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甲基-4-氨基-1H-吲唑
发布时间:2025-10-02

=O)c(=N1)ccc2Cl/iG0OzYh000Zz000)
该化合物具有以下几个化学性质:
1. 碱性
由于分子中的氨基(-NH2)基团,它具有一定的碱性。氨基能够接受质子(H+),从而形成铵离子(-NH3+)。因此,该化合物可以与酸反应生成相应的盐。
\[ \text{R-NH}_2 + \text{HCl} \rightarrow \text{R-NH}_3^+ \text{Cl}^- \]
2. 亲核性
氨基是一个良好的亲核试剂,可以参与多种亲核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例如,它可以与酰卤、酸酐等反应生成酰胺。
\[ \text{R-NH}_2 + \text{R'COCl} \rightarrow \text{R-NH-CO-R'} + \text{HCl} \]
3. 芳香性
吲唑环是芳香性的,这使得其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吲唑环上的氢原子较难发生电离或取代反应,但在特定条件下仍可以进行芳香取代反应(如硝化、卤代等)。
4. 互变异构现象
吲唑环上存在NH基团,可能会发生互变异构现象(tautomerism)。这种互变异构可以在不同条件下影响化合物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5. 溶解性
由于氨基的存在,该化合物在水中可能具有一定的溶解度,特别是在酸性条件下,因为其共轭酸形式(-NH3+)更容易溶于水。此外,它在有机溶剂(如乙醇、二甲基亚砜等)中也有一定的溶解性。
6. 稳定性
吲唑环的结构使得该化合物在常温下相对稳定,不容易分解。然而,在高温或强氧化剂存在下,可能发生分解或其他化学反应。
7. 光谱特性
-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 由于芳香环的存在,该化合物可能在紫外区有特征吸收峰。
- 红外光谱(IR): 氨基的特征吸收峰通常出现在3300-3400 cm⁻¹和1640 cm⁻¹附近。
- 核磁共振(NMR): 在¹H NMR谱中,氨基氢(-NH2)通常表现为宽峰,而吲唑环上的氢则根据其化学环境显示为多重峰。在¹³C NMR谱中,各个碳原子的化学位移也会因氨基和甲基的电子效应而有所不同。
- 质谱(MS): 质谱中可能出现分子离子峰以及由于氨基和吲唑环重排和裂解产生的碎片峰。
8. 反应性
- 氧化反应: 在某些氧化剂作用下,氨基可以被氧化成硝基(-NO2)。
\[ \text{R-NH}_2 \xrightarrow{\text{[O]}} \text{R-NO}_2 \]
- 还原反应: 硝基可以被还原回氨基。
\[ \text{R-NO}_2 \xrightarrow{\text{[H]}} \text{R-NH}_2 \]
GHS分类
* 急性毒性,经口 (类别 4)
* 皮肤腐蚀/刺激,类别 2A
* 严重眼损伤/眼刺激,类别 2A
* 特异性靶器官毒性,一次接触,类别3类(呼吸道刺激)
* 对水生环境有危害
急救措施
1. 必要的急救措施描述:
- 一般的建议:请教医生。 向到现场的医生出示此安全技术说明书。
- 如果吸入:如果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如呼吸停止,进行人工呼吸。请教医生。
- 如果皮肤接触:用肥皂和大量的水冲洗。请教医生。
- 如果眼睛接触:谨慎起见用水冲洗眼睛。
- 如果食入:切勿给失去知觉者喂食任何东西。用水漱口。请教医生。
消防措施
* 灭火介质:用水雾、干粉、泡沫或二氧化碳灭火。
* 源于此物质或混合物的特别的危害:碳氧化物,氮氧化物,溴化氢气。
* 给消防员的建议:如有必要,佩戴自给式呼吸器进行消防作业。
泄漏应急处理
1. 作业人员防护措施:使用个人防护装备。避免粉尘生成。避免吸入蒸气、气雾或气体。保证充分的通风。避免吸入粉尘。
2. 环境保护措施:不要让产品进入下水道。
3. 泄漏化学品的收容、清除方法及所使用的处置材料:收集和处置时不要产生粉尘。扫掉和铲掉。放入合适的封闭的容器中待处理。
操作处置与储存
1. 安全操作的注意事项: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避免形成粉尘和气溶胶。在有粉尘生成的地方提供合适的排风设备。
2. 安全储存的条件:贮存在阴凉处。使容器保持密闭,储存在干燥通风处。
个体防护
1. 控制参数:职业接触限值未制定标准。最高容许浓度为未制定标准。
2. 暴露控制:适当的技术控制,按照良好的工业卫生和安全规范进行操作。休息前及工作结束时洗手。
3. 个体防护装备:
- 眼面防护:带有防护边罩的安全眼镜符合 EN166要求,请使用经官方标准如NIOSH (美国) 或 EN 166(欧盟)检测与批准的设备防护眼部。
- 皮肤保护:戴手套取 手套在使用前必须受检查。请使用合适的方法脱除手套(不要接触手套外部表面),避免任何皮肤部位接触此产品.使用后请将被污染过的手套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有效的实验室规章程序谨慎处理.请清洗并吹干双手。
- 身体保护:全套防化学试剂工作服, 防护设备的类型必须根据特定工作场所中的危险物的浓度和数量来选择。
- 呼吸系统防护:如须暴露于有害环境中,请使用P95型(美国)或P1型(欧盟 英国143)防微粒呼吸器。如需更高级别防护,请使用OV/AG/P99型(美国)或ABEK-P2型 (欧盟 英国 143)防毒罐。
理化特性
* 密度:1.2 ~ 1.4 g/cm³
* 沸点:285.1°C ~ 306.6°C
* 熔点:142.0°C ~ 144.0°C
* 闪点:133.3°C
* 折射率:1.666
* 蒸汽压:0.00491mmHg at 25°C
* 存储条件:Room Temperature
* 酸度系数(pKa):14.47±0.40(预计值)
* 碱度系数(pKb):未确定
* 颜色:White crystalline solid。
一、化学指标
# 1. 纯度
- 定义:化合物的纯度是指主要成分在样品中所占的比例。
- 检测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质谱法等。
- 要求:纯度通常应达到98%以上,具体数值根据用途和行业标准而定。
# 2. 杂质含量
- 定义:样品中除主要成分外的其他化合物的含量。
- 常见杂质:起始原料、中间体、副产物、溶剂残留等。
- 检测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质谱法等。
- 控制标准:单个杂质通常控制在0.1%以下,总杂质控制在0.5%以下,但具体数值需参考药典或行业标准。
# 3. 水分
- 定义:样品中水的含量。
- 检测方法:卡尔费休滴定法、热重分析法等。
- 要求:一般要求水分含量不超过0.5%。
# 4. 灰分
- 定义:样品经高温灼烧后残留的无机物含量。
- 检测方法:重量法。
- 要求:灰分含量一般控制在0.1%以下。
# 5. 重金属
- 定义:样品中铅、汞、镉、砷等有毒金属元素的含量。
- 检测方法:原子吸收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等。
- 要求:重金属总量通常控制在20 ppm以下。
二、物理指标
# 1. 熔点
- 定义:固体样品从固态转变为液态的温度。
- 检测方法:差示扫描量热法、毛细管法等。
- 要求:熔点范围一般在±2°C以内。
# 2. 外观
- 定义:样品的颜色、晶型、流动性等物理特性。
- 检测方法:目视检查、显微镜检查等。
- 要求:一般为白色至类白色结晶性粉末,无明显机械杂质。
# 3. 比旋光度
- 定义:样品溶液的旋光能力,通常用于手性分子的鉴定。
- 检测方法:旋光仪测定。
- 要求:比旋光度应在规定范围内,具体数值依据产品规格确定。
三、微生物指标
# 细菌内毒素
- 定义:由革兰氏阴性菌产生的毒性物质。
- 检测方法:凝胶法、光度法等。
- 要求:细菌内毒素一般控制在5 EU/mg以下。
四、其他特殊指标
# 1. 立体异构体
- 定义:对于手性化合物,不同空间构型的异构体。
- 检测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特别是手性柱)、气相色谱法等。
- 要求:对映体过量值(ee值)通常大于98%。
# 2. 粒径分布
- 定义:固体颗粒的大小分布情况。
- 检测方法:激光粒度分析、电子显微镜等。
- 要求:根据用途不同,粒径分布的要求也不同,例如药物制剂中可能需要特定的粒径范围以保证溶解速率和生物利用度。
上一篇:3-羟基-4-甲氧基苯甲醛下一篇:大豆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