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叔丁基苯甲酸甲酯
发布时间:2025-08-02

一、基本化学性质
1. 分子式和分子量:
- 分子式:C₁₂H₁₆O₂
- 分子量:192.26 g/mol
2. 结构特征:
- 含有一个苯环,苯环上有一个叔丁基(t-butyl, -C(CH₃)₃)和一个甲氧羰基(methyl carboxylate, -COOCH₃)。
- 叔丁基是一个疏水基团,甲氧羰基则是一个相对亲水的基团。
二、物理性质
1. 外观:无色至淡黄色的液体或固体,具体形态取决于纯度和环境温度。
2. 沸点:约250-260°C。
3. 密度:大约为0.98 g/cm³。
4. 溶解度:在水中溶解度较低,易溶于有机溶剂如乙醇、乙醚、氯仿等。
三、化学反应性
1. 水解反应:在碱性条件下,可以水解生成对叔丁基苯甲酸钠(sodium p-tert-butylbenzoate)和甲醇。
\[
\text{C}_{6}H_{4}(\text{C}(\text{CH}_{3})_{3})\text{COOCH}_{3} + \text{NaOH} \rightarrow \text{C}_{6}H_{4}(\text{C}(\text{CH}_{3})_{3})\text{COONa} + \text{CH}_{3}OH
\]
2. 还原反应:在催化剂存在下,可以进行氢化还原反应,使苯环加氢生成相应的环己烷衍生物。
\[
\text{C}_{6}H_{4}(\text{C}(\text{CH}_{3})_{3})\text{COOCH}_{3} + 4\text{H}_{2} \rightarrow \text{C}_{6}\text{H}_{10}(\text{C}(\text{CH}_{3})_{3})\text{COOCH}_{3}
\]
3. 氧化反应:在高温或特定催化剂存在下,可以被氧化剂(如高锰酸钾)氧化,可能生成苯甲酸衍生物或其他氧化产物。
\[
\text{C}_{6}H_{4}(\text{C}(\text{CH}_{3})_{3})\text{COOCH}_{3} \xrightarrow{\text{oxidation}} \text{C}_{6}\text{H}_{4}(\text{C}(\text{CH}_{3})_{3})\text{COOH} + \text{CH}_{3}OH
\]
4. 酯交换反应:与其他醇类化合物反应,可以发生酯交换反应,生成新的酯类化合物。
\[
\text{C}_{6}H_{4}(\text{C}(\text{CH}_{3})_{3})\text{COOCH}_{3} + \text{ROH} \rightleftharpoons \text{C}_{6}H_{4}(\text{C}(\text{CH}_{3})_{3})\text{COOR} + \text{CH}_{3}OH
\]
5. 加成反应:苯环上的氢原子可以被卤素、硝基等亲电试剂取代,进行亲电取代反应。
\[
\text{C}_{6}H_{4}(\text{C}(\text{CH}_{3})_{3})\text{COOCH}_{3} + \text{Br}_2 \xrightarrow{\text{FeBr}_3} \text{C}_{6}\text{H}_{3}\text{Br}(\text{C}(\text{CH}_{3})_{3})\text{COOCH}_{3} + \text{HBr}
\]
四、光谱性质
1. 红外光谱 (IR):在IR光谱中,可以观察到羰基 (C=O) 的伸缩振动吸收峰(约1700 cm⁻¹),以及苯环的特征吸收峰(约1600-1450 cm⁻¹)。
2. 核磁共振 (NMR):在¹H NMR谱中,可以看到苯环上的氢原子吸收峰(约7-8 ppm),叔丁基上的氢原子吸收峰(约1.3-1.5 ppm),以及甲氧羰基上的甲基氢原子吸收峰(约3.9 ppm)。
3. 质谱 (MS):质谱分析可以显示其分子离子峰(m/z = 192)以及一些碎片离子峰,这些峰可以帮助确定其分子结构和纯度。
五、稳定性和储存
1. 热稳定性:对叔丁基苯甲酸甲酯通常在常温下是稳定的,但在高温下可能会分解或发生其他化学反应。
2. 光稳定性:对光相对稳定,但在长时间暴露在强光下可能会导致分解或变质。
3. 储存条件:建议在避光、干燥、阴凉的条件下储存,避免与强氧化剂和强碱接触。
GHS分类
根据全球协调系统(GHS),对叔丁基苯甲酸甲酯的分类如下:
- 类别:不属危险品
- 标签:无特定危害
- 象形图:无
安全术语
- S24/25:避免与皮肤和眼睛接触。
- S26:不慎与眼睛接触后,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并征求医生意见。
风险术语
- R36/38:刺激眼睛和皮肤。
- R20/22:吸入有害,吞咽有害。
急救措施
- 吸入:如果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如呼吸停止,则需进行人工呼吸。
- 皮肤接触:用肥皂和大量水清洗皮肤。
- 眼睛接触:拉开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并及时就医。
- 吞入:若吞入,用清水漱口,切勿给失去知觉者喂食任何东西,并立即寻求医疗帮助。
消防措施
- 灭火介质:可用水雾、耐醇泡沫、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
- 特殊危害:燃烧时可能产生有毒的碳氧化物烟雾。
- 防护装备:如有必要,佩戴自给式呼吸器进行灭火。
泄漏应急处理
- 防护措施:防止吸入蒸汽和气溶胶,穿戴适当的防护装备。
- 环境预防:避免泄漏物进入下水道或水体。
- 清理方法:使用适当的吸附剂或其他吸收材料收集泄漏物,并转移到合适的处理容器中。
废弃处置
- 处置方法:应将剩余溶液交给专业处理公司进行处理。污染的包装物应作为未用过的产品弃置。
安全数据表(SDS)
- 版本:V2.0.0.1,报告编号:43160A-MSDS-CN,编制日期:2022/04/05,修订日期:2022/04/05。
- 主要危害:吸入有害,吞咽有害,对眼睛和皮肤有刺激性。
- 理化特性:液体,沸点为122-124°C(9 mmHg),闪点>110°C,相对密度0.995 g/mL(25°C)。
- 储存条件:储存在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远离火源和高温区域。
- 个人防护:使用适当的防护装备,包括防护眼镜、防护服和手套。
- 运输信息:不属于危险货物,可按一般货物运输。
1. 外观
- 颜色: 通常为无色透明液体。
- 状态: 液体。
2. 物理性质
- 沸点: 约248°C。
- 密度: 约0.99 g/mL(20°C)。
- 折射率: 约1.503(20°C)。
- 溶解度: 在水中的溶解度较低,易溶于有机溶剂如醇类、醚类等。
3. 化学性质
- 纯度: 应大于或等于某个特定值,例如98%以上。
- 水分含量: 通常应低于0.5%。
- 杂质含量: 总杂质含量应低于一定值,例如不超过0.5%。
4. 其他检测项目
- 酸值: 表示样品中游离酸的含量,通常应低于一定值,例如小于0.1 mg KOH/g。
- 皂化值: 表示样品中可被碱水解的酯基的含量,通常应在一定范围内。
- 重金属含量: 如铅 (Pb)、汞 (Hg) 等,应低于一定值,例如小于10 ppm。
5. 包装和存储
- 包装材料: 玻璃瓶、塑料瓶或金属桶等。
- 存储条件: 存放在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远离火源和氧化剂。
6. 安全和环保
- 闪点: 较高,但具体数值应根据实测确定。
- 毒性: 低毒,但仍需注意避免吸入和皮肤接触。
7. 应用性能
- 香气: 具有特定的香气特征,符合相关行业的要求。
- 稳定性: 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应保持稳定,不易分解或变质。
8. 分析方法
- 气相色谱法 (GC): 用于测定纯度和杂质含量。
- 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 可用于进一步确认纯度和杂质分布。
- 红外光谱 (IR): 用于确认化学结构。
上一篇:2-氨基对苯二甲酸甲酯下一篇:(2S)-四氢吡喃-2-甲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