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位壬内酯
发布时间:2025-09-12

1. 基本理化性质
- 外观与气味:丙位壬内酯是一种无色或淡黄色油状液体,浓时有椰子香味,稀释时有杏仁味或桃花香。
- 沸点与密度:其沸点为121至122℃(6 mm Hg),密度约为0.976 g/cm³(25℃)。
- 溶解性:易溶于乙醇、乙醚及油类,不溶于水。
- 折光率:在20℃时的折光率为1.4460-1.4500。
2. 化学稳定性
- 挥发性与闪点:丙位壬内酯的挥发性较低,其闪点高于230°F(约110℃)。这表明它在常温下相对稳定,不易挥发。
- 毒性与刺激性:本品无毒,但在高浓度下可能对皮肤和眼睛有轻微刺激作用。例如,标准德来塞实验显示,兔子皮肤接触500mg/24H后有轻微反应,而接触100mg/24H则有强烈反应。
3. 化学反应特性
- 内酯化反应:丙位壬内酯可由β,γ-壬烯酸在硫酸作用下内酯化制得。这一反应涉及羧酸与醇在酸性条件下生成酯的过程。
- 氧化还原反应:在某些条件下,丙位壬内酯可以参与氧化还原反应。例如,用铈、钒等高价醋酸盐或醋酸锰(+3)作氧化剂,α-庚烯与醋酸反应可制得丙位壬内酯。
- 加成反应:丙位壬内酯还可以作为亲核试剂参与加成反应。例如,以丙烯酸甲酯或丙烯酸和正己醇为原料,经过化学合成可制得丙位壬内酯。
4. 应用领域
- 香精香料:丙位壬内酯因其独特的香气,被广泛用于需有油脂气息的香精及调味香精中,如椰子及杏仁香精。
- 有机合成:作为一种有机合成的原料,丙位壬内酯在化学工业中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1. GHS分类:丙位壬内酯属于易燃液体,有刺激性。在接触皮肤和眼睛时可能引起刺激和过敏反应。
2. 安全术语:避免与皮肤和眼睛接触;切勿吸入粉尘。
3. 风险术语:R36/37/38 - 刺激眼睛、呼吸系统和皮肤。
4. 急救措施:如不慎接触皮肤或眼睛,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并寻求医疗救治。吸入后应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5. 消防措施:使用二氧化碳、干粉、泡沫灭火剂灭火。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6. 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他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7. 废弃处置:建议用焚烧法处置。在能利用的地方重复使用容器或在规定场所掩埋。
8. 安全数据表:丙位壬内酯的安全数据表(MSDS)提供了关于其物理化学性质、稳定性、危险性、急救措施、消防措施、泄漏应急处理、个人防护、操作处置与储存等方面的详细信息。具体可参考相关化学品数据库或供应商提供的安全数据表。
1. 外观:无色或淡黄色液体。
2. 香气:具有椰子型香气,略有茴香音韵,稀释后有杏、李子香气。
3. 酸值:≤2.0。
4. 含量(GC):≥98%。
5. 折光率(20℃):1.4460-1.4500。
6. 沸点:121-122°C/6mmHg(lit.)。
7. 密度:0.958-0.966 g/mL at 25°C。
8. 闪点:>230 °F。
9. 溶解性:易溶于乙醇、乙醚及油类,不溶于水。
此外,对于食品添加剂丙位壬内酯,还有特定的包装和贮存要求。它应装于清洁无杂味的食品级塑料桶或玻璃瓶内,或按用户要求包装;在运输过程中应轻装轻卸,防止日晒雨淋,不应与有毒、有害物质混装、混运,并应符合有关部门的规定;应贮存在阴凉、干燥、通风的仓库内,避免杂气污染,远离火源。
上一篇:三正丁基溴化锡下一篇:三聚甘油单硬脂酸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