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甲基-4-甲氧基苯胺
发布时间:2025-08-03

一、物理性质
1. 外观:通常为棕色厚实的固体。
2. 熔点:熔点范围在56-60℃之间。
3. 沸点:沸点大约为251°C(760 mmHg)。
4. 密度:密度约为1.063 g/cm³(粗略估计)。
5. 溶解性: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
二、化学性质
1. 酸碱反应:由于含有氨基(-NH₂),3-甲基-4-甲氧基苯胺具有一定的碱性,可以与酸反应生成盐。
2. 取代反应:苯环上的氢原子可以被其他基团(如卤素、硝基等)取代,发生卤化、硝化等反应。
3. 氧化还原反应:氨基可以被氧化剂氧化成硝基或偶氮基团;同时,苯环上的甲基也可能参与氧化还原反应。
4. 酰化反应:氨基可以与酰氯或酸酐反应,引入酰基(RCO-),生成酰胺类化合物。
5. 磺化反应:苯环上的氢原子可以被磺酸基(-SO₃H)取代,生成磺酸衍生物。
三、安全性和储存
1. 毒性:3-甲基-4-甲氧基苯胺对眼睛、呼吸系统和皮肤有刺激性,可能对水生生物产生长期不良影响。
2. 储存条件:应密封保存在阴凉、通风良好且避光的环境中,远离火源和氧化剂,避免受热、受潮以及与强酸、强碱等物质接触。
1. GHS分类:急性毒性,经口 (类别4);急性毒性,吸入 (类别4);急性毒性,经皮 (类别4);皮肤刺激 (类别2);眼刺激 (类别2A);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 (类别3);急性水生毒性 (类别3)。
2. 风险术语:R20/21/22 - 吸入、皮肤接触及吞食有害。R36/37/38 - 刺激眼睛、呼吸系统和皮肤。
3. 安全术语:S26 - 不慎与眼睛接触后,请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并征求医生意见。S36/37/39 - 穿戴适当的防护服、手套和护目镜或面具。
4. 急救措施:
- 吸入:如果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如果停止了呼吸,给于人工呼吸。请教医生。
- 皮肤接触:用肥皂和大量的水冲洗。请教医生。
- 眼睛接触:用大量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并请教医生。
- 食入:切勿给失去知觉者从嘴里喂食任何东西。用水漱口。请教医生。
5. 消防措施:灭火方法及灭火剂为用水雾、耐醇泡沫、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
6. 泄漏应急处理:收集溢出物。安全储存:存放于通风良的地方,保持容器密闭。
7. 废弃处置:将内容物/容器处理到得到批准的废物处理厂。
8. 安全数据表(SDS):包含详细的物理化学性质、危险性概述、急救措施、消防措施、泄漏应急处理、废弃处置等信息。
1. 物理性质
- 密度:该化合物的密度为1.0±0.1 g/cm³,这一指标有助于在生产和储存过程中评估其体积和重量关系。
- 沸点:沸点为240.4±20.0 °C at 760 mmHg,这是衡量其在特定压力下由液态转为气态的温度,对蒸馏和纯化过程至关重要。
- 熔点:熔点范围是57-60°C,这一参数决定了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固态或液态状态,影响其存储和使用条件。
- 外观性状:通常呈现为棕色厚实的固体,这有助于在视觉上初步识别和检验化合物的纯度和一致性。
- 蒸汽压:在25°C时,蒸汽压为0.0±0.5 mmHg,这一数据表明在常温下该化合物的挥发性较低,有利于安全操作和储存。
2. 化学性质
- 分子式与分子量:分子式为C8H11NO,分子量为137.179,这些基本信息有助于在化学反应中进行物质的量计算和反应设计。
- 闪点:闪点为106.1±15.0 °C,表示在加热过程中,该化合物会蒸发形成可燃气体,这一温度是评估其火灾风险的重要参数。
- 折射率:折射率为1.549,这一光学性质在某些分析测试中可能具有参考价值。
- PSA(极性表面积):PSA值为35.25000,这一指标反映了分子间相互作用的能力,对溶解性和反应性有重要影响。
3. 安全性质
- GHS分类:根据GHS(全球统一制度),该化合物被分类为急性毒性,经口、吸入及经皮均为类别4,表明其具有较高的急性毒性。皮肤刺激为类别2,提示接触后可能引起皮肤不适。眼刺激为类别2A,需注意避免眼部接触。
- MSDS信息:提供了详细的急救措施、防护装备建议及泄漏处理方法,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
- 储存条件:建议存放于通风良好且密闭的环境中,并避免与氧化物接触,以保证其稳定性和安全性。
上一篇:三苯基硫氯甲烷下一篇:异戊酸对甲苯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