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西亚试剂!
西亚试剂banner
西亚试剂banner
西亚试剂banner

当前位置:首页 > 产品中心

(S)-1,2,3,4-四氢-1-苯基异喹啉

发布时间:2025-09-13

(S)-1,2,3,4-四氢-1-苯基异喹啉-西亚试剂有售,(S)-1,2,3,4-四氢-1-苯基异喹啉分子式,(S)-1,2,3,4-四氢-1-苯基异喹啉价格,西亚试剂有各种化学试剂,生物试剂,分析试剂,材料试剂,高端化学,耗材,实验室试剂,科研试剂,色谱耗材www.xiyashiji.cn

去购买

一、基本结构与性质

分子式: C₁₉H₁₇N

分子量: 269.35 g/mol

IUPAC名称: (S)-1,2,3,4-tetrahydro-1-phenylisoquinoline

二、物理性质

1. 外观: 通常为固体,具体形态取决于纯度和结晶条件。

2. 熔点: 一般在100°C到150°C之间(具体数值需查阅实验数据)。

3. 沸点: 较高,通常在减压下蒸馏以避免分解。

4. 溶解性:

- 水溶性: 不溶于水。

- 有机溶剂: 可溶于常见的有机溶剂如乙醇、氯仿、二氯甲烷、乙酸乙酯等。

三、化学性质

1. 碱性:

- 氮原子的孤对电子: 由于含有一个三级胺(tertiary amine)氮原子,该化合物具有一定的碱性,可以接受质子(H⁺)形成铵离子。

- pKa值: 大约在8-10之间,具体数值取决于溶剂和温度。

2. 亲核反应:

- 亲核取代反应: 氮原子可以作为亲核试剂参与亲核取代反应(S_N反应)。

- 加成反应: 在某些条件下,双键可能参与迈克尔加成(Michael addition)等反应。

3. 氧化还原反应:

- 氧化: 可以被氧化剂如高锰酸钾(KMnO₄)、铬酸(CrO₃)等氧化,生成相应的氧化物。

- 还原: 可以使用氢化铝锂(LiAlH₄)、硼氢化钠(NaBH₄)等还原剂进行还原反应。

4. 芳香取代反应:

- 亲电芳香取代: 由于苯环的存在,可以进行亲电芳香取代反应(如硝化、卤代、磺化等)。

- 金属有机反应: 可以与有机锂试剂或Grignard试剂反应,生成相应的有机金属中间体。

5. 加成反应:

- 催化氢化: 在催化剂如钯碳(Pd/C)存在下,可以进行催化氢化反应,使芳香环部分或全部饱和。

- Diels-Alder反应: 如果条件合适,可能会发生Diels-Alder反应,形成环状加成产物。

四、光谱性质

1. 核磁共振(NMR):

- ¹H NMR: 显示苯环和异喹啉环上的氢原子信号。

- ¹³C NMR: 显示所有碳原子的信号,包括苯环、异喹啉环和烷基链上的碳原子。

2. 红外光谱(IR):

- 显示N-H键的吸收峰(约3200-3400 cm⁻¹)。

- 芳香环的C=C键吸收峰(约1600 cm⁻¹)。

- 饱和碳氢键的吸收峰(约2800-3000 cm⁻¹)。

3. 质谱(MS):

- 分子离子峰(M⁺)出现在m/z = 269处。

- 碎片离子峰可能包括失去烷基或苯环的部分。

五、稳定性与储存

1. 光敏感性: 对光和氧气敏感,建议在避光、低温下储存。

2. 氧化稳定性: 易被氧化,应避免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

3. 酸碱稳定性: 在强酸或强碱条件下可能会发生分解或反应。

六、毒性与安全

1. 毒性: 一般认为具有低毒性,但具体毒性数据需要通过实验确定。

2. 操作注意事项: 应在通风橱内操作,避免吸入粉尘或蒸汽,使用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

一、GHS分类

GHS (Globally Harmonized System of Classification and Labelling of Chemicals) 是一种国际标准,用于统一化学品的分类和标签。根据已知信息,(S)-1,2,3,4-四氢-1-苯基异喹啉可能属于以下GHS分类:

1. 健康危害类别:可能被归类为有害(H302),如果吸入、摄入或皮肤接触可能导致健康问题。

2. 物理危害类别:不属于物理危害类别,因为它不易燃、不易爆、无腐蚀性等。

二、安全术语

与(S)-1,2,3,4-四氢-1-苯基异喹啉相关的安全术语可能包括:

1. 远离热源:避免高温环境,以防加速分解或产生有害物质。

2. 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在处理时应穿戴适当的防护服、手套和眼镜,以防止直接接触皮肤和眼睛。

3. 避免吸入:在通风良好的地方操作,避免吸入蒸气或喷雾。

三、风险术语

与(S)-1,2,3,4-四氢-1-苯基异喹啉相关的风险术语可能包括:

1. R22:吞咽有害。

2. R36/38:皮肤和眼睛接触可能引起刺激。

3. R37/38:长期或反复接触皮肤和眼睛可能引起严重伤害。

四、急救措施

在发生紧急情况时,应采取以下急救措施:

1.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受污染的衣物,用大量水冲洗至少15分钟,并就医。

2. 眼睛接触:立即用大量水冲洗至少15分钟,并就医。

3. 吸入:将受害者移至新鲜空气处,保持呼吸通畅,如有必要进行输氧,并就医。

4. 食入:不要催吐,立即就医,并告知医生所食入的物质。

五、消防措施

在火灾情况下,应采取以下消防措施:

1. 灭火方法:使用适合的灭火剂,如干粉、泡沫或二氧化碳灭火器。

2. 特殊风险:该物质可能产生有毒烟雾,因此消防人员应穿戴适当的自给式呼吸器。

3. 保护措施:在火灾现场周围设置隔离区,防止无关人员进入。

六、泄漏应急处理

在发生泄漏时,应采取以下应急处理措施:

1. 个人防护: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护服、手套和呼吸器。

2. 隔离区域:设置隔离区,防止无关人员进入。

3. 清理方法:使用适当的吸附材料(如活性炭)或吸收剂来清理泄漏物,并将其放入适当的容器中进行处置。

七、废弃处置

废弃的(S)-1,2,3,4-四氢-1-苯基异喹啉应按照当地法规进行处置。通常,这可能涉及将其交给合格的废物处理设施进行焚烧或填埋。不应将其倒入下水道或环境中。

八、安全数据表(SDS)

安全数据表是一份详细的文件,包含了关于化学品的所有必要安全信息。对于(S)-1,2,3,4-四氢-1-苯基异喹啉,其SDS应包含上述所有信息,以及更多细节,如物理和化学性质、稳定性和反应性、毒理学信息、生态学信息、处置注意事项、运输信息、法规信息、其他信息等。

一、外观与性状

# 1. 外观

- 颜色:通常为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如果样品呈现其他颜色,如黄色或棕色,可能表示存在杂质或降解产物。

- 形态:应为均匀的粉末,无明显结块或异物。

- 光泽:粉末应具有一定的光泽,表明其纯度较高。

# 2. 物理常数

- 熔点:(S)-1,2,3,4-四氢-1-苯基异喹啉的熔点应在文献报道的范围内,通常在100-200°C之间。具体数值可以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测定。

- 旋光度:由于该化合物具有手性中心,因此其比旋光度是一个重要的质量指标。比旋光度应在规定的范围内,以确保光学纯度。

- 溶解度: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也是质量考量的一部分。例如,在水中的溶解度较低,在有机溶剂如甲醇或乙醇中溶解度较高。

二、鉴别试验

# 1. 红外光谱

- 特征峰: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测定,确认样品的特征吸收峰是否与标准品一致。

- 指纹区:红外光谱的指纹区(通常在1500-400 cm^-1)可以提供丰富的结构信息,用于区分不同化合物。

# 2. 核磁共振

- 氢谱:通过核磁共振氢谱确定分子中的氢原子环境,确保化学位移值与标准品一致。

- 碳谱:通过核磁共振碳谱进一步验证分子结构,特别是对于复杂分子结构,碳谱能提供更多的信息。

# 3. 质谱

- 分子离子峰:通过质谱分析,确认分子离子峰的质荷比是否符合理论值。

- 碎片离子峰:分析碎片离子峰的模式,以获取更多关于分子结构的信息。

三、含量测定

# 1. 高效液相色谱

- 色谱条件:使用合适的反相或正相高效液相色谱柱,选择适当的流动相和检测波长。

- 标准曲线:制备一系列浓度的标准溶液,建立标准曲线,用于计算样品中活性成分的含量。

- 重复性与精密度:确保方法的重复性和精密度符合要求,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

# 2. 气相色谱

- 色谱柱:选择合适的毛细管色谱柱,根据化合物的性质优化分离条件。

- 定量方法:采用内标法或外标法进行定量分析,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四、有关物质检查

# 1. 薄层色谱

- 展开剂:选择合适的展开剂系统,使样品中的各组分得到有效分离。

- 检测:使用紫外光或显色剂进行检测,确保样品中不存在超过限量的杂质。

# 2. 高效液相色谱

- 选择性:优化色谱条件,使所有潜在的杂质都能得到有效分离。

- 灵敏度:确保方法的灵敏度足以检测到低含量的杂质。

五、干燥失重

- 样品准备:取适量样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干燥至恒重。

- 干燥条件:通常在105°C下干燥至连续两次称重的差异不超过0.3%。

六、炽灼残渣

- 高温处理:将样品加热至高温(通常为500-600°C),直至完全灰化。

- 残留物:称量残留物的重量,计算其在样品中的百分比。

七、重金属检查

- 溶液制备:将样品溶解于适当的溶剂中,必要时进行稀释。

- 比色法:使用硫化氢水溶液或其他指示剂进行比色反应,比较样品溶液与标准铅溶液的颜色深浅。

八、砷盐检查

- 古蔡氏法:将样品与锌粒和盐酸共热,生成的砷化氢气体通过银二硫化铜试纸,观察颜色变化。

- 限量:确保砷盐的含量不超过规定的限量。

九、微生物限度

- 培养基制备:准备适合细菌、霉菌和酵母菌生长的培养基。

- 接种与培养:将样品接种到培养基上,在适宜的温度下培养一定时间。

- 计数与鉴定:对生长的微生物进行计数和鉴定,确保样品的微生物污染水平在可接受范围内。

十、包装与储存

- 包装材料:使用适当的包装材料,如防潮袋、铝塑袋等,以防止吸湿和污染。

- 储存条件:在规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储存,避免光照和极端温度。

- 有效期:明确标示产品的有效期,确保在此期间内产品质量稳定。

上一篇:次碳酸铋
下一篇:(R)-三苯基乙二醇
版权所有:山东西亚化学有限公司

鲁ICP备2001591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