吖啶黄G
发布时间:2025-08-04

1. 分子结构:吖啶黄G的分子式为C27H29N3O6S2,属于芳香族杂环化合物。它的分子结构中含有一个吖啶环和一个磺酸基团。
2. 吸收光谱:吖啶黄G在紫外光区域具有强烈的吸收能力,最大吸收波长为495-505 nm。此外,它还具有一定的荧光发射能力,最大发射波长为528 nm。
3. 酸性:吖啶黄G是一种弱酸性物质,其pKa值约为2.5-3.0。这意味着在中性或碱性条件下,它主要以离子形式存在。
4. 反应性:吖啶黄G可以与多种化学试剂发生反应。例如,它可以与氨水反应生成黄色的沉淀物;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红色的络合物;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蓝色的络合物等。
5. 稳定性:吖啶黄G在光照、高温和氧化剂的存在下容易分解。因此,在使用时需要注意避光、低温保存,并避免与强氧化剂接触。
GHS分类
- 皮肤腐蚀/刺激:类别2
- 严重眼睛损伤/刺激:类别2A
- 呼吸或皮肤过敏:类别1B
- 生殖细胞突变性:类别2
- 致癌性:类别2
- 特异性靶器官毒性(单次接触):类别3
安全术语
- S26:万一接触眼睛,立即使用大量清水冲洗并送医诊治。
- S36/37/39:穿戴适当的防护服、手套和护目镜或面罩。
- S45:若发生事故或感觉不适,立即就医。
风险术语
- R22:吞咽有害。
- R36/37/38:对眼睛、呼吸道和皮肤有刺激作用。
- R43:与皮肤接触可能引起过敏。
- R68:可能有不可逆的健康危害。
急救措施
- 吸入:将受害者移到新鲜空气处,保持呼吸通畅。如有必要,进行人工呼吸并寻求医疗帮助。
-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物,用大量水和肥皂清洗受影响区域,并寻求医疗帮助。
- 眼睛接触:用大量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并寻求医疗帮助。
- 摄入:不要催吐,立即寻求医疗帮助。
消防措施
- 灭火介质:使用适合周围火环境的灭火剂。
- 特殊防灾程序:避免吸入烟雾,穿戴适当的防护装备。
泄漏应急处理
- 个人防护:穿戴适当的防护服和呼吸器。
- 环境保护措施:防止进入下水道、地表水或地下水。
- 清理方法:小心收集泄漏物,放入密闭容器中待进一步处理。
废弃处置
- 产品:按照当地法规处理。
- 包装:清空内容物后,作为非危险性废物处理。
安全数据表(SDS)
安全数据表提供了更详细的信息,包括物理和化学性质、稳定性和反应性、毒理学信息、生态学信息等。建议查阅最新的SDS以获取最准确的信息。
1. 纯度:吖啶黄G的纯度应达到95%以上,以确保其具有足够的荧光强度和稳定性。
2. 分子量:吖啶黄G的分子量为370.3 g/mol,可以通过质谱法等方法进行测定。
3. pH值:吖啶黄G在酸性条件下呈黄色,而在碱性条件下则呈绿色或蓝色。因此,其pH值应在2-8之间。
4. 溶解度:吖啶黄G在水中的溶解度较高,但在有机溶剂中则不易溶解。因此,在使用时需要根据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溶剂。
5. 稳定性:吖啶黄G在光照、高温和氧化等条件下容易分解,因此需要储存于阴凉干燥处,并避免长时间暴露于阳光下。
上一篇:3,3'-(3,3'-二甲氧基-4,4'-二亚苯基双(2-苯基-5-藜芦基氯化四氮唑)下一篇:Beta-蒎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