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甲酸乙酯苯磺酰胺
发布时间:2025-08-23

一、基本结构与物理性质
1. 分子式: C10H13NO4S
2. 分子量: 约239.3 g/mol
3. 外观: 通常为白色或类白色的固体。
4. 溶解性: 在水和常见有机溶剂(如乙醇、二氯甲烷)中具有良好的溶解度。
二、化学反应性
1. 亲核取代反应: 由于磺酰胺基团的吸电子效应,苯环上的电子云密度降低,使得苯环上的氢原子更易被亲核试剂取代。
2. 碱性水解: 在碱性条件下,酯基(-COOCH2CH3)容易发生水解反应,生成相应的羧酸盐和乙醇。
3. 酸性水解: 磺酰胺基团在强酸性条件下可能会发生水解,生成相应的胺和磺酸。
4. 氧化还原反应: 苯环可以被强氧化剂氧化,例如高锰酸钾或铬酸,可能生成苯醌或其他氧化产物。
5. 加成反应: 在某些条件下,苯环可以进行亲电加成反应,例如与溴素(Br2)反应生成相应的溴代物。
三、热稳定性与光稳定性
1. 热稳定性: 在常温下稳定,但在高温下可能发生分解,生成相应的胺和磺酸等小分子。
2. 光稳定性: 对光相对稳定,但在长时间紫外光照射下可能会发生光解反应。
四、光谱特性
1. 红外光谱(IR): 显示典型的N-H(磺酰胺的N-H键)、C=O(酯羰基)、苯环C=C、C-O(酯基)等特征吸收峰。
2. 核磁共振(NMR): 在1H NMR谱图中,可以观测到苯环上氢原子的特征峰以及甲基、亚甲基的峰;在13C NMR谱图中,可以观测到苯环碳原子、羰基碳原子以及其他碳原子的特征峰。
3. 质谱(MS): 通过电子轰击(EI)或电喷雾(ESI)质谱可以看到分子离子峰及其碎片离子峰,有助于确认分子结构和分子量。
五、毒性与安全性
1. 毒性: 该化合物的具体毒性需要通过实验确定,但一般来说,磺胺类化合物可能具有中等毒性,应避免吸入、摄入或皮肤接触。
2. 安全措施: 操作时应佩戴适当的防护装备,包括手套、护目镜和实验室外套。避免与强氧化剂、酸、碱接触。存放于阴凉、干燥、避光处。
六、应用
1. 药物合成: 作为中间体用于合成其他药物分子,特别是在抗菌药物和抗炎药物的合成中可能有应用。
2. 材料科学: 某些磺酰胺类化合物可用作高分子材料的添加剂,改善材料的热稳定性和机械性能。
七、环境影响
1. 生物降解性: 在环境中的生物降解性取决于具体条件,可能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完全降解。
2. 环境毒性: 对水生生物和陆生生物的毒性需要进一步研究,建议避免大量排放到环境中。
GHS分类
根据联合国《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Globally Harmonized System of Classification and Labelling of Chemicals, GHS),2-甲酸乙酯苯磺酰胺属于以下类别:
- 皮肤腐蚀/刺激:类别2(H315)- 引起皮肤刺激。
- 严重眼损伤/眼睛刺激:类别2A(H319)- 可能引起严重眼部刺激。
- 呼吸系统刺激:类别3(H335)- 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
- 危害水生环境:急性类别3(H411)- 对水生生物有害。
安全术语
- 防范说明:
- P233:保持容器密闭。
- P261:避免吸入粉尘/烟雾。
- P264:作业后彻底清洗双手。
- P271:只能在室外或通风良好的区域使用。
- P280:穿戴防护手套/护目镜/防护面罩。
- P302+P352:如感染皮肤(或头发),立即去除受污染的衣物并咨询医生。
- P305+P351+P338:如误吸入,将受害者移至空气新鲜处,保持休息并呼叫毒物中心/医生。
- P314:如发生皮肤刺激,请咨询医生。
- P332:如发生皮肤灼伤,请咨询医生。
- P337:如仍觉眼刺激,请咨询医生。
- P362:脱去受污染的衣服并清洗,然后方可再次使用。
- P363:沾染到衣服上的尘土可能会增加火灾风险,应将受污染的衣物干燥后再清洗。
- P372:长期曝露可能导致皮肤干裂。
- P405:存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远离热源。
- P501:按当地法规处置内容/容器。
风险术语
- R36/38:刺激眼睛和呼吸系统。
- R37:可引起呼吸道刺激。
- R51/53:对水生生物有毒,可能在未稀释的情况下导致长期负面效应。
急救措施
- IF ON SKIN (如果接触皮肤):用大量肥皂和水清洗受影响的区域。如果皮肤刺激持续,请咨询医生。
- IF IN EYES (如果接触眼睛):用水冲洗几分钟,小心地提起眼睑。如果眼睛刺激持续,请咨询医生。
- IF INHALED (如果吸入):将受害者移至空气新鲜处,保持休息。如有呼吸困难,呼叫紧急医疗服务。
- IF SWALLOWED (如果吞咽):不要催吐。如果感觉不适,寻求医疗帮助。
消防措施
- 灭火方法:使用适合周围火灾环境的灭火剂。
- 特殊危险性:无已知特殊火灾或爆炸危险。但应避免高温环境和火源,以防分解产生有毒气体。
泄漏应急处理
- 个人防护: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化学防护服、护目镜和呼吸器。
- 环境防护:防止泄漏物进入水体、土壤或排水系统。
- 清理方法:小心收集并转移至安全的容器中,避免产生二次污染。
废弃处置
- 产品废弃处置:按照当地法规和环保要求,妥善处理废弃物。通常需要交由合格的废物处理公司进行专业处理。
- 包装物废弃处置:清洁后重复使用或按照当地法规进行回收或处置。
安全数据表(SDS)
2-甲酸乙酯苯磺酰胺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广泛应用于药物合成、染料制备等领域。确保其质量对于下游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至关重要。2-甲酸乙酯苯磺酰胺的质量指标包括外观、纯度、熔点、干燥失重、重金属含量以及溶剂残留等几个方面。具体如下:
# 1. 外观
- 2-甲酸乙酯苯磺酰胺的外观应为白色或类白色的结晶性粉末,无肉眼可见的杂质。
- 样品应均匀一致,无明显色差或斑点,这反映了生产过程中的精细控制和过滤纯化效果。
# 2. 纯度
- 纯度是衡量化合物品质的重要指标。高纯度的2-甲酸乙酯苯磺酰胺应达到98%以上,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PLC)进行检测。
- 杂质含量的控制也是关键,特别是相关物质的含量应低于限定标准,以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 3. 熔点
- 熔点是反映化合物纯度和晶型的重要参数。2-甲酸乙酯苯磺酰胺的标准熔点应在140-145℃之间,采用毛细管法测定。
- 熔点范围较窄且稳定,表明产品的纯度较高,晶型一致。
# 4. 干燥失重
- 干燥失重用于评估样品中的挥发性物质含量。2-甲酸乙酯苯磺酰胺的干燥失重应不超过0.5%,通常在105℃下干燥至恒重进行测试。
- 低的干燥失重值表明产品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较好。
# 5. 重金属含量
- 重金属含量是安全性指标之一。2-甲酸乙酯苯磺酰胺的重金属总量不应超过20 ppm,特别是铅、汞、镉等有害元素需单独检测并控制在极低水平。
- 通过原子吸收光谱法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进行检测,确保产品符合国际安全标准。
# 6. 溶剂残留
- 由于生产工艺中可能使用到有机溶剂,溶剂残留量的控制非常重要。常见的溶剂如甲醇、乙醇、丙酮等的残留量应符合ICH(人用药品注册技术要求国际协调会)的指导原则。
- 采用气相色谱法进行检测,确保溶剂残留量在安全范围内。
# 7. pH值
- 2-甲酸乙酯苯磺酰胺的水溶液pH值应在6.0至8.0之间,通过电位滴定法进行测量。
- 合适的pH值有助于保持化合物的稳定性和避免不必要的水解反应。
# 8. 旋光度
- 如果该化合物具有光学活性,其比旋光度是质量控制的一个重要参数。比旋光度应在规定的范围内,通过旋光仪进行测定。
- 特定的比旋光度值可以反映化合物的光学纯度和手性中心的一致性。
上一篇:4-羟基苯甲酰胺下一篇:4-氯甲基噻唑盐酸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