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氨基-3-甲基-1,2,4-噻二唑
发布时间:2025-09-30

1. 分子结构与基本信息
- 分子式:C3H6N4S
- 分子量:130.17
- CAS号:[具体CAS号需根据具体化合物查询]
- 密度:1.58 g/cm³
- 熔点:190 °C
- 沸点:261.2ºC at 760 mmHg
- 闪点:111.8ºC
- 折射率:1.631
- 外观:白色结晶性粉末
- 溶解性:溶于热水、甲醇、乙醇和N,N-二甲基甲酰胺
2. 物化性质
- 物理状态:常温常压下为固体。
- 稳定性:在常温常压下稳定,但应避免与强氧化剂接触。
- 刺激性:可能刺激眼睛、呼吸系统和皮肤。
- 毒性:LD50 250mg/kg(小鼠经口),表明具有一定的毒性。
3. 化学性质
- 反应活性:由于含有氨基和硫原子,该化合物可能参与多种化学反应,如亲核取代、氧化还原等。
- 酸碱性:作为含氮杂环化合物,可能具有一定的碱性。
- 配位能力:硫原子和氮原子都可能作为配体与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
1. GHS分类:根据全球协调系统(GHS),该物质被分类为皮肤腐蚀/刺激第2级和严重损伤/刺激眼睛2A类。
2. 安全术语:S26(不慎与眼睛接触后,请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并征求医生意见)。S37/39(穿戴适当的防护服和手套)。
3. 风险术语:R36/37/38(刺激眼睛、呼吸系统和皮肤)。R22(吞食有害)。
4. 急救措施:吸入时,将受害者移到新鲜空气处,保持呼吸通畅,休息。若感不适请求医/就诊。皮肤接触时,立即去除/脱掉所有被污染的衣物,用大量肥皂和水轻轻洗。若皮肤刺激或发生皮疹,求医/就诊。眼睛接触时,用水小心清洗几分钟,如果方便易操作,摘除隐形眼镜。继续冲洗。如果眼睛刺激,求医/就诊。食入时,若感不适,呼叫解毒中心/医生。漱口,禁止催吐。
5. 消防措施:灭火剂包括干粉、泡沫、雾状水和二氧化碳。特殊危险性在于一旦发生火警,有爆炸的危险。由于爆炸的危险,远距离灭火。小心燃烧或高温下可能分解产生毒烟。
6. 泄漏应急处理:个人防护措施包括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紧急措施是泄露区应该用安全带等圈起来,控制非相关人员进入。环保措施是防止进入下水道。控制和清洗的方法和材料包括清扫收集粉尘,封入密闭容器。注意切勿分散。附着物或收集物应该立即根据合适的法律法规处置。
7. 废弃处置:根据当地政府规定把物品/容器交与工业废弃处理机构。
8. 安全数据表:MSDS(Material Safety Data Sheet)提供了关于化学品的安全使用指南,包括物理和化学性质、稳定性和反应性、危害识别、健康影响、安全操作和储存、暴露控制和个人保护、物理和化学性质、稳定性和反应性、毒理学信息、生态学信息、处置考虑、运输信息、法规信息和其他信息。
1. 外观:通常为白色至类白色结晶粉末。
2. 纯度:高纯度是质量指标中的重要一环,一般要求≥98.0%(T)。
3. 熔点:熔点范围在224-235°C (dec.),这是评估其纯度和稳定性的关键参数。
4. 密度:密度约为1.5±0.1 g/cm³。
5. 沸点:沸点为239.9±32.0 °C at 760 mmHg。
6. 闪点:闪点为98.9±25.1 °C,这是评估其安全性的重要指标。
7. 分子式与分子量:分子式为C2H3N3S,分子量为101.130。
8. 储存条件:应储存于室温、密封、干燥的环境中,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
上一篇:D-乳糖醇一水下一篇:二苯基二氯化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