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甲氧基二苯甲酮
发布时间:2025-09-12

1. 分子结构与基本信息
- 分子式:C14H12O2
- 分子量:216.245 g/mol
- CAS号:607-96-0
- EINECS号:210-138-8
2. 物化性质
- 外观与性状:白色至灰白色或淡黄色粉末
- 密度:1.296 g/cm³
- 熔点:73-75 °C (lit.)
- 沸点:170-175 °C 1 mm Hg (lit.)
- 闪点:146ºC
- 折射率:1.623
- 水溶解性:不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丙酮等有机溶剂
- 稳定性:在常温常压下稳定
- 储存条件:密封储存,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
3. 合成方法
- 通常通过间苯二酚与三氯甲苯在相转移催化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存在下反应生成中间体2,4-二羟基二苯甲酮,再与硫酸二甲酯反应得到最终产物。
- 另一种方法是以2,4-二羟基二苯甲酮及硫酸二甲酯为原料,用自制的N一正辛基硼酸二乙醇胺酯为催化剂进行合成。
4. 化学反应
- 4-甲氧基二苯甲酮可参与多种化学反应,如氧化、还原、取代等。具体反应条件和产物取决于所使用的试剂和反应条件。
5. 用途
- 主要用作紫外线吸收剂,适用于聚氯乙烯、ABS树脂、丙烯酸树脂、聚氨酯、密胺树脂、纤维素树脂等许多塑料。
- 也用于油漆和各种塑料制品中,对波长为330~370nm的紫外线有强烈吸收作用,但缺点是也吸收部分可见光,使制品略带黄色。
- 此外,还用于化妆品防晒剂中,能有效吸收UV-A和UV-B,对皮肤和黏膜的亲和力好,毒性小。
6. 安全性与危险性
- 刺激眼睛、呼吸系统和皮肤,避免吸入其粉尘。
- 应穿戴适当的防护服,避免与皮肤和眼睛接触。
- 存储时应保持容器密封,远离火种和热源。
7. 环境影响
- 对水体有潜在的危害,应特别注意防止污染水源。
8. 法规信息
- 危险品标志为Xi(刺激性物质)。
- 安全术语包括S26(眼部接触后立即用水冲洗并寻求医疗建议)和S36(穿戴适当的防护服)。
GHS分类
- 危险类别码:R36/37/38,表示该物质对眼睛、呼吸系统和皮肤有刺激性。
- 危险品标志:Xi,表明该物质是刺激性物品。
安全术语
- S26:不慎与眼睛接触后,请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并征求医生意见。
- S36:穿戴适当的防护服。
风险术语
- R36/37/38:刺激眼睛、呼吸系统和皮肤。
急救措施
- 吸入:如果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
-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如有不适感,就医。
- 眼晴接触:分开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立即就医。
- 食入:漱口,禁止催吐。对保护施救者的忠告:将患者转移到安全的场所。出示此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给到现场的医生看。
消防措施
- 灭火剂:用水雾、干粉、泡沫或二氧化碳灭火剂灭火。
- 灭火注意事项及防护措施:消防人员须佩戴携气式呼吸器,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发出声音,必须马上撤离。隔离事故现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收容和处理消防水,防止污染环境。
泄漏应急处理
- 作业人员防护措施、防护装备和应急处置程序: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携气式呼吸器,穿防静电服,戴橡胶耐油手套。禁止接触或跨越泄漏物。作业时使用的所有设备应接地。尽可能切断泄漏源。消除所有点火源。根据液体流动、蒸汽或粉尘扩散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
- 环境保护措施:收容泄漏物,避免污染环境。防止泄漏物进入下水道、地表水和地下水。
- 泄漏化学品的收容、清除方法及所使用的处置材料:小量泄漏时,尽可能将泄漏液体收集在可密闭的容器中。用沙土、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并转移至安全场所。禁止冲入下水道。大量泄漏时,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封闭排水管道。用泡沫覆盖,抑制蒸发。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废弃处置
- 废弃物性质为危险废物,应委托持有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单位进行无害化处置。
安全数据表(SDS)
虽然具体的安全数据表内容可能因供应商而异,但通常会包含以下信息:
-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和基本信息,包括别名、CAS号、EINECS登录号等。
-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说明该物质的健康危害、环境危害等信息。
- 第三部分:成分/组成信息,详细列出该物质的化学组成。
-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提供针对吸入、皮肤接触、眼睛接触和食入的急救建议。
-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说明灭火方法和特殊防护措施。
-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提供应对泄漏情况的指导。
-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包括操作注意事项和储存条件。
-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说明工程控制和个人防护措施。
-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提供该物质的外观、熔点、沸点等物理化学性质。
-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说明该物质的稳定性以及可能的危险反应。
-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信息,提供急性毒性、刺激性等毒理学数据。
- 第十二部分:生态学信息,说明该物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说明废弃物的处理方法。
- 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提供运输过程中的安全要求。
- 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列出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
- 第十六部分:其他信息,包括填表时间、填表部门等信息。
1. 外观与性状:
- 通常为白色至淡黄色的结晶粉末。
- 具有特定的熔点和沸点范围,例如熔点在60-63°C之间,沸点在354-356°C之间。
2. 纯度:
- 纯度是衡量4-甲氧基二苯甲酮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高纯度的产品意味着杂质含量低,性能更稳定。
- 具体的纯度要求可能因应用领域而异,但一般来说,高纯度的产品更受欢迎。
3. 溶解性:
- 该化合物易溶于乙醇、丙酮等有机溶剂,但不溶于水。
- 溶解性的好坏直接影响其在特定应用中的效果。
4. 密度与闪点:
- 密度通常在1.1±0.1 g/cm³范围内。
- 闪点是衡量物质易燃性的指标,对于4-甲氧基二苯甲酮来说,其闪点较高,说明相对不易燃烧。
5. 稳定性:
- 在常温常压下稳定,不易分解。
- 稳定性好的物质更适合长期储存和使用。
6. 生态学数据:
- 对环境可能有危害,特别是对水体,因此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环境保护。
7. 安全性:
- 具有一定的刺激性,如刺激眼睛、呼吸系统和皮肤。
- 使用时需要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如穿戴防护服、避免吸入粉尘等。
上一篇:藻红B下一篇:4-氨基嘧啶-5-甲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