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哌酸
发布时间:2025-08-03

1. 分子结构:
- 氟哌酸的化学名称为1-乙基-6-氟-1,4-二氢-4-氧代-7-(1-哌嗪基)-3-喹啉羧酸。
- 它是由苯环、吡啶环和羧酸基团组成的复杂有机化合物。
2. 物理性质:
- 外观:通常为白色或类白色的结晶性粉末。
- 熔点:较高,一般在200℃以上。
- 溶解性:在水中几乎不溶,但在碱性溶液中溶解度增加。易溶于甲醇、乙醇、氯仿等有机溶剂。
- 稳定性:在干燥状态下相对稳定,但在潮湿环境中可能逐渐分解。
3. 化学性质:
- 酸碱性:由于含有羧酸基团,氟哌酸具有一定的酸性。
- 反应性:可与碱金属、碱土金属离子形成盐类,这些盐类在水中的溶解度较氟哌酸本身更高。
- 光敏性:对光敏感,长时间暴露于光照下可能导致药物降解。
- 氧化还原性: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4. 药理作用:
- 抗菌机制:通过抑制细菌DNA的合成和复制来发挥抗菌作用,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均有较强的抗菌活性。
- 药代动力学:口服后吸收迅速,生物利用度高,广泛分布于各组织和体液中。
5. 稳定性:
- 在干燥、避光、密封的条件下较为稳定。
- 但受潮、受热或长时间暴露于光照下可能导致药物降解。
1. GHS分类:
- 危害代码:Xn(有害)
- 危险性符号:R20/21/22(吸入、皮肤接触和吞食有害)
- 安全术语:S26;S37/39(万一接触眼睛,立即使用大量清水冲洗并寻求医疗建议;戴适当的手套和防护眼镜或面罩)
2. 急救措施:
- 吸入:如果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如呼吸停止,进行人工呼吸,用急救设备,呼叫中毒控制中心或就医。
- 皮肤接触:用肥皂和大量的水冲洗。
- 眼睛接触:用水细流冲洗几分钟。若戴隐形眼镜且方便取下,取下隐形眼镜继续冲洗。
- 吞食:禁止催吐,切勿给失去知觉者喂食任何东西,用水漱口,呼叫中毒控制中心或就医。
3. 消防措施:
- 灭火介质:用水雾、干粉、泡沫或二氧化碳灭火剂灭火。避免使用直流水灭火,直流水可能导致可燃性液体的飞溅,使火势扩散。
4. 泄漏应急处理:
- 个人防护:消除所有点火源。根据泄漏物的性质,使用个人防护设备。
- 环境保护措施:防止进入下水道、地表水和地下水。
- 泄漏化学品的收容、清除方法及所使用的处置材料:小量泄漏时,避免扬尘,小心扫起,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大量泄漏时,尽可能将泄漏液收集在可密闭的容器中,用沙土、惰性吸收材料吸收残液,并转移到安全场所。
5. 废弃处置:
- 产品: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建议用焚烧法处置。
- 不洁包装:包装物清空后可能残留有害物质,未经特别许可不应再循环使用。
6. 安全数据表(MSDS):
- MSDS提供了关于化学品的详细信息,包括物理化学性质、毒理学信息、生态学信息、急救措施、消防措施、泄漏应急处理、储存、操作与处置等。对于氟哌酸(诺氟沙星),其MSDS会详细列出上述各项安全信息,以确保用户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
1. 纯度:
- 氟哌酸的纯度应达到一定的标准,以确保其药效和安全性。
- 通常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PLC)等方法进行检测。
2. 含量测定:
- 测定氟哌酸在制剂中的含量,以确保其符合规定的剂量要求。
- 常用的方法包括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滴定法等。
3. 有关物质:
- 检查氟哌酸中可能存在的杂质或降解产物,这些物质可能影响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 通过HPLC、气相色谱(GC)等方法进行检测。
4. 溶出度:
- 评估氟哌酸从制剂中释放出来的速率和程度,以确保其在体内的有效吸收。
- 通常采用溶出度测定仪进行测试。
5. 微生物限度:
- 确保氟哌酸制剂中微生物的数量控制在安全范围内。
- 通过微生物培养和计数方法进行检测。
6. 稳定性:
- 评估氟哌酸在不同条件下(如温度、湿度、光照等)的稳定性。
- 通过加速稳定性试验和长期稳定性试验来评估。
7. 外观和性状:
- 检查氟哌酸的颜色、形状、气味等,以确保其符合规定的外观和性状要求。
8. 包装材料和容器:
- 确保用于包装氟哌酸的材料和容器符合药用标准,不会对药物造成污染或影响其稳定性。
9. 标签和说明书:
- 确保氟哌酸的标签和说明书包含正确的信息,如药物名称、剂量、用法、注意事项等。
10. 残留溶剂和重金属:
- 检查氟哌酸中残留的溶剂和重金属含量,以确保其符合安全标准。
上一篇:3,6-二-叔丁基-9-(4-氨基苯基)咔唑下一篇:1,1,1-三氟-2-苯基-3-丁烯-2-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