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西亚试剂!
西亚试剂banner
西亚试剂banner
西亚试剂banner

当前位置:首页 > 产品中心

(R)-3-氨基-4-(2-氯苯)丁酸盐酸盐

发布时间:2025-08-02

(R)-3-氨基-4-(2-氯苯)丁酸盐酸盐-西亚试剂有售,(R)-3-氨基-4-(2-氯苯)丁酸盐酸盐分子式,(R)-3-氨基-4-(2-氯苯)丁酸盐酸盐价格,西亚试剂有各种化学试剂,生物试剂,分析试剂,材料试剂,高端化学,耗材,实验室试剂,科研试剂,色谱耗材www.xiyashiji.cn

去购买

1. 基本性质

- 分子式与分子量:该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10H13ClN2O2·HCl,分子量约为253.13 g/mol(考虑盐酸盐部分)。

- 外观与形态:通常为白色或类白色的结晶性粉末。

- 溶解性:在水中可能具有一定的溶解性,但具体溶解度受温度、pH值等因素影响;在有机溶剂中(如甲醇、乙醇、DMSO等)可能有较好的溶解性。

2. 酸碱性质

- 由于含有氨基和羧酸基团,该化合物具有两性性质。在酸性条件下,氨基可能质子化形成铵离子;在碱性条件下,羧酸基团可能去质子化形成羧酸根离子。

- 盐酸盐形式表明该化合物在制备或纯化过程中可能与盐酸反应,因此具有一定的酸性。

3. 稳定性

- 在常温下稳定,但应避免高温、潮湿和光照条件,以防止分解或变质。

- 对氧化剂敏感,应避免与强氧化剂接触。

4. 化学反应

- 水解反应:在适当的条件下(如加热、催化剂存在下),可能发生水解反应,导致分子结构的变化。

- 取代反应:由于含有氯原子和氨基等活性基团,可能参与亲核取代反应或亲电取代反应。

- 缩合反应:在一定条件下,可能与其他化合物发生缩合反应,形成更复杂的分子结构。

- 酸碱中和反应:作为两性化合物,可与酸或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相应的盐或游离态化合物。

5. 生物活性

- 该化合物及其衍生物在医药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能具有抗菌、抗病毒、抗肿瘤等多种生物活性。

- 具体生物活性取决于其分子结构、给药途径、剂量等因素。

6. 毒性与安全性

- 具有一定的毒性,应避免吸入、食入或皮肤接触。

- 操作时应穿戴适当的防护装备,如实验服、手套、护目镜等。

- 储存于阴凉、通风良好的专用库房内,远离火种和热源。

7. 环境影响

- 对水体和土壤可能造成污染,应妥善处理废弃物和废水。

- 避免在环境中随意丢弃或排放该化合物及其相关物质。

1. GHS分类:目前没有直接针对该化合物的GHS分类,但可以参考类似化合物的分类。

2. 安全术语:避免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操作后彻底清洗皮肤;作业场所不得进食、饮水或吸烟;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防护眼镜、防护面罩;得到专门指导后操作;在阅读并了解所有安全预防措施之前,切勿操作;按要求使用个体防护装备;禁止排入环境。

3. 风险术语:吞咽有害;造成严重眼刺激;可能对生育力或胎儿造成伤害;长期或反复接触可能对器官(如肺、肾脏)造成伤害;对水生生物有毒并具有长期持续影响。

4. 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5. 消防措施: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氯化氢;灭火方法:采用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灭火。

6. 泄漏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若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7. 废弃处置:用焚烧法处置。

8. 安全数据表:具体的 SDS 需要向专业的化学品供应商或相关机构获取。

1. 纯度:通常要求高纯度,例如98%或更高。

2. 熔点:特定化合物的熔点是其物理性质之一,可以用于鉴定和质量控制。

3. 旋光度:由于该化合物具有手性中心,其旋光度(比旋光度)是一个重要参数,通常以°或°/cm为单位表示。

4. 水分含量:通过Karl Fischer滴定或其他方法测定,通常要求低于某个百分比,如0.5%。

5. 残留溶剂:如果化合物在合成过程中使用了有机溶剂,需要检测并限制这些溶剂的残留量。

6. 重金属含量:如铅、汞、镉等,通常要求低于某个ppm级别。

7. 不溶性杂质:通过过滤和称重测定,通常要求低于某个百分比。

8. pH值:盐酸盐形式的化合物在水中的pH值应在特定范围内,以确保其稳定性和有效性。

9. 外观:通常是白色或类白色结晶粉末,无可见杂质。

10. 红外光谱(IR):用于确认化合物的官能团和结构特征。

11. 核磁共振谱(NMR):包括氢谱(^1H NMR)和碳谱(^13C NMR),用于确认化合物的结构。

12. 质谱(MS):用于确认分子量和分子式。

13. 元素分析:确认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含量是否符合理论值。

上一篇:3-(4-羟基-3-甲氧苯基)乳酸钠
下一篇:己基硼酸频哪酯
版权所有:山东西亚化学有限公司

鲁ICP备2001591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