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邻异丙二烯-D-甘露醇
发布时间:2025-09-29

基本性质
1. 化学式:C9H18O6
2. 分子量:222.24 g/mol
3. 沸点:438.79 ℃(在760 mmHg压力下)
4. 闪点:219.17 ℃
5. 密度:1.304 g/cm³
6. 外观:通常是白色结晶性粉末。
物理性质
1. 溶解性:该化合物在水中的溶解度较低,但能溶于一些有机溶剂如乙醇、甲醇和氯仿等。
2. 光学活性:具有旋光性,比旋光度为+29°(c=3,在水溶液中)。
3. 折射率:在水溶液中的折射率为29°。
化学性质
1. 稳定性:该化合物对氧化剂和还原剂相对稳定,但在强酸或强碱条件下可能会发生分解。
2. 化学反应性:由于其结构中含有多个羟基,可以参与酯化反应、醚化反应以及氧化还原反应等。
安全信息
1. S24/25:防止皮肤和眼睛接触,表明该化合物可能对皮肤和眼睛有刺激性。
2. 储存条件:建议在低温、干燥、避光的条件下储存,以保持其稳定性和延长使用寿命。
1. GHS分类:根据化学品全球统一分类与标签制度(GHS)的规定,不是危险物质或混合物。
2. 安全术语:S24/25 - 防止皮肤和眼睛接触。S22 - 不要吸入粉尘。
3. 风险术语:R20/21/22 - 吸入有害。R36/37/38 - 刺激眼睛、呼吸系统和皮肤。
4. 急救措施:
- 吸入:如果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如果停止了呼吸,给于人工呼吸。
- 皮肤接触:用肥皂和大量的水冲洗。
- 眼睛接触:用水冲洗眼睛作为预防措施。
- 食入:切勿给失去知觉者从嘴里喂食任何东西。用水漱口。
- 主要症状和影响:急性和迟发效应尚未经完整的研究。
- 及时的医疗处理:必要时寻求医疗帮助。
5. 消防措施:
- 灭火介质:用水雾、耐醇泡沫、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
- 特殊危害:燃烧产物为碳氧化物。
- 消防员建议:如必要的话戴自给式呼吸器去救火。
6. 泄漏应急处理:
- 人员防护:防止粉尘的生成。防止吸入蒸汽、气雾或气体。
- 环境保护:不要让产物进入下水道。
- 清理方法:扫掉和铲掉。存放进适当的闭口容器中待处理。
7. 废弃处置:参考第13节(未具体提及,但通常应遵循当地法规进行废弃处置)。
8. 安全数据表(SDS):包含产品标识符、成分/组成信息、危险性概述、急救措施、消防措施、泄露应急处理、操作处置与储存、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等详细信息。
1. 化学和物理性质
- 分子量:该化合物的分子量为222.2356,这决定了其基本化学反应特性。
- 沸点:沸点为438.79℃,这一参数有助于了解其在高温下的稳定性和挥发性。
- 闪点:闪点为219.17℃,这是评估其火灾风险的重要指标。
- 密度:密度为1.304 g/cm³,这一数据在计算浓度和配制溶液时至关重要。
- 外观:外观为白色结晶粉末,这通常用于初步判断样品的纯度。
- 折射率:折射率为29°(C=3,H₂O),这一参数可以用于鉴别和纯度检验。
2. 安全性
- S24/25:防止皮肤和眼睛接触,这表明该化合物具有一定的刺激性或腐蚀性,需要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
3. 存储和运输
- 储存条件:建议在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储存,避免阳光直射,远离火种和热源。
- 包装要求:应使用密封性能良好的容器进行包装,防止吸潮和污染。
- 运输规定:按照危险化学品的相关规定进行运输,确保运输过程中的安全。
4. 应用与检测
- 应用领域:由于其化学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3,4邻异丙二烯-D-甘露醇被广泛用于制药、化工等领域。
- 检测方法: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质谱法等,以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
上一篇:丁酰乙酸甲酯下一篇:2,3-二氯吡啶-4-硼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