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1,5-环辛二烯)铑(I)六氟化锑盐
发布时间:2025-09-06

一、基本理化性质
1. 外观与性状:
- 形状:固体。
- 气味:无资料。
- 熔点/凝固点:58-60°C。
- 沸点、初沸点和沸程:无数据。
- 闪点:无数据。
- 分解温度:无数据。
2. 溶解性:
- 水溶性:无数据。
- 其他溶剂中的溶解性:未明确提供。
3. 密度与蒸汽压:
- 密度/相对密度:无数据。
- 蒸气压:无数据。
4. 稳定性:
- 在常温常压下稳定。
- 避免接触强氧化剂。
二、危险性概述
- 根据全球协调系统(GHS),该物质不是危险物质或混合物。
三、急救措施
1. 吸入:
- 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如呼吸停止,进行人工呼吸。
2. 皮肤接触:
- 用肥皂和大量的水冲洗。
3. 眼睛接触:
- 用水冲洗眼睛作为预防措施。
4. 食入:
- 切勿给失去知觉者通过口喂任何东西,用水漱口。
四、消防措施
-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用水雾、抗乙醇泡沫、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
- 特别危险性:碳氧化物、氟化氢、氧化锑、铑/氧化铑等可能产生有害气体。
- 消防员建议:佩戴自给式呼吸器。
五、泄漏应急处理
1. 作业人员防护措施、防护装备和应急处置程序:
- 避免粉尘生成,避免吸入蒸气、烟雾或气体。
2. 环境保护措施:
- 不要让产品进入下水道。
3. 泄漏化学品的收容、清除方法及所使用的处置材料:
- 扫掉和铲掉,放入合适的封闭的容器中待处理。
六、操作处置与储存
1. 安全操作注意事项:
- 在有粉尘生成的地方,提供合适的排风设备。
- 一般性的防火保护措施。
2. 安全储存条件:
- 贮存在阴凉处,使容器保持密闭,储存在干燥通风处。
- 建议的贮存温度为-20°C。
七、个体防护装备
1. 眼/面保护:
- 使用经官方标准检测与批准的设备防护眼部。
2. 皮肤保护:
- 戴手套取手套,在使用前必须受检查。
- 使用后将被污染过的手套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有效的实验室规章程序谨慎处理,请清洗并吹干双手。
3. 身体保护:
- 根据危险物质的类型,浓度和量,以及特定的工作场所选择身体保护措施。
4. 呼吸系统防护:
- 不需要保护呼吸,如需防护粉尘损害,请使用N95型(US)或P1型(EN 143)防尘面具。
八、毒理学资料
- 急性毒性、皮肤刺激或腐蚀、眼睛刺激或腐蚀、呼吸道或皮肤过敏、生殖细胞致突变性、致癌性、生殖毒性、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反复接触)、吸入危险等均无数据。
九、生态学资料
- 生态毒性、持久性和降解性、潜在的生物累积性、土壤中的迁移性等均无数据。
十、废弃处置
- 废弃物性质及废弃处置方法需参考相关法规进行。
1. GHS分类:根据全球协调系统(GHS)的规定,双(1,5-环辛二烯)铑(I)六氟化锑盐不是危险物质或混合物。
2. 安全术语:
- Harmful if swallowed(吞食有害)
- Toxic to aquatic life with long lasting effects(对水生生物有毒并具有长期持续影响)
3. 风险术语:
- 吸入、皮肤接触及食入可能有害。
- 对水生生物有毒性,可能造成长期不良影响。
4. 急救措施:
- 吸入:如果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如呼吸停止,进行人工呼吸。
- 皮肤接触:用肥皂和大量的水冲洗。
- 眼睛接触:用水冲洗眼睛作为预防措施。
- 食入:切勿给失去知觉者通过口喂任何东西。用水漱口。
5. 消防措施:
- 灭火介质:用水雾、干粉、泡沫或二氧化碳灭火剂灭火。
- 避免使用直流水灭火,直流水可能导致可燃性液体的飞溅,使火势扩散。
- 特别危险性:碳氧化物、氟化氢、氧化锑、铑/氧化铑等。
- 消防员建议:如必要的话,戴自给式呼吸器去救火。
6. 泄漏应急处理:
- 作业人员防护措施、防护装备和应急处置程序:避免粉尘生成,避免吸入蒸气、烟雾或气体。
- 环境保护措施:不要让产品进入下水道。
- 泄漏化学品的收容、清除方法及所使用的处置材料:扫掉和铲掉,放入合适的封闭的容器中待处理。
7. 废弃处置:
- 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
- 建议用焚烧法处置。
8. 安全数据表:
- 提供了关于双(1,5-环辛二烯)铑(I)六氟化锑盐的详细安全信息,包括物理化学性质、急救措施、消防措施、泄漏应急处理、操作处置与储存、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等方面的信息。
一、基本理化性质
1. 化学名称:双(1,5-环辛二烯)铑(I)六氟化锑盐(Bis(1,5-cyclooctadiene)rhodium(I) hexafluoroantimonate)
2. 分子式:C₁₆H₂₄F₆RhSb
3. 分子量:555.018 g/mol
4. 外观:通常为橙黄色至棕色晶体粉末。
5. 熔点:58-60°C
6. 沸点:分解温度约为200°C(具体数值可能因测试条件不同而有所变化)。
7. 密度:约2.1 g/cm³(但请注意,不同来源的数据可能略有差异)。
二、质量指标
1. 纯度:≥98%(以金属铑计),这是评估产品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2. 铑含量:作为催化剂的主要成分,铑的含量直接影响其催化活性。
3. 物理性状:产品应呈现为橙黄色至棕色晶体粉末,且无可见的机械杂质,这有助于确保产品的均一性和稳定性。
4. 溶解性:易溶于水和多数有机溶剂,如甲醇、乙醇等,这一性质使其在催化反应中具有更广泛的应用范围。
5. 稳定性:对空气稳定,但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仍需注意防潮、防晒,避免与强酸、强碱等物质接触。
三、应用领域
1. 有机合成:特别是碳-氢键活化、碳-碳键形成等反应。
2. 药物合成:用于制备具有生物活性的复杂分子。
3. 材料科学:如高分子材料的合成与改性。
四、安全与储存
1. 安全注意事项:操作时需佩戴防护用品,避免与皮肤长时间接触,使用后应及时清洗。
2. 储存条件:密封干燥保存,远离火源和氧化剂。
上一篇:叔丁氧羰基-L-天冬氨酸叔丁酯下一篇:3-甲氧基苯硼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