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苄基-3-氨甲基吡咯
发布时间:2025-08-03

1. 基本性质
- 外观与性状:无色液体或固体,具体形态可能随温度和纯度变化。
- 密度:预测值为1.040±0.06 g/cm³,实际值可能略有不同。
- 沸点:预测值为284.3±13.0 °C(在760 mmHg下)。
- 闪点:115.3±15.0 °C。
- 折射率:1.563。
- 储存条件:需存放于2-8℃的环境中,避免高温和潮湿。
- 溶解性:可溶于一些有机溶剂,如乙醇和二甲基亚砜。
2. 分子结构与化学键
- 分子式:C12H18N2。
- 分子量:190.28。
- 精确质量:190.147003。
- PSA(极性表面积):29.26000。
- LogP(辛醇/水分配系数):1.20,表明该化合物具有一定的脂溶性。
- 氢键供体数量:1。
- 氢键受体数量:2。
- 可旋转化学键数量:2。
- 互变异构体数量:无。
- 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29.3。
- 重原子数量:13。
- 表面电荷:0。
- 复杂度:152。
- 同位素原子数量:0。
- 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 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1。
- 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 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 共价键单元数量:1。
3. 稳定性与反应性
- 在常温常压下稳定,但需避免接触强氧化剂、酸类、酸性氯化物、酸酐等物质,这些物质可能引起分解或产生有毒气体。
- 具有刺激性,可能对皮肤、眼睛和呼吸道造成刺激。
4. 安全性信息
- 危险品标志包括Xi(刺激性物品)和T(有毒物品)。
- RTECS号为BS6048000,表明该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毒性和危险性。
- 安全术语包括S26(不慎与眼睛接触后,请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并征求医生意见)、S36/37/39(穿戴适当的防护服、手套和护目镜或面具)等。
- 风险术语包括R36/37/38(刺激眼睛、呼吸系统和皮肤)等。
- 在实验室操作时,应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包括佩戴防护眼镜、手套和实验室服等。
1. GHS分类:根据《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GHS),N-苄基-3-氨甲基吡咯被标记为刺激性物品(Xi)和有毒物品(T)。
2. 安全术语:若发生事故或感不适,立即就医(可能的话,出示其标签)。
3. 风险术语:吞食有毒。
4. 急救措施:如皮肤接触,应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物,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如眼睛接触,应用大量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如感觉不适,需就医。吸入时,应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如呼吸停止,需进行人工呼吸。食入时,切勿催吐,立即呼叫医生。
5. 消防措施:使用干粉、泡沫或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避免使用水,因为水可能会扩大火势。在灭火过程中,消防员需要穿戴个人防护装备。
6. 泄漏应急处理:确保足够的通风。泄漏区域应使用安全带等圈起来,控制非相关人员进入。使用合适的吸收材料(如旧布、干砂、土、锯屑)来控制和清理泄漏物。
7. 废弃处置:根据当地政府规定,将废弃物品或容器交由工业废弃处理机构处理。
8. 安全数据表(SDS):SDS提供了关于N-苄基-3-氨甲基吡咯的详细安全信息,包括物理化学性质、危害性概述、急救措施、消防措施、泄漏应急处理、储存条件、个人防护设备建议等。
1. 纯度:
- 纯度是衡量化合物中目标成分含量的重要指标。对于N-苄基-3-氨甲基吡咯,其纯度通常需要达到95%或更高,以满足科研和工业应用的需求。
2. 分子式与分子量:
- 分子式为C12H18N2,分子量为190.28,这是化合物的基本物理化学属性,也是质量控制的基础。
3. 物理性质:
- 密度:约1.040±0.06 g/cm³(预测值)。
- 沸点:284.3±13.0 °C(预测值)。
- 闪点:115.3±15.0 °C。
- 折射率:1.563。
- 外观:无色液体或固体。
4. 储存条件:
- 通常需要在2-8℃的低温条件下储存,以确保化合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5. 安全信息:
- 危害码:Xi(刺激性物品),T(有毒物品)。
- 风险术语:吞食有毒,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皮肤刺激和严重眼刺激。
- 安全术语:如发生事故或感不适,立即就医(可能的话,出示其标签)。
6. 包装与规格:
- 产品通常以1g、5g等不同规格进行包装,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7. 检测报告:
- 高质量的N-苄基-3-氨甲基吡咯应提供批次质检报告,如核磁共振(NMR)、高效液相色谱(HPLC)、气相色谱(GC)等检测报告,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纯度。
上一篇:9,10-菲并1,12-二苯基环戊二烯酮下一篇:3-甲基-5-氯甲基吡啶盐酸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