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联苯-4-基)-9,9-二甲基-9H-芴-2-胺
发布时间:2025-08-02

一、基本结构与官能团
1. 分子结构:该化合物由三个主要的环状结构组成:一个芴环(fluorene),一个联苯环(biphenyl),以及一个胺基团(amino group)。
2. 官能团:包含胺基(-NH-)和两个异丙基(isopropyl groups,即两个甲基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形成的基团)。
二、物理性质
1. 外观:通常为固体,具体形态取决于纯度和环境条件。
2. 溶解性:由于其非极性芳香结构,该化合物可能在某些有机溶剂中有较好的溶解度,如甲苯、二氯甲烷等。在水中的溶解度可能较低。
三、化学性质
1. 碱性:胺基团具有微弱的碱性,可以接受质子(H+)。
2. 亲核性:胺基团上的氮原子具有一定的亲核性,可以参与亲核取代反应。
3. 芳香性:芴和联苯部分都是芳香性化合物,具有典型的芳香化合物的性质,如π-π相互作用等。
4. 稳定性:在常温常压下,该化合物相对稳定,但在特定条件下(如高温、强酸/强碱、氧化剂存在等)可能会发生化学反应。
四、光谱性质
1.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作为芳香性化合物,它在紫外区域有特征吸收峰。
2. 核磁共振(NMR):在氢谱(^1H NMR)和碳谱(^13C NMR)中可以观察到芴和联苯的特征信号。
3. 红外光谱(IR):可以检测到胺基团的N-H伸缩振动特征吸收峰。
五、计算化学性质
通过计算化学方法可以得到该化合物的量子化学参数,如最高占据轨道(HOMO)和最低未占据轨道(LUMO)的能量,这些参数对于理解其电子结构和反应活性有帮助。
六、潜在应用
1. 材料科学:由于其刚性的芳香骨架,该化合物可能用于制备高性能聚合物或液晶材料。
2. 药物化学:虽然本身未必是药物候选物,但其结构可能为某些药物设计提供灵感。
七、安全信息
1. 毒性:尚无具体数据,但根据其结构,可能具有一定的毒性,应避免吸入、摄入或皮肤接触。
2. 处理和储存:应在通风良好处操作,远离热源和火种,储存于阴凉干燥处。
1. GHS分类
根据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GHS),N-(联苯-4-基)-9,9-二甲基-9H-芴-2-胺可能属于以下类别之一或多个:
- 急性毒性:根据其对实验动物的急性毒性数据,可能被分类为特定类别,如“有害”(分类4)。
- 皮肤腐蚀/刺激:如果对皮肤有显著的腐蚀性或刺激性,则可能被分类为相应类别。
- 严重眼损伤/眼刺激:如果对眼睛有严重损害或刺激性,则可能被分类为相应类别。
- 呼吸或皮肤过敏:如果有证据表明该物质是皮肤致敏物或呼吸致敏物,则可能被分类为相应类别。
- 生殖毒性:如果对生殖系统有毒性作用,则可能被分类为相应类别。
- 特异性靶器官毒性:如果对特定器官(如肝脏、肾脏等)有毒性作用,则可能被分类为相应类别。
- 危害水生环境:如果对水生生物有毒性作用,则可能被分类为相应类别。
2. 安全术语
- S23: 避免与皮肤接触。
- S24/25: 避免吸入气体/蒸汽/雾。只能使用适当的排气通风设备。
- S36/37: 穿戴适当的防护服和手套。
- S45: 如果发生事故或感到不适,请立即寻求医疗帮助(可能会提供有用的复苏建议或信息)。
- S60: 本物质及其容器必须作为危险废物处置。
- S61: 避免释放到环境中。将内容物/废物交给合格的处理机构。
3. 风险术语
- R20/21/22: 吸入有害。
- R36/38: 刺激眼睛和皮肤。
- R43: 可能引起过敏反应。
- R50/53: 对水生生物有毒,并可能在水生环境中造成长期负面影响。
4. 安全措施
- 个人防护装备:在操作过程中应穿戴适当的防护服、手套、护目镜和面罩,以防止皮肤和眼睛直接接触化学品。
- 工程控制:使用适当的通风系统,确保工作场所有足够的新鲜空气流通,以减少吸入化学品的风险。
- 紧急情况处理:如发生泄漏或火灾,应立即采取适当的应急措施,包括隔离泄漏区域、切断火源、使用灭火器进行灭火等。
5. 消防措施
- 灭火方法:使用适合的灭火剂进行灭火,如干粉、二氧化碳等。避免使用水灭火,因为某些化学品可能与水反应产生有害气体。
- 特殊风险:在某些情况下,化学品可能释放出有毒气体或烟雾,增加了灭火的难度和危险性。因此,在灭火时应特别注意个人防护和周围环境的安全。
6. 泄漏应急处理
- 隔离区域:首先应隔离泄漏区域,防止人员进入和化学品扩散。
- 清理泄漏物:使用适当的工具和材料(如吸附剂、铲子等)清理泄漏的化学品,并将其转移到安全容器中进行妥善处理。
- 通知相关部门:及时通知当地环保部门和应急管理部门,以便他们能够采取进一步的措施来应对泄漏事件。
7. 废弃处置
- 废弃物质:将废弃的化学品和容器视为危险废物进行处理。不要将其倒入下水道或与其他垃圾混合处理。
- 处理方法:根据当地的法律法规和环保要求,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进行废弃处置,如焚烧、填埋等。确保处理方法符合环保要求并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1. 外观与性状:该物质通常为白色至淡黄色的结晶固体或粉末。其具体颜色可能因生产批次和纯度略有差异,但总体上应保持较为一致的颜色和形态。
2. 纯度:高纯度的N-(联苯-4-基)-9,9-二甲基-9H-芴-2-胺是科研和工业应用中的首选。纯度通常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PLC)或气相色谱(GC)进行测定,以确保杂质含量在可接受范围内。
3. 物理常数:
- 分子量:该化合物的分子量为363.47 g/mol。
- 熔点:熔点是衡量该物质纯度和稳定性的重要指标,一般在较高的温度下才会熔化。
- 沸点: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数据有助于了解其在高温下的行为和稳定性。
- 闪点:闪点表示在特定条件下,化合物能够发生瞬间燃烧的最低温度,这一参数对于评估其在存储和处理过程中的安全性至关重要。
4. 溶解性:该化合物在水中的溶解度较低,但溶于多种有机溶剂,如乙醇、乙醚、氯仿等。这种溶解性使其在有机合成和材料科学中有广泛的应用。
5. 稳定性:N-(联苯-4-基)-9,9-二甲基-9H-芴-2-胺对光、氧和热具有较高的稳定性,适合长期储存和使用。然而,在极端条件下,如高温或直接暴露在阳光下,可能会逐渐分解。
上一篇:咪唑并[1,5-a]吡啶下一篇:4-(1,2,4-三唑-1-基)苯甲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