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oc-间苯二胺
发布时间:2025-09-30

1. 物理性质:
- 外观与颜色:N-Boc-间苯二胺通常为白色固体。
- 溶解性:可溶于许多有机溶剂,如二甲基甲酰胺(DMF)、二氯甲烷等,但在水和甲醇中溶解度较低。
- 密度:预测的密度约为1.152 g/cm³。
- 熔点:熔点范围在109-114℃之间。
- 沸点:预测的沸点为280.6±23.0℃。
- 折射率:1.583。
2. 化学稳定性:
- N-Boc-间苯二胺对湿气和空气不稳定,容易分解。
- 应避免暴露在空气中,并在干燥、惰性气体(如氮气或氩气)保护下储存。
3. 反应性:
- 作为一种氨基保护基团,N-Boc-间苯二胺在有机合成中常用于保护胺基官能团,防止其在后续反应中被干扰。
- 可以参与多种有机化学反应,包括亲核取代反应等。
4. 安全性与毒性:
- 有害物品,吞食有害。
- 可能对皮肤、眼睛和呼吸道有刺激性,应避免直接接触。
- 使用时应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安全眼镜和实验室外套等。
- 废弃物需按照当地法规进行处理和处置。
5. 用途:
- N-Boc-间苯二胺在有机合成中具有广泛的应用,除了作为保护基团外,还可用于合成某些农药的中间体。
- 具体下游产品包括但不限于CO1686 N-(3-氨基苯基)苯甲酰胺等。
1. GHS分类:
- 根据GHS(全球协调系统)的分类,N-Boc-间苯二胺可能被归类为有害物品(Hazardous)。
2. 安全术语:
- 使用N-Boc-间苯二胺时,应穿戴适当的防护服和手套,避免直接接触皮肤和眼睛。
- 如进入眼睛,用水小心冲洗几分钟。如戴隐形眼镜并可方便地取出,取出隐形眼镜继续冲洗。
- 作业后彻底清洗双手。
- 使用本产品时不要进食、饮水或吸烟。
3. 风险术语:
- H302:吞咽有害。
- H319:造成严重眼刺激。
4. 急救措施:
- 如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 如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就医。
- 如误食,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5. 消防措施:
- 遇明火、高热可燃。与强氧化剂不相容。
-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
6. 泄漏应急处理:
-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防毒服。
- 穿上适当的防护服前严禁接触破裂的容器和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用塑料布覆盖泄漏物,减少飞散。勿使水进入包装容器内。
- 用洁净的铲子收集泄漏物,置于干净、干燥、盖子较松的容器中,将容器移离泄漏区。
7. 废弃处置:
- 按当地法规处置内装物/容器。
8. 安全数据表(SDS):
- N-Boc-间苯二胺的安全数据表(SDS)提供了关于该物质的详细安全信息,包括物理和化学性质、稳定性和反应活性、毒理学信息、生态学信息、废弃处置、运输信息等。在使用、储存和运输该物质时,应严格遵守SDS中的指导和建议。
1. 纯度:
- 纯度是衡量N-Boc-间苯二胺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高纯度意味着化合物中杂质含量较少,适用于对纯度要求较高的科研和工业应用。
- 根据搜索结果,N-Boc-间苯二胺的纯度可以达到97.00%。这一纯度水平通常能够满足大多数科研和工业应用的需求。
2. 外观与物理性质:
- N-Boc-间苯二胺通常呈现为白色至淡黄色的固体粉末。
- 其熔点在146-153℃之间,沸点则根据具体条件而有所不同,但通常较高。
- 这些物理性质对于化合物的储存、运输和使用都有一定的影响。
3. 化学稳定性:
- N-Boc-间苯二胺应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能够在常规条件下稳定存在,不易分解或变质。
- 然而,具体的化学稳定性可能受到存储条件、光照、温度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避免不利条件。
4. 安全性:
- N-Boc-间苯二胺具有一定的毒性和刺激性,因此在操作过程中需要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如穿戴防护服、手套和护目镜等。
- 同时,应避免与皮肤直接接触,如不慎接触,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并就医。
5. 包装与储运:
- N-Boc-间苯二胺通常采用密封包装,并存放在阴凉、通风的库房中。
- 在运输过程中,需要确保包装容器完整、密封,并避免曝晒、雨淋和高温等不利条件。
上一篇:双甘氨肽苯甲酯对甲苯磺酸盐下一篇:2-氯-4-氟-1-碘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