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氟-6-(2H-1,2,3-噻唑-2-基)苯甲酸
发布时间:2025-10-03

1. 外观: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
2. 溶解度:在水中易溶,在乙醇中微溶,在丙酮、氯仿等有机溶剂中不溶。
3. pH值:在酸性条件下稳定,pH值为4.0-5.5。
4. 熔点:178°C。
5. 沸点:298°C。
6. 密度:1.45 g/cm3。
7. 纯度:≥99%。
1. 酸性:该化合物具有酸性,可以与强碱反应生成盐和水。例如,它可以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2-氟-6-(2H-1,2,3-噻唑-2-基)苯甲酸钠。
2. 还原性:该化合物具有还原性,可以被氧化剂氧化成相应的酚类化合物。例如,它可以被过氧化氢氧化成2-氟-6-(2H-1,2,3-噻唑-2-基)苯甲醌。
3. 亲电取代反应:该化合物可以发生亲电取代反应,例如与卤素、硫酸等试剂反应时会发生取代反应。例如,它可以与氯气反应生成2-氟-6-(2H-1,2,3-噻唑-2-基)苯甲酰氯。
4. 加成反应:该化合物可以与其他有机分子发生加成反应,例如与醛、酮等试剂反应时会发生加成反应。例如,它可以与甲醛反应生成2-氟-6-(2H-1,2,3-噻唑-2-基)苯甲酸甲酯。
1. GHS分类:
- 急性毒性, 经口 (类别4):可能对吞咽有害。
- 皮肤腐蚀/刺激(类别未明确):根据类似化合物的性质,可能存在皮肤刺激性。
- 严重眼睛损伤/眼睛刺激性(类别未明确):可能存在眼睛刺激性。
2. 安全术语:
- S26:万一接触眼睛,立即使用大量清水冲洗并送医诊治。
- S36/37/39:穿戴适当的防护服、手套和眼睛保护。
- S22:不要吸入粉尘。
- S24/25:避免与皮肤和眼睛接触。
3. 风险术语:
- R22:吞食有害。
- R36/37/38:对眼睛、呼吸道和皮肤有刺激作用。
4. 急救措施:
-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就医。
-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5. 消防措施:
-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用水雾、耐醇泡沫、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
- 特别的危害:燃烧时可能释放有毒烟雾。
- 给消防员的建议:如必要的话,戴自给式呼吸器去救火。
6. 泄漏应急处理:
- 人员的预防, 防护设备和紧急处理程序:使用个人防护设备,防止粉尘生成,保证充分的通风。
- 环境保护措施:不要让产物进入下水道。
- 抑制和清除溢出物的方法和材料:收集、处理泄漏物,不要产生灰尘,存放进适当的闭口容器中待处理。
7. 废弃处置:
- 根据国家和地方法规进行废弃处置。建议咨询相关环保部门或专业机构以获取具体的废弃处置方法。
8. 安全数据表:
- 安全数据表是一份详细的文档,包含了关于化学物质的所有已知安全信息。对于2-氟-6-(2H-1,2,3-噻唑-2-基)苯甲酸,其安全数据表应包含上述所有信息以及更多详细数据,如物理化学性质、稳定性和反应性、毒理学信息等。然而,由于该化合物的具体信息可能尚未完全公开,因此建议联系供应商或查阅相关数据库以获取完整的安全数据表。
上一篇:脒基牛磺酸下一篇:(S)-苄基-2-[4-(三氟甲基)苯基]-6,7-二羟基-5H-吡咯并[2,1-c][1,2,4]三氮唑四氟硼酸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