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氯-2-氟-3-甲基苯乙酸
发布时间:2025-08-05

1. 分子结构:该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9H8ClFO2,分子量为202.61。其结构中含有一个苯环,苯环上连接有氯原子、氟原子和甲基,同时苯环侧链上还连接有一个乙酸基团。
2. 物理性质:
- 熔点:178-180℃。
- 沸点:345.9±45.0 °C(也有资料提及为345°C,但未给出误差范围)。
- 密度:1.39 g/cm³(也有资料提及为1.41 g/cm³,但未明确是哪种条件下的密度)。
- 闪点:191.5±25.5 °C。
- 折射率:1.571(也有资料提及为1.569,但未明确是哪种条件下的折射率)。
- 储存条件:室温下干燥保存。
- 外观:白色或类白色粉末。
3. 化学稳定性:在常温常压下稳定,但在高温、明火或与强氧化剂接触时可能具有危险性。
4. 溶解性:可溶于乙醇和二甲基亚砜等有机溶剂。
5. 酸碱性:作为一种羧酸衍生物,它具有一定的酸性,能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
6. 反应活性:由于其分子结构中含有多个活性官能团(如氯原子、氟原子、甲基和乙酸基团),因此它可以参与多种化学反应,如取代反应、加成反应、酯化反应等。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具体的化学反应条件和产物,需要根据实验设计和反应条件来确定。此外,由于化学物质的性质可能因纯度、杂质等因素而有所不同,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应参考相关的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以获取更准确的信息。
1. GHS分类:
- 危害码(欧洲):Xi: Irritant; Xn: Harmful(刺激性物品;有害物品)。
- 风险术语:R36/37/38 - 刺激眼睛、呼吸系统和皮肤;R22 - 吞食有害。
- 安全术语:S26 - 不慎与眼睛接触后,请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并征求医生意见;S36 - 穿戴适当的防护服。
2. 急救措施:
- 吸入:如果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如呼吸停止,进行人工呼吸,用活瓣气囊面罩通气或有效的袖珍面具可能效果更佳,立即呼叫中毒控制中心或就医。
- 皮肤接触:立即脱掉所有被污染的衣服,用水冲洗皮肤,然后用肥皂彻底清洗皮肤,如有不适感,呼叫中毒控制中心或就医。
- 眼睛接触:分开眼睑,用水小心冲洗几分钟,如有戴隐形眼镜且方便取出,则取出隐形眼镜,继续冲洗,立即呼叫中毒控制中心或就医。
- 食入:禁止催吐,切勿给失去知觉者从嘴里喂食任何东西,用水漱口,呼叫中毒控制中心或就医。
3. 消防措施:
- 灭火介质:使用干粉、泡沫或二氧化碳灭火剂灭火。
- 特殊危险性:火场热分解可能会产生有毒的气体,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氟化氢等。
4. 泄漏应急处理:
- 人员防护:建议应急处理人员佩戴防毒面具和适当的防护服。确保充分的通风,清除所有点火源,防止蒸气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 环境保护措施:避免化学品进入地表水和地下水。
- 清理方法:用惰性吸附材料(如沙土、吸收纸巾、蛭石、硅藻土)吸收溢出的液体,然后放入适当的处理桶中进行处理。重复使用吸附材料是安全的,但需要根据当地法规进行处理。
5. 废弃处置:
- 产品和容器应按照当地法规进行废弃处置,确保不污染环境。
6. 安全数据表(MSDS):
- 提供详细的化学品及企业标识、成分/组成信息、危险性概述、急救措施、消防措施、泄漏应急处理、操作处置与储存、接触控制/个体防护、理化特性、稳定性和反应活性、毒理学信息、生态学信息、废弃处置、运输信息、法规信息等信息,以确保安全使用和处理该化学品。
1. 物理性质
- 密度:6-氯-2-氟-3-甲基苯乙酸的密度为1.356g/cm³。
- 熔点:虽然具体熔点未明确给出,但通常这类化合物的熔点会较高。
- 沸点:在760mmHg压力下,沸点为302°C。
- 闪点:该化合物的闪点为136.5°C(美版)。
- 折射率:折射率为1.543。
- 蒸汽压:在25°C时,蒸汽压为0.000449mmHg。
- 溶解性:该物质在室温下干燥储存。
2. 化学性质
- 分子式:分子式为C₉H₈ClFO₂。
- 分子量:分子量为202.61。
- 纯度:市场上常见的纯度有97.0%和98.0%两种规格。
- PSA:PSA值为37.30000。
- LogP:LogP值为2.41460。
- 安全信息:危害代码为Xi,表示刺激性物质。
3. 质量标准
- 产品名称:常见英文名称为6-Chloro-2-fluoro-3-methylphenylacetic acid。
- CAS号:CAS号为261762-93-0。
- 海关编码:海关编码为2916399090。
- 储存条件:建议在室温、干燥条件下储存。
- 安全信息:需注意其可能的刺激性。
上一篇:2-甲基吡啶-4-硼酸频哪酯下一篇:L-酪氨醇盐酸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