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二苯甲基-3-氨基氮杂环丁烷(甲磺酸盐)
发布时间:2025-08-03

1. 物理性质:
- 外观性状:白色粉末或结晶固体。
- 密度:1.1±0.1 g/cm³(3-氨基-1-二苯甲基氮杂环丁烷);1.3±0.1 g/cm³(1-二苯甲基-3-甲烷磺酸氮杂环丁烷)。
- 沸点:339.2±42.0 °C at 760 mmHg(3-氨基-1-二苯甲基氮杂环丁烷);459.9±34.0 °C at 760 mmHg(1-二苯甲基-3-甲烷磺酸氮杂环丁烷)。
- 熔点:63 °C(3-氨基-1-二苯甲基氮杂环丁烷);111-112ºC(1-二苯甲基-3-甲烷磺酸氮杂环丁烷)。
- 闪点:146.2±23.0 °C(3-氨基-1-二苯甲基氮杂环丁烷);231.9±25.7 °C(1-二苯甲基-3-甲烷磺酸氮杂环丁烷)。
- 折射率:1.621(3-氨基-1-二苯甲基氮杂环丁烷);1.623(1-二苯甲基-3-甲烷磺酸氮杂环丁烷)。
- 蒸汽压:0.0±0.7 mmHg at 25°C(3-氨基-1-二苯甲基氮杂环丁烷);0.0±1.1 mmHg at 25°C(1-二苯甲基-3-甲烷磺酸氮杂环丁烷)。
2. 分子结构与组成:
- 分子式:C17H22N2O3S(甲磺酸盐形式)。
- 分子量:334.44(甲磺酸盐形式)。
3. 化学性质:
- 作为有机化合物,具有一定的化学反应活性,可参与多种有机合成反应。
- 其甲磺酸盐形式可能具有特定的溶解性和稳定性,便于在有机溶剂中进行反应和纯化。
4. 储存条件:
- 通常需要存放于阴凉干燥处,避免潮湿和高温环境。
- 具体的储存条件可能因供应商和产品纯度而异,建议参考产品说明书或咨询供应商。
5. 安全信息:
- 使用时需要注意个人防护,避免直接接触皮肤和眼睛。
- 应储存在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远离火源和氧化剂。
- 具体的危害码和海关编码等信息可参考相关的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1. GHS分类
- 急性毒性:该化合物可能具有急性毒性,但具体毒性级别需根据实验数据确定。
2. 安全术语
- 避免与皮肤和眼睛接触。
- 使用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实验手套和护目镜。
- 存放在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远离火源和氧化剂。
3. 风险术语
- 吸入、皮肤接触或摄入可能导致健康危害。
- 可能对水生生物有毒害作用。
4. 急救措施
- 吸入:将受害者转移到新鲜空气处,保持呼吸通畅。如有必要,进行人工呼吸并立即就医。
- 皮肤接触:用大量清水冲洗受影响区域,并寻求医疗建议。
- 眼睛接触:立即用清水冲洗眼睛至少15分钟,并寻求医疗帮助。
- 摄入:不要催吐,立即就医并提供产品容器或标签给医生。
5. 消防措施
- 使用适当的灭火剂,如干粉、泡沫或二氧化碳灭火器。
- 避免吸入烟雾,因为它可能有害。
6. 泄漏应急处理
- 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
- 小心清理泄漏物,避免产生粉尘或蒸气。
- 将泄漏物收集在适当的容器中,并根据当地法规处理。
7. 废弃处置
- 遵循当地、州/省和国家法规进行废弃物的处理。
- 确保废弃物被安全地包装、标记并送往合适的废物处理设施。
8. 安全数据表(SDS)
- SDS应包含关于该化合物的物理化学性质、稳定性和反应性、毒理学信息、生态学信息、处置储存和使用注意事项等方面的详细信息。
- SDS还应提供急救措施、消防措施、泄漏应急处理和废弃处置的建议。
请注意:
- 由于化学品的性质可能因供应商和生产批次而异,因此在使用前务必查阅最新的安全数据表(SDS)。
- 在进行任何操作之前,请确保了解并遵守所有相关的安全规定和操作程序。
1. 纯度:纯度是衡量化合物质量的重要指标,对于1-二苯甲基-3-氨基氮杂环丁烷(甲磺酸盐)而言,高纯度意味着更少的杂质和更高的反应效率。根据搜索结果,不同来源的产品可能有不同的纯度规格,如95.0%、97.0%、98.0%等。
2. 物理化学性质:包括密度、沸点、熔点、分子量、闪点、精确质量、PSA(极性表面积)、LogP(辛醇/水分配系数)、外观性状、蒸汽压、折射率等。这些性质不仅反映了化合物的基本特征,还与其稳定性、溶解性、挥发性等有关。例如,1-二苯甲基-3-氨基氮杂环丁烷的密度为1.1±0.1 g/cm³,沸点为339.2±42.0 °C at 760 mmHg,熔点为63 °C,分子量为238.327。
3. 储存条件:储存条件对于保持化合物的稳定性和延长其使用寿命至关重要。1-二苯甲基-3-氨基氮杂环丁烷(甲磺酸盐)应在阴凉处保存,容器保持紧闭,并储存在干燥通风处。
4. 安全信息:包括危害码、海关编码、安全声明、危险品运输编码、WGK德国等信息。这些信息对于了解化合物的潜在风险、进行合规运输和储存以及制定应急处理措施非常重要。
上一篇:2-甲戊基甲酸酯下一篇:三乙基甘油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