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巯基-1-丙醇
发布时间:2025-09-30

1. 基本性质:
- 外观与颜色:通常为无色至微黄色的液体。
- 气味:具有刺激性气味。
- 密度:1.067 g/mL(在20℃时)。
- 沸点:81 - 82℃(在10 mmHg下)。
- 闪点:185°F。
- 蒸汽压:0.188mmHg(在25℃时)。
- 折射率:n20/D 1.495。
- 酸度系数:10.05±0.10(预测值)。
- 溶解性:易溶于水、醇类、醚类和其他有机溶剂。
2. 结构特点:
- 分子式为C3H8OS,分子量为92.16。其结构中含有一个巯基(-SH)和一个羟基(-OH),这两个官能团使得该化合物具有一定的反应活性。
3. 稳定性与反应性:
- 还原性:巯基具有一定的还原性,可以参与一些氧化还原反应。
- 亲核性:巯基中的硫原子具有较强的亲核性,容易与其他亲电试剂发生反应。
- 酸性:由于巯基和羟基的存在,3-巯基-1-丙醇具有一定的酸性,能够与碱发生中和反应。
4. 危险性:
- 该化合物被归类为有毒物品,对皮肤、眼睛和呼吸道有刺激性。长期或反复接触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 吸入蒸气或雾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摄入后可能导致中毒。因此,在使用时应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如佩戴手套、护目镜和防护服等。
5. 用途:
- 主要用于有机合成,作为还原剂和反应中间体。
- 也可用作金属腐蚀抑制剂、氧化剂和防锈剂的成分。
6. 制法:
- 可以通过巯基醇的还原反应制备而成。一种常用的方法是通过巯基醇和亚硫酸钠的反应得到巯丙醇。
1. GHS分类
- 物理性危害:易燃液体 第4级
- 健康危害:急性毒性(经口) 第3级;急性毒性(经皮) 第3级;皮肤腐蚀/刺激 第2级;严重损伤/刺激眼睛 2A类
- 环境危害:未分类
2. 安全术语
- S28:不慎与皮肤接触后,立即用大量肥皂水冲洗。
- S36/37:穿戴适当的防护服和手套。
- S45:若发生事故或感不适,立即就医(可能的话,出示其标签)。
3. 风险术语
- R10:易燃。
- R20/22:吸入及吞食有害。
- R36/37/38:对眼睛、呼吸道和皮肤有刺激作用。
- R43:与皮肤接触可能致敏。
4. 急救措施
- 吸入:将受害者移到新鲜空气处,保持呼吸通畅,休息。若感不适立即呼叫解毒中心/医生。
- 皮肤接触:立即去除/脱掉所有被污染的衣物。用大量肥皂和水轻轻洗。呼叫解毒中心/医生。
- 眼睛接触:用水小心清洗几分钟。如果方便,易操作,摘除隐形眼镜。继续冲洗。如果眼睛刺激:求医/就诊。
- 食入:立即呼叫解毒中心/医生。漱口。
5. 消防措施
- 合适的灭火剂:干粉,泡沫,雾状水,二氧化碳。
- 不适用的灭火剂:棒状水。
- 特殊危险性:小心,燃烧或高温下可能分解产生毒烟。
- 特定方法:从上风处灭火,根据周围环境选择合适的灭火方法。非相关人员应该撤离至安全地方。周围一旦着火:如果安全,移去可移动容器。消防员的特殊防护用具:灭火时,一定要穿戴个人防护用品。
6. 泄漏应急处理
- 个人防护措施:使用特殊的个人防护用品(自携式呼吸器)。远离溢出物/泄露处并处在上风处。确保足够通风。
- 紧急措施:泄露区应该用安全带等圈起来,控制非相关人员进入。环保措施:防止进入下水道。
- 控制和清洗的方法和材料:用合适的吸收剂(如:旧布,干砂,土,锯屑)吸收泄漏物。一旦大量泄漏,筑堤控制。附着物或收集物应该立即根据合适的法律法规废弃处置。
7. 废弃处置
- 如果可能,回收处理。请咨询当地管理部门。建议在装有后燃和洗涤装置的化学焚烧炉中焚烧。废弃处置时请遵守国家、地区和当地的所有法规。
8. 安全数据表(SDS)
- 化学品名称:3-巯基-1-丙醇
- CAS号:19721-22-3
- 分子量:92.16
- 密度:1.028g/cm³
- 蒸气压:0.188mmHg at 25°C
- 熔点:无资料
- 沸点:81-82 °C (10 mmHg)
- 闪点:66.4ºC
- 折射率:n20/D 1.495 (lit.)
- 外观与性状:透明无色液体
- 稳定性:一般情况下稳定
- 危险反应的可能性:未报道特殊反应性
- 避免接触的条件:明火
- 须避免接触的物质:氧化剂。
外观:3-巯基-1-丙醇为无色至微黄色液体,具有特殊的气味。
溶解性:易溶于水、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不溶于苯、石油醚等非极性溶剂。
沸点:约85°C(266.7kPa)
密度:相对密度约为0.964 g/mL(20°C)
折射率:n20D 1.495(20°C)
酸度系数(pKa):约10.8(25°C)
稳定性:3-巯基-1-丙醇在酸性条件下稳定,但在碱性条件下容易分解。
纯度:通常要求纯度达到99%以上。
杂质含量:应符合相关标准规定,如美国药典USP32-NF31、欧洲药典EP8.0等。常见的杂质包括二硫代物、异构体、水分、残留溶剂等。
重金属含量:应符合相关标准规定,如美国药典USP32-NF31、欧洲药典EP8.0等。常见的重金属包括铅、汞、砷、镉等。
微生物限度:应符合相关标准规定,如中国药典2020年版四部通则9001药品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等。常见的微生物包括细菌、霉菌、酵母菌等。
上一篇:2-苯基噻唑下一篇:乙基3-氨吡啶-4-羧酸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