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草胺
发布时间:2025-08-03

基本化学性质
1. 分子式: C10H9F3N2O2
2. 分子量: 244.19 g/mol
3. 熔点: 168-170°C(分解)
4. 沸点: 该化合物在常压下的沸点较高,但具体数值可能因实验条件不同而有所变化。
5. 密度: 约1.4 g/cm³(取决于温度和压力条件)
6. 溶解性: 在水中的溶解度较低,但在有机溶剂如丙酮、甲醇、二甲基甲酰胺等中溶解度较高。
结构特征
氟草胺的分子结构包含以下功能基团:
1. 苯环: 提供一个稳定的芳香系统。
2. 三氟甲基 (CF3): 提供强电负性和高稳定性,有助于增强分子的脂溶性和代谢稳定性。
3. 氨基 (NH2): 提供碱性和反应活性位点。
4. 羧基 (COOH): 提供酸性特性和与其他分子形成氢键的能力。
物理性质
1. 外观: 通常为白色至灰白色晶体粉末。
2. 气味: 无味或轻微气味。
3. 挥发性: 在常温常压下不易挥发,高温时会逐渐分解。
化学反应性
1. 酸碱反应: 由于含有羧基和氨基,可以与酸和碱发生反应生成盐类。
2. 氧化还原反应: 在某些条件下,氟草胺可能经历氧化或还原反应,尤其是在环境介质中。
3. 水解反应: 在极端pH条件下可能会发生水解,导致分子降解成小分子物质。
环境和毒理学性质
1. 光解作用: 在紫外线照射下可能发生光解反应,分解产生自由基和其他小分子。
2. 生物降解性: 在环境中可以通过微生物降解,但具体速率取决于环境条件。
3. 毒性: 对哺乳动物、鸟类和鱼类具有中等毒性,使用时需注意安全防护。
应用特性
1. 选择性除草剂: 主要用于农业和园艺中防治一年生和多年生阔叶杂草及部分禾本科杂草。
2. 作用机制: 通过抑制植物体内特定酶的活性,干扰植物的激素平衡,从而阻止其生长。
1. GHS分类:
- 根据搜索结果,未直接提供氟草胺的GHS分类,但可以参考类似化学品的分类方式。通常,化学品会根据其物理和化学性质、毒性、环境影响等因素进行分类。
2. 安全术语:
- 避免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S260)。
- 作业后彻底清洗(S264)。
- 使用本产品时不要进食、饮水或吸烟(S270)。
- 受沾染的工作服不得带出工作场地(S261)。
- 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防面具/戴护目镜(S280)。
- 避免吸入粉尘(S262)。
- 避免吸入蒸气/烟雾(S263)。
3. 风险术语:
- 吞咽有害(H302)。
- 可能导致皮肤过敏反应(H317)。
- 长期或反复接触可能对器官造成伤害(H373)。
- 对水生生物毒性极大并具有长期持续影响(H410)。
4. 急救措施:
- 如误食,立即就医并出示产品容器或标签。
- 如皮肤接触,用大量清水冲洗。
- 如吸入,移至空气新鲜处,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
- 眼睛接触时,用水冲洗眼睛作为首要措施。
5. 消防措施:
- 灭火介质为二氧化碳、泡沫、干粉、砂土。
- 火灾发生时,应使用适当的灭火剂进行扑救。
6. 泄漏应急处理:
-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 切断火源,避免产生火花。
- 小量泄漏时,用惰性、湿润的不燃物质吸收,收集于密闭容器中。
- 大量泄漏时,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7. 废弃处置:
- 废弃物应按照国家和地方的法规进行处置。建议采用焚烧法处置,确保完全燃烧并符合环保要求。
8. 安全数据表(SDS):
- SDS是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提供了化学品的理化特性、毒性、健康危害、急救措施、消防措施、泄漏应急处理、储存、运输和个人防护等方面的详细信息。对于氟草胺,其SDS应由生产商或供应商提供,以确保用户能够全面了解该化学品的安全信息。
1. 外观:氟草胺为白色或淡黄色结晶固体,无臭、无味。
2. 溶解度:在水中的溶解度为50-60g/L(20°C),在乙醇中的溶解度为100g/L(20°C)。
3. pH值:在pH值为7左右时,氟草胺的活性最高。
4. 纯度:氟草胺的纯度应不低于98%。
5. 水分含量:氟草胺的水分含量应不高于0.5%。
6. 重金属含量:氟草胺中重金属含量应符合国家标准规定。
7. 其他杂质含量:氟草胺中其他杂质含量应符合国家标准规定。
上一篇:1,2-双(5-甲基-2-苯并恶唑基)乙烯下一篇:4'-氯新戊酰苯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