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氰苄基溴化锌溶液
发布时间:2025-09-30

1. 颜色:该溶液呈无色或淡黄色。
2. pH值:在酸性条件下,该溶液呈酸性;在碱性条件下,则呈碱性。
3. 溶解性:该溶液易溶于水、乙醇和乙醚等有机溶剂中。
4. 反应性:该溶液具有还原性和氧化性,可以与许多化合物发生反应。例如,它可以与醛类、酮类、羧酸等化合物发生加成反应,也可以与过氧化氢、高锰酸钾等氧化剂发生氧化反应。此外,它还可以与某些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
5. 毒性:该溶液具有一定的毒性,对人体有一定的危害性。因此,在使用时需要注意安全防护措施。
1. GHS分类:易燃液体类别 2,急性经口毒性(类别5),皮肤刺激(类别3),眼睛刺激(类别2A),致癌性(类别2),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呼吸系统),一次接触(类别3)。
2. 安全术语:S16 - 远离火源。S20 - 在读懂所有安全防范措施之前切勿操作。S21 - 在操作前获取特别指示。S22 - 避免吸入粉尘。S24/25 - 采取防止静电放电的措施。S26 - 不慎与眼睛接触后,请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并征求医生意见。S33 - 采取措施,预防静电发生。S36/37 - 穿戴适当的防护服和手套。S45 - 出现意外或者感到不适时,立刻就医或寻求医疗帮助。S61 - 避免排放到环境中。参考专门的说明 / 安全数据表。S62 - 如果不慎吞咽,不要催吐;要保持身体直立,然后寻求医疗建议或接受治疗。
3. 风险术语:R11 - 高度易燃。R19 - 可能生成爆炸性过氧化物。R22 - 吞食有害。R36/38 - 刺激眼睛和皮肤。R40 - 少数报道有致癌后果。R43 - 与皮肤长期接触可能有害。R45 - 可能致癌。R48/23 - 对水生环境有危害。
4. 急救措施:如果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如呼吸停止,进行人工呼吸,请教医生。如果皮肤接触,用肥皂和大量的水冲洗。如果眼睛接触,用水缓慢温和地冲洗几分钟。如戴隐形眼镜并可方便地取出,取出隐形眼镜。继续冲洗。如感觉不适,呼叫中毒控制中心或就医。
5. 消防措施:在着火时,使用干砂、干粉、抗溶性泡沫灭火。
6. 泄漏应急处理:将内容物/容器处理到得到批准的废物处理厂。
7. 废弃处置:P301 + P310 + P311 - 未使用过的物品/容器应联系专门公司处理。
8. 储存条件:存放在通风良的地方,保持容器密闭,避免与强氧化剂接触。
9. 安全数据表:产品名2-氰苄基溴化锌溶液,CAS号131379-17-4,分子式C9H8BrNZn,分子量264.47,密度1.095g/mLat 25°C,闪点1°F,PSA49.23000°C。
1. 外观:无色或淡黄色透明液体。
2. pH值:在室温下,pH值应为3.5-4.5之间。
3. 含量:以ZnBr2·2HCl的形式表示,其含量应在98%以上。
4. 纯度:以ZnBr2·2HCl的形式表示,其纯度应在99%以上。
5. 溶解度:在水中的溶解度应大于等于10%。
6. 稳定性:在常温下储存时,应保持稳定,不得出现分层、沉淀等现象。
上一篇:乙二胺四乙酸(EDTA)下一篇:N,N-二乙基烯丙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