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N'-二乙酰乙二胺
发布时间:2025-10-03

1. 物理性质:
- 外观:无色至浅黄色液体。
- 密度:0.97 g/cm³(20°C)。
- 熔点:-73 °C。
- 沸点:245.69 °C。
- 闪点:96.02 °C。
- 折射率:n20/D 1.471。
- 蒸汽压:0.0283mmHg at 25°C。
- 溶解性:易溶于水和有机溶剂,如乙醇、乙醚等。
2. 化学性质:
- 稳定性:在常温常压下稳定,避免与氧化性物质接触。
- 反应性:具有伯胺和仲胺的特性,化学性质活泼。与酸反应生成盐类,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结晶性的氨基甲酸酯,与环氧化合物反应生成加成化合物。
3. 安全信息:
- 刺激性:对皮肤有刺激性。
- 危险性类别:属于第6.1类毒性物质。
- 储存要求:密封保存,储存于阴凉、干燥的地方,远离氧化剂。
4. 生态学数据:
- 生态学毒性:对水体有害,应防止排入环境。
5. 计算化学数据:
- 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无。
- 氢键供体数量:0。
- 氢键受体数量:2。
- 可旋转化学键数量:2。
- 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46.5。
- 重原子数量:10。
- 表面电荷:0。
- 复杂度:107。
- 同位素原子数量:0。
- 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 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 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 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 共价键单元数量:1。
1. GHS分类:
- 易燃液体,类别2。
- 皮肤腐蚀/刺激,类别2B。
- 严重眼损伤/眼刺激,类别2B。
- 呼吸或皮肤过敏,类别1。
- 生殖细胞致突变性,类别2。
- 致癌性,类别2。
- 生殖毒性,类别3B。
- 对水环境的危害,急性危害类别3。
2. 安全术语:
- S24/25:避免与皮肤和眼睛接触。
- S26:不慎与眼睛接触后,请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并征求医生意见。
- S36/37/39:穿戴适当的防护服、手套和护目镜或面具。
- S45:若发生事故或感不适,立即就医(可能的话,出示其标签)。
3. 风险术语:
- R10:易燃。
- R21:与皮肤接触有害。
- R35:会导致严重灼伤。
- R41:对眼睛有严重伤害。
- R42/43:吸入及皮肤接触可能致敏。
- R45:可能致癌。
- R46:可能引起遗传基因损害。
- R48/23/24/25:皮肤接触及吞食有毒。
- R50/53:对水生生物有极高毒性。
4. 急救措施:
- 吸入:如果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
-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 眼睛接触:用水细心地清洗至少15分钟,如戴隐形眼镜并可方便地取出,取出隐形眼镜继续冲洗。
- 食入:切勿给失去知觉者喂食任何东西,用水漱口,请教医生。
5. 消防措施:
- 灭火介质:干粉、泡沫、沙土、二氧化碳。
- 特殊灭方法:消防人员须穿全身耐酸碱消防服。
6. 泄漏应急处理:
- 个人应佩带过滤式防毒面罩,穿橡胶耐油服,避免扬尘,小心扫起,置于袋中转移至安全场所。
7. 废弃处置:
- 废弃物性质:危险废物。
- 废弃处置方法:建议用焚烧法处置。在能保证充分燃烧的条件下焚烧,焚烧炉排出的气体要通过洗涤器除去。
8. 安全数据表:
- 该物质的安全数据表(MSDS)包含详细的物理化学性质、危险性概述、急救措施、消防措施、泄漏应急处理、操作处置与储存、接触控制/个体防护、理化特性、稳定性和反应活性、毒理学资料、生态学资料、废弃处置、运输信息等信息。
1. 纯度:高纯度的N,N-二乙基乙二胺对于许多应用至关重要。纯度通常以百分比表示,如98%、99%等。
2. 外观:无色或淡黄色液体,这取决于具体的生产工艺和储存条件。
3. 气味:具有氨味,这是由于分子中含有氨基(-NH2)所致。
4. 密度:密度是物质的质量与体积之比,对于N,N-二乙基乙二胺而言,其密度通常在0.827g/cm³至0.835g/cm³之间(不同来源数据略有差异)。
5. 闪点:闪点是指液体能够产生足够蒸汽与空气形成可燃混合物的最低温度。N,N-二乙基乙二胺的闪点约为46.1℃(也有资料给出为60℃)。
6. 沸点:沸点是液体变为气体的温度,N,N-二乙基乙二胺的沸点通常在145℃至147℃之间。
7. 折射率:折射率是衡量光线在物质中传播速度变化的物理量,对于N,N-二乙基乙二胺,其折射率n20/D通常在1.436至1.438之间。
8. 水溶性:该化合物易溶于水,且能与多种有机溶剂混溶,如醇、醚、酯、苯、三氯甲烷和芳香化合物等。
9. 稳定性:在常温常压下稳定,但需避免接触强氧化剂、强酸、酸性氯化物、酸类和酸酐等物质。
上一篇:单-2-O-(对甲苯磺酰)-α-环糊精下一篇:反式-N-Boc-4-[4-(三氟甲基)-苄基]-L-脯氨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