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正丁基-3-甲基咪唑硫酸甲酯
发布时间:2025-08-05

1. 基本性质:
- 分子式:C9H18N2O4S。
- 分子量:250.3152。
- CAS号:401788-98-5。
2. 物理性质:
- 外观:通常为无色或淡黄色的固体或液体,具体状态可能因纯度和温度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 密度:其密度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例如,在20°C时,密度为1.17g/cm³;在30°C时,密度为1.15g/cm³;在40°C时,密度为1.13g/cm³;在50°C时,密度为1.11g/cm³。
- 声速:在不同温度下也有一定的变化范围,例如在20°C时,声速约为1426m/s;在30°C时,声速约为1422m/s等。
- 折射率:同样受温度影响,比如在20°C时,nD=1.4413;在30°C时,nD=1.4407等。
- 动态粘度:该物质的动态粘度较低,这也是它在萃取过程中可用作共沸混合物分离溶剂的一个原因。其动态粘度也会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如在20°C时,η=47.6mpa·s;在30°C时,η=37.6mpa·s等。
- 表面张力:表面张力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变化不大,例如在20°C时,σ=48.9mN/m;在30°C时,σ=48.6mN/m等。
3. 化学性质:
- 稳定性: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
- 酸性:是一种强酸性盐,具有显著的酸性性质,可作为酸催化剂。在多种有机合成反应中,如酯化、烯烃烷基化、选择性氧化、醇醚化和醇酯互变等反应中起到催化作用。
- 溶解性:可溶于水和一些有机溶剂,如乙腈和甲醇等。
4. 其他性质:
1. GHS分类:
- GHS05:皮肤腐蚀/刺激类别1B
- GHS05:严重眼损伤/眼刺激类别1
2. 安全术语:
- S26:万一接触眼睛,立即使用大量清水冲洗并征求医疗意见。
- S36/37/39:穿戴适当的防护服、手套和眼睛/面部保护。
- S45:出现意外或者感到不适,立刻寻求医疗建议(可能的话,出示其标签)。
3. 风险术语:
- R34:引起灼伤。
- R35:引起严重眼睛刺激。
4. 急救措施:
- 吸入:将受害者移到新鲜空气处,若停止呼吸,进行人工呼吸,立即求医。
- 皮肤接触:用肥皂和大量的水冲洗。
- 眼睛接触:用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如戴隐形眼镜并可方便地取出,取出隐形眼镜,继续冲洗。
- 食入:漱口,切勿催吐,立即求医。
5. 消防措施:
- 灭火介质:用水雾、耐醇泡沫、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
6. 泄漏应急处理:
- 穿上适当的防护服,用塑料布覆盖以减少飞散,用合适的容器收集泄漏物。
7. 处置注意事项:
- 存放在加锁的容器中,远离不相容物质。
8. 废弃处置:
- 根据当地法规处理,避免污染环境。
9. 安全数据表:
- 提供详细的物理化学性质、毒理学信息、生态学数据等,供使用者参考。
外观:无色至淡黄色液体或固体。
密度:1.05 g/cm3 at 20°C。
沸点:147-148°C。
折射率:n20D 1.496-1.500。
溶解性:易溶于水、乙醇和乙醚等有机溶剂。
稳定性:在常温下稳定,但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会逐渐分解。
纯度:通常要求≥99%。
上一篇:3-羟基-D-酪氨酸下一篇:3-氯-5-氟苯甲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