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氟十六烷酸
发布时间:2025-09-28

一、基本化学性质
1. 化学式:C₁₆HF₃₁O₂
2. 分子量:814.1284 g/mol
3. CAS号:67905-19-5
4. EINECS号:267-638-1
5. 密度:约1.781 g/cm³
6. 熔点:154 °C
7. 沸点:211 °C
8. 闪点:211°C (100 mm Hg)
9. 外观:白色晶状体粉末
二、化学特性
1. 酸性:全氟十六烷酸具有较强的酸性,可以与碱反应生成相应的盐。其酸度系数(pKa)为0.52±0.10。
2. 热稳定性:该化合物具有极好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不易受到空气、湿气和光的影响。在高温下(超过200°C)仍然保持相对稳定,不易分解。
3. 溶解性:全氟十六烷酸在水中的溶解度极低,但在有机溶剂中可能有一定的溶解性。具体溶解性数据未明确给出,但通常全氟化合物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性较好。
4. 反应性:由于全氟化合物的特殊电子结构,全氟十六烷酸在化学反应中表现出不同于普通碳氢化合物的特性。例如,它的C-F键非常强,不易被破坏,这使得它在许多化学反应中保持稳定。
5. 毒性:全氟十六烷酸具有较低的毒性,但仍需小心使用,避免接触皮肤、眼睛和呼吸道。在使用或储存时,应保持通风良好的环境,避免接触火源。
三、应用与安全信息
1. 应用:全氟十六烷酸通常用作表面活性剂的原料,用于合成各种表面活性剂,如用于油漆、涂料、粉末涂料、电镀等。此外,它也用于高性能润滑剂的制备,以及光电材料和高性能聚合物的原料。
2. 安全信息:全氟十六烷酸属于腐蚀性物品,需小心处理。其风险术语包括R34(引起灼伤)和R36/37/38(刺激眼睛、呼吸系统和皮肤)。安全术语包括S26(不慎与眼睛接触后,请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并征求医生意见)和S36/37/39(穿戴适当的防护服、手套和护目镜或面具)。
1. GHS分类:根据全球协调系统(GHS),全氟十六烷酸被归类为腐蚀性物质。
2. 安全术语:
- S26:不慎与眼睛接触后,请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并征求医生意见。
- S36/37/39:穿戴适当的防护服、手套和护目镜或面具。
- S45:若发生事故或感不适,立即就医(可能的话,出示其标签)。
3. 风险术语:
- R34:引起灼伤。
- R36/37/38:刺激眼睛、呼吸系统和皮肤。
4. 急救措施:如果发生意外接触或误食,应立即寻求医疗救助,并提供相关的化学信息给医务人员。
5. 消防措施:在操作全氟十六烷酸时,应注意避免与火源接触,防止火灾或爆炸。
6. 泄漏应急处理:当发生泄漏时,应立即采取适当的应急措施,包括封闭泄漏源和通知有关部门。
7. 废弃处置:废弃全氟十六烷酸时,应遵循相关法规和标准进行安全处置,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8. 安全数据表:在使用全氟十六烷酸之前,务必阅读和遵守该产品的安全数据表(MSDS)和使用说明。
1. 纯度:全氟十六烷酸的纯度是衡量其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通常以百分比表示,例如95%或更高。
2. 物理化学性质:全氟十六烷酸的熔点为154°C,沸点为211°C,闪点为211°C/100mm,密度约为1.781±0.06 g/cm³(预测值),分子量为814.13。这些性质决定了其在各种应用中的性能和稳定性。
3. 安全信息:全氟十六烷酸属于腐蚀性物质,具有较低的毒性,但仍需小心使用,避免接触皮肤、眼睛和呼吸道。在使用或储存时,应保持通风良好的环境,避免接触火源。如果发生意外接触或误食,应立即寻求医疗救助,并提供相关的化学信息给医务人员。
上一篇:4-乙氧基苯甲酰氯下一篇:辛烯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