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西亚试剂!
西亚试剂banner
西亚试剂banner
西亚试剂banner

当前位置:首页 > 产品中心

2,6-二甲基-1-庚烯

发布时间:2025-10-01

2,6-二甲基-1-庚烯-西亚试剂有售,2,6-二甲基-1-庚烯分子式,2,6-二甲基-1-庚烯价格,西亚试剂有各种化学试剂,生物试剂,分析试剂,材料试剂,高端化学,耗材,实验室试剂,科研试剂,色谱耗材www.xiyashiji.cn

去购买

1. 物理化学性质

- 密度:0.732 g/cm³。

- 沸点:142°C。

- 闪点:30°C。

- 折射率:1.416。

- 外观性状:无色至淡黄色液体。

- 溶解性:不溶于水,稍溶于丙二醇,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

2. 分子结构

- 摩尔折射率:43.27。

- 摩尔体积(m³/mol):172.3。

- 等张比容(90.2K):372.7。

- 表面张力(dyne/cm):21.8。

- 极化率(10⁻²⁴cm³):17.15。

3. 稳定性

- 遵照规定使用和储存则不会分解。

4. 毒性和生态

- GHS分类:易燃液体类别3,吸入性危害类别1。

- 健康危害:吞咽并进入呼吸道可能致命。

- 环境危害:未分类。

5. 急救措施

- 吸入:将受害者移到新鲜空气处,保持呼吸通畅。

- 皮肤接触:立即去除所有被污染的衣物,用水清洗皮肤或淋浴。

- 眼睛接触:用水小心清洗几分钟,如戴隐形眼镜需摘除并继续清洗。

- 食入:漱口,切勿催吐,立即就医。

6. 消防措施

- 灭火剂:干粉、泡沫、二氧化碳。

- 特殊危险性:避免使用直流水灭火,防止可燃性液体飞溅。

7. 泄漏应急处理

- 个人防护:使用自携式呼吸器,穿防静电服,戴橡胶耐油手套。

- 环境保护措施:防止泄漏物进入下水道,用沙土或惰性吸收材料吸收后转移至安全场所。

8. 操作处置与储存

- 操作注意事项: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通风系统和设备。

- 储存条件: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库温不超过37°C,远离火种、热源。

1. GHS分类

- 易燃液体,类别3。

- 吸入性危害物质,类别1。

2. 安全术语

- S16:远离火源。

- S23:不要吸入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 S24/25:避免与皮肤和眼睛接触。

- S26:万一接触眼睛,立即使用大量清水冲洗并送医诊治。

- S36/37/39:穿戴适当的防护服、手套和眼睛/面部保护。

- S45:出现意外或者感到不适,立刻寻求医疗帮助(可能的话,出示其标签)。

3. 风险术语

- R11:高度易燃。

- R36/37/38:刺激眼睛、呼吸系统和皮肤。

- R65:若吞咽可能有害。

4. 急救措施

- 吸入:将受害者移到新鲜空气处,保持呼吸通畅,休息。若感不适请求医/就诊。

- 皮肤接触:立即去除/脱掉所有被污染的衣物。用水清洗皮肤/淋浴。

- 眼睛接触:用水小心清洗几分钟。如果方便,易操作,摘除隐形眼镜。继续清洗。

- 食入:漱口,禁止催吐。立即就医。

5. 消防措施

- 合适的灭火剂:干粉,泡沫,二氧化碳。

- 不适用的灭火剂:水(有可能扩大灾情)。

- 特定方法:从上风处灭火,根据周围环境选择合适的灭火方法。非相关人员应该撤离至安全地方。周围一旦着火,喷水保持容器冷却。如果安全,消除一切火源。

6. 泄漏应急处理

- 个人防护措施,防护用具,使用特殊的个人防护用品(自携式呼吸器)。远离溢出物/泄露处并处在上风处。确保足够通风。

- 环保措施:防止进入下水道。控制和清洗的方法和材料:回收到密闭容器前用干砂或惰性吸收剂吸收泄漏物。一旦大量泄漏,筑堤控制。附着物或收集物应该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废弃处置。

7. 废弃处置:按照地方/区域/国家/国际规章处置内装物/容器。

8. 安全数据表(SDS)

- 化学品中文名:2,6-二甲基-1-庚烯。

- 英文名:2,6-dimethylhept-1-ene。

- 分子式:C9H18。

- 分子量:126.23900。

- 密度:0.73g/cm³。

- 沸点:137.3°C at 760mmHg。

- 闪点:22.7°C。

- 储存条件:密闭于阴凉干燥环境中。

1. 物理性质

- 密度:0.732g/cm³。

- 沸点:137.3ºC at 760mmHg。

- 分子式:C9H18。

- 分子量:126.23900。

- 闪点:22.7ºC。

- 折射率:1.416。

- 外观性状:液体,无色至几乎无色的透明液体。

2. 化学性质

- 稳定性:遵照规定使用和储存则不会分解。

- 储存条件:密闭于阴凉干燥环境中保存。

3. 安全信息

- GHS危险性类别:易燃液体 类别 3、吸入危害 类别 1。

- 预防措施:远离热源/火花/明火/热表面,禁止吸烟,保持容器密闭,使用防爆的电气/通风/照明设备等。

- 急救措施:如皮肤(或头发)沾染,立即脱掉所有沾染的衣服,用水清洗皮肤/淋浴;如误吞咽,立即呼叫解毒中心/医生,切勿催吐。

上一篇:三[2-(二甲氨基)乙基]胺
下一篇:巯基九甘醇单甲醚
版权所有:山东西亚化学有限公司

鲁ICP备2001591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