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2-氨乙基)甘氨酸
发布时间:2025-09-30

1. GHS分类:
- 物理性危害未分类。
- 健康危害:皮肤腐蚀/刺激第2级,严重损伤/刺激眼睛2A类。
- 环境危害未分类。
2. 安全术语:
- S26:不慎与眼睛接触后,请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并征求医生意见。
- S36/37/39:穿戴适当的防护服、手套和护目镜或面具。
3. 风险术语:
- R36/37/38:造成皮肤刺激,对眼睛有严重刺激作用。
4. 急救措施:
- 吸入:将受害者移到新鲜空气处,若停止呼吸需进行人工呼吸,立即求医。
- 皮肤接触:用大量肥皂和水轻轻洗,若皮肤刺激则求医。
- 眼睛接触:用水小心清洗几分钟,如方便摘除隐形眼镜,继续冲洗,立即求医。
5. 消防措施:
- 灭火介质:使用适合周围火源的灭火介质。
6. 泄漏应急处理:
- 个人防护: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确保充分通风。
- 环境保护措施:避免化学品进入地表水或地下水。
- 清理方法:用惰性吸附材料吸收,然后放入适当的处理系统。
7. 操作处置与储存:
- 操作注意事项:避免吸入粉尘、蒸气、烟雾,使用防爆设备和通风。
- 储存条件:存放在干燥、阴凉、通风良好的地方,远离不相容物质。
8. 废弃处置:
- 废弃物性质:化学废物。
- 废弃处置方法:按照当地法规处理。
9. 安全数据表(SDS):
- 提供详细的化学品信息、危害概述、急救措施等,是了解化学品安全信息的重要文件。
1. 密度:
- 该物质的密度为1.161g/cm³,这表明它比水稍微轻一些,因此在特定条件下可能会漂浮在水面上。
2. 熔点与沸点:
- N-(2-氨乙基)甘氨酸的熔点范围为159-161℃。这意味着它在加热到这个温度范围时会从固态转变为液态。
- 其沸点为290℃,表明它在较高的温度下才会沸腾。
3. 溶解性:
- 在水中,N-(2-氨乙基)甘氨酸具有非常轻微的浑浊度。这意味着它在水中的溶解性有限,但并非完全不溶。
4. 分子结构与极性:
- 从分子结构来看,N-(2-氨乙基)甘氨酸包含两个氨基(-NH2)和一个羧基(-COOH),这些官能团使得它具有极性和反应活性。
- 由于分子中含有多个氢键供体和受体,因此它可能参与多种氢键相互作用,这影响了它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5. 稳定性:
- N-(2-氨乙基)甘氨酸在常温下相对稳定,但应避免与强氧化剂接触,以防止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
此外,N-(2-氨乙基)甘氨酸还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氨基酸和氨基酸衍生物已被商业化用作能量补充剂,它们影响合成代谢激素的分泌、运动期间的燃料供应、压力相关任务期间的精神表现,并防止运动引起的肌肉损伤。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生物活性主要是基于氨基酸和氨基酸衍生物的一般性质,并不特指N-(2-氨乙基)甘氨酸本身。
1. 物理化学性质
- 密度:1.161 g/mL(或g/cm³)。
- 沸点:290°C。
- 熔点:159-161°C(也有资料提及为140-143°C)。
- 分子式:C4H10N2O2。
- 分子量:118.134。
- 闪点:129°C。
- 精确质量:118.074226。
- PSA(极性表面积):75.35000。
- LogP(辛醇/水分配系数):-1.21。
- 外观性状:白色固体。
- 蒸汽压:0.0±1.3 mmHg at 25°C。
- 折射率:1.488。
- 储存条件:-15℃。
- 稳定性:与强氧化剂不相容。
- 水溶解性:微浊。
2. 纯度
- 常见的纯度标准包括97.0%和98%。高纯度的产品对于科研和工业应用至关重要,因为它们可以减少杂质对实验结果或生产过程的影响。
3. 安全性
- N-(2-氨乙基)甘氨酸具有一定的刺激性和腐蚀性。它可能引起皮肤刺激和严重眼刺激。因此,在处理该化学品时,需要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如穿戴防护手套、护目镜和防护面具。
上一篇:异硫氰酸烯丙酯下一篇:耐酸性染色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