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二氢-4-(5-氟-2-羟基苯基)-2H-1,5-苯并二氮杂酮
发布时间:2025-09-30

一、基本结构与物理性质
1. 分子式: C16H13FN2O2
2. 分子量: 284.28 g/mol
3. 外观: 白色或类白色的结晶性粉末。
4. 熔点: 约200-205°C(具体数值可能因纯度和测定方法而异)。
5. 溶解性:
- 水溶性: 较低,但可溶于酸性溶液。
- 有机溶剂: 可溶于甲醇、乙醇、氯仿等有机溶剂。
二、化学反应性
1. 酸碱反应:
- 由于分子中含有酰胺键(-CONH-)和酚羟基(-OH),氟马西尼在强酸或强碱条件下可能会发生水解反应。
- 酚羟基具有一定的酸性,可以与强碱反应生成盐。
2. 氧化还原反应:
- 酚羟基容易氧化成醌类化合物,特别是在光照或空气中长时间暴露时。
3. 亲核取代反应:
- 分子中的氟原子在某些条件下可能参与亲核取代反应,尽管这种反应较少见。
三、光谱学性质
1.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UV-Vis):
- 在紫外区有特征吸收峰,通常在200-300 nm范围内,这是由苯环和杂环的π→π*跃迁引起的。
2. 红外光谱 (IR):
- 显示典型的N-H伸缩振动(3200-3400 cm^-1),C=O伸缩振动(1650-1700 cm^-1),以及苯环的C=C伸缩振动(1500-1600 cm^-1)。
3. 质谱 (MS):
- 主要的分子离子峰m/z = 284,碎片离子峰可以提供结构信息。
4. 核磁共振 (NMR):
- 氢谱 (1H NMR): 显示芳香氢的特征峰,通常在6.5-8.0 ppm之间。
- 碳谱 (13C NMR): 显示不同环境下碳原子的特征峰,有助于确认分子结构。
四、稳定性
1. 光稳定性:
- 对光敏感,长时间暴露在光线下可能导致分解,因此需要在避光条件下保存。
2. 热稳定性:
- 在高温下可能会分解,需在阴凉干燥处保存。
3. pH稳定性:
- 在中性至弱酸性条件下较稳定,强酸或强碱条件下易水解。
五、药理作用机制
1. 作用机制:
- 氟马西尼是γ-氨基丁酸受体(GABA_A受体)的部分激动剂,通过增强GABA的抑制作用来发挥镇静和催眠效果。
六、毒理学性质
1. 急性毒性:
- 低毒性,但过量使用仍可能引起不良反应,如嗜睡、乏力、头晕等。
2. 慢性毒性:
- 长期大剂量使用可能产生耐受性和依赖性,需谨慎使用。
七、代谢与排泄
1. 代谢途径:
- 主要通过肝脏进行代谢,生成多种代谢产物,其中一些具有活性。
2. 排泄途径:
- 主要通过尿液排出体外,部分通过粪便排出。
1. GHS分类:
- 根据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GHS),该化合物可能被归类为对健康有害的物质,具体分类需参考其物质安全数据表(MSDS)。
2. 安全术语:
- 避免吸入其粉尘或烟雾,避免皮肤和眼睛接触。
- 使用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实验室外套、手套和护目镜。
3. 风险术语:
- 可能对呼吸道有刺激作用,长时间或高浓度接触可能导致呼吸系统损害。
- 对皮肤有刺激性,可能引起过敏反应。
- 误食可能有害,应立即就医。
4. 急救措施:
- 吸入:将受害者移至新鲜空气处,如有必要进行人工呼吸并立即就医。
- 皮肤接触:用大量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脱去污染衣物,必要时就医。
- 眼睛接触: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必要时就医。
- 误食:不要催吐,立即就医并出示产品容器或标签。
5. 消防措施:
- 该化合物可能可燃,应远离火源和热源。
- 使用适当的灭火剂,如干粉、泡沫或二氧化碳灭火器。
- 在发生火灾时,应穿戴适当的防护装备。
6. 泄漏应急处理:
- 个人防护: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毒面具和防护服。
- 环境保护:防止化合物进入下水道、地面水或土壤中。
- 清理方法:用惰性吸附材料(如沙土)吸收泄漏物,并将其置于合适的废物容器中。
7. 废弃处置:
- 遵循当地法规和指导原则进行废弃处置。
- 不要将废弃物倾倒入下水道或环境中。
- 考虑回收或再利用的可能性。
8. 安全数据表(SDS/MSDS):
- 获取该化合物的完整安全数据表是了解其详细安全信息的关键。
- SDS提供了关于化合物的性质、危害、急救措施、消防措施、泄漏应急处理和废弃处置等方面的详细信息。
- 在使用、储存和运输该化合物时,务必遵守SDS中的指导原则和建议。
1. 外观
- 性状: 通常为白色或类白色的结晶性粉末,无臭或几乎无臭,无味或几乎无味。
- 比旋度: 应符合相关规定。
2. 鉴别
- 物理化学性质: 通过红外吸收光谱、紫外吸收光谱等方法确认其结构。
- 化学反应: 特定的化学反应可以用于验证化合物的存在。
3. 含量测定
- 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 用于精确测量活性成分的含量。
- 标准规定: 按干燥品计算,含C16H10FN3O2应为98.0%至102.0%。
4. 有关物质
- 总杂质: 不得超过2.0%。
- 特定杂质: 如A、B、C等特定杂质的限度应有明确规定。
5. 残留溶剂
- 有机溶剂: 如乙醇、丙酮等的残留量应符合ICH Q3C指导原则的要求。
6. 重金属检查
- 重金属总量不得超过百万分之二十。
7. 砷盐检查
- 砷盐限量不得超过百万分之三。
8. 干燥失重
- 干燥失重不得超过1.0%,表明样品中的水分和其他挥发性物质的总量。
9. 炽灼残渣
- 应符合相关规定,通常不得超过0.1%。
10. 微生物限度
- 细菌总数: 每克样品中不得超过1000个菌落。
- 霉菌和酵母菌: 每克样品中不得超过100个菌落。
- 大肠杆菌: 不得检出。
- 沙门氏菌: 不得检出。
- 其他致病菌: 不得检出。
11. 稳定性研究
- 加速试验: 在40°C ± 2°C、相对湿度75% ± 5%的条件下保存六个月,各项指标应无明显变化。
- 长期试验: 在室温下保存二年,每年检测一次,各项指标应无明显变化。
12. 包装与标签
- 包装材料: 应使用符合药用标准的包装材料,确保产品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的质量。
- 标签内容: 包括产品名称、规格、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生产厂家等信息。
13. 其他测试
- 粒度分布: 如果适用,应控制粒径大小及其分布。
- 溶解度: 应符合药典规定的溶解度要求。
上一篇:2-氯-N-Fmoc-L-苯丙氨酸下一篇:3,3',4,4'-联苯四羧酸二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