄露区应该用安全带等圈起来,控制非相关人员进入。环保措施:防止进入下水道。
- 控制和清洗的方法和材料:用合适的吸收剂(如:旧布,干砂,土,锯屑)吸收泄漏物。一旦大量泄漏,筑堤控制。附着物或收集物应该立即根据合适的法律法规废弃处置。
7. 废弃处置:
- 废弃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建议用焚烧法处置。与燃料混合后,再焚烧。焚烧炉排出的气体要通过洗涤器除去。
8. 安全数据表:
- 3-氟-5-(三氟甲氧基)苯胺的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中包含了详细的化学品信息、危害概述、急救措施、消防措施、泄漏应急处理、操作处置与储存等信息。这些信息对于了解和使用该化学品至关重要。
1. 外观:3-氟-5-(三氟甲氧基)苯胺通常为无色或淡黄色液体,但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可能会氧化变色。
2. 理化性质
- 分子式与分子量:该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7H6F3NO,分子量为177.12。
- 沸点:其沸点范围为73-75℃(10 mmHg)。
- 密度与折射率:密度约为1.31 g/cm³,折射率在1.462-1.464之间。
- 溶解性:不溶于水,但溶于苯和甲苯等有机溶剂。
3. 纯度:标准纯度为98%以上,这是确保其在化学反应中有效应用的基本要求。
4. 包装:通常采用内衬塑料的铁桶包装,确保产品在运输过程中不受污染和损坏。
5. 存储:应贮存在阴凉通风处,远离火源和氧化剂,避免阳光直射。同时,该化合物应密封保存,防止受潮。
上一篇:4-甲砜基苯乙酮下一篇:7-羟基香豆素-3-羧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