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天门冬氨酸甲酯
发布时间:2025-09-30

1. 物理性质
- 外观: 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无味。
- 溶解性: 易溶于甲醇、乙醇、水,难溶于乙醚、氯仿。
2. 化学性质
- 分子式: C$_5$H$_9$NO$_4$
- 分子量: 159.16 g/mol
- 熔点: 130-132℃
- 比旋光度: +24°~+26° (c=2, in water)
3. 鉴别试验
- 红外吸收光谱: 应符合标准图谱。
- 比旋光度测定: 按干燥品计算,应在+24°~+26°范围内。
4. 纯度测试
-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使用C18柱,流动相为0.1%磷酸二氢钾溶液(pH 2.5):甲醇 = 95:5,检测波长210 nm,按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含量≥98.5%。
5. 杂质测试
- 重金属: ≤10 ppm
- 砷盐: ≤1 ppm
- 其他氨基酸: ≤0.5%
- 氯化物: ≤0.025%
- 硫酸盐: ≤0.025%
6. 微生物限度
- 细菌总数: ≤1000 CFU/g
- 霉菌和酵母菌总数: ≤100 CFU/g
- 大肠杆菌: 不得检出
- 沙门氏菌: 不得检出
- 葡萄球菌: 不得检出
7. 干燥失重
- 干燥失重: ≤0.5%
8. 灼烧残渣
- 灼烧残渣: ≤0.1%
9. 溶剂残留
- 甲醇: ≤500 mg/kg
- 乙醇: ≤500 mg/kg
10. 包装与储存
- 包装材料: 应符合国家药品包装材料标准。
- 储存条件: 密闭保存,防潮防晒,存放于阴凉干燥处。
一、基本结构与性质
1. 分子式: C₅H₉NO₄
2. 分子量: 147.13 g/mol
3. IUPAC名称: D-Aspartic acid methyl ester
4. CAS号: 通常用于识别化学物质的唯一编号。
二、物理性质
1. 外观: 无色至淡黄色液体或固体,具体形态取决于纯度和环境条件。
2. 熔点: 约80-90°C(取决于具体实验条件)。
3. 沸点: 较高,一般在分解前会蒸发,具体数值需要通过实验确定。
4. 密度: 约1.25 g/cm³(在20°C时)。
5. 溶解性: 易溶于水、甲醇、乙醇等极性溶剂,难溶于非极性溶剂如己烷、苯等。
三、化学性质
1. 水解反应: 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D-天门冬氨酸甲酯容易发生水解反应,生成D-天门冬氨酸和甲醇。
\[ \text{D-Aspartic acid methyl ester} + H_2O \rightarrow \text{D-Aspartic acid} + CH_3OH \]
2. 酯交换反应: 可以与其他醇类发生酯交换反应,生成新的酯和甲醇。
\[ \text{D-Aspartic acid methyl ester} + ROH \rightarrow \text{D-Aspartic acid ethyl ester} + CH_3OH \]
3. 氨解反应: 与氨或胺类化合物反应,生成相应的酰胺和甲醇。
\[ \text{D-Aspartic acid methyl ester} + NH_3 \rightarrow \text{D-Aspartic acid amide} + CH_3OH \]
4. 与酸酐反应: 可与酸酐类化合物反应,生成相应的酸或混合酸酐。
5. 还原反应: 在催化加氢条件下,可被还原为D-天门冬氨酸。
\[ \text{D-Aspartic acid methyl ester} + H_2 \xrightarrow{\text{catalyst}} \text{D-Aspartic acid} + CH_3OH \]
6. 氧化反应: 在某些强氧化剂存在下,可能发生氧化反应,生成相应的羧酸或酮。
四、光谱性质
1. 核磁共振(NMR): 显示特定的化学位移和裂分模式,用于结构确认。
- ¹H NMR: 显示甲基酯基团和亚甲基质子的特征峰。
- ¹³C NMR: 显示羰基碳、甲基酯碳和其他碳原子的特征峰。
2. 红外光谱(IR): 显示特征吸收峰,包括羰基(C=O)、酯基(C-O-C)和氨基(N-H)的伸缩振动。
3. 质谱(MS): 显示分子离子峰和碎片离子峰,用于分子量的确定和结构分析。
五、稳定性
1. 热稳定性: 在高温下可能分解,产生甲醇和D-天门冬氨酸。
2. 光稳定性: 对光敏感,长时间暴露在强光下可能会分解。
3. pH稳定性: 在中性条件下相对稳定,但在强酸或强碱条件下会发生水解。
六、生物化学性质
1. 代谢途径: 在生物体内,D-天门冬氨酸甲酯可以被相应的酶催化水解成D-天门冬氨酸和甲醇。
2. 生物活性: 某些研究表明,D-天门冬氨酸及其衍生物在生物体内具有特定的生理作用,但具体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
七、安全与储存
1. 毒性: 低毒,但应避免直接接触皮肤和眼睛,使用时建议佩戴适当的防护装备。
2. 储存条件: 建议在干燥、避光、阴凉的条件下储存,避免与强酸、强碱和氧化剂共存。
1. GHS分类
- 物理性危害未分类:D-天门冬氨酸甲酯不属于易燃、易爆或高危险性的化学品。
- 健康危害未分类:该物质对眼睛、皮肤和呼吸道有一定的刺激性,但不属于严重危害类别。
- 环境危害未分类:目前没有证据表明D-天门冬氨酸甲酯对环境有显著的危害。
2. 安全术语
- S26:不慎与眼睛接触后,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
- S36/37:穿戴适当的防护服和手套。
- S39:避免释放到环境中,尤其是水体。
3. 风险术语
- R36:刺激眼睛。
- R37:刺激呼吸系统。
- R38:长期接触可能对皮肤造成伤害。
- R50/53:对水生生物有害,并可能对水生环境造成长期不利影响。
4. 急救措施
- 吸入:将受害者迅速转移到新鲜空气处,保持呼吸通畅。如有必要,就医治疗。
- 皮肤接触:立即脱掉被污染的衣物,用大量清水彻底清洗受污染的皮肤。如果皮肤刺激持续或加重,请立即就医。
- 眼睛接触: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眼睛至少15分钟。若佩戴隐形眼镜,应尽快取出。如症状持续,立即就医。
- 食入:误食后不要催吐,立即就医并告知医生所食物质。
5. 消防措施
- 灭火方法:使用适合周围火灾环境的灭火剂,如干粉、泡沫或二氧化碳灭火器。注意不要用水直接扑灭电器火灾。
- 特殊风险:在高温下分解会释放出有毒烟雾,需注意防护。
6. 泄漏应急处理
- 个人防护:清理人员需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自给式呼吸器、化学防护服、护目镜和防化学品手套。
- 环境保护措施:避免泄漏物进入水体或下水道,防止环境污染。
- 清理方法: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并用适当的吸附剂吸附泄漏物。将污染地面清洗干净,并确保通风良好。
7. 废弃处置
- 处置方法:根据当地法规,通过合适的废物处理设施进行处理。确保废物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 注意事项:避免未经处理的废物直接排放到环境中,尤其是水体和土壤。
8. 安全数据表(SDS)
- 内容:安全数据表提供了详细的化学品信息,包括成分、性质、危险性、急救措施、消防措施、泄漏处理方法、储存和运输要求以及防护措施等。
- 获取途径:通常由供应商提供,或从相关数据库中查询。
上一篇:西黄蓍胶下一篇:3-(三氟甲氧基)苯甲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