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西亚试剂!
西亚试剂banner
西亚试剂banner
西亚试剂banner

当前位置:首页 > 产品中心

串珠镰刀菌素

发布时间:2025-10-03

串珠镰刀菌素-西亚试剂有售,串珠镰刀菌素分子式,串珠镰刀菌素价格,西亚试剂有各种化学试剂,生物试剂,分析试剂,材料试剂,高端化学,耗材,实验室试剂,科研试剂,色谱耗材www.xiyashiji.cn

去购买

一、物理性质

# 1. 外观

- 颜色:应为无色或淡黄色的粉末或结晶体。

- 形态:通常为晶体形式,但也可能是粉末状。

# 2. 熔点

- 范围:具体数值根据不同来源可能有所差异,但通常会有一个明确的熔点范围。例如,某些文献报道的熔点可能在140°C至150°C之间。

- 测定方法:使用毛细管法或其他标准方法进行测定。

# 3. 溶解性

- 溶剂类型:在水中几乎不溶,但在有机溶剂(如甲醇、乙醇、氯仿等)中具有良好的溶解性。

- 溶解度参数:具体的溶解度数据可以通过实验获得,或者参考已有的研究资料。

二、化学性质

# 1. 纯度

- 总杂质含量:通常要求不超过某个百分比,例如不超过5%。

- 单一杂质限量:对于特定的杂质,如重金属、残留溶剂等,也有相应的限量要求。

- 检测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气相色谱法(GC)等。

# 2. 水分含量

- 控制范围:一般要求不超过一定百分比,例如不超过1%。

- 测定方法:卡尔费休滴定法、烘干失重法等。

# 3. pH值

- 适用范围:一般在中性至微酸性范围内,具体数值取决于应用需求。

- 测定方法:使用pH计直接测量。

# 4. 旋光度

- 旋光方向:可以是左旋或右旋,具体取决于分子结构。

- 旋光度数值:通过旋光仪测定,单位为度(°)。

三、生物活性

# 1. 抑菌效果

- 测试菌株: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标准菌株进行测试。

- 最小抑菌浓度(MIC):通过稀释法等方法确定MIC值。

- 抑菌圈直径:采用纸片扩散法等方法测定抑菌圈大小。

# 2. 细胞毒性

- 测试细胞系:常用的细胞系包括HeLa细胞、MCF-7细胞等。

- 半数致死浓度(LC50):通过MTT比色法、CCK-8法等方法测定LC50值。

- 细胞形态变化: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

四、安全性指标

# 1. 急性毒性

- 动物模型:通常使用小鼠或大鼠作为实验动物。

- 给药途径:口服、腹腔注射等。

- 观察指标:死亡率、体重变化、行为异常等。

# 2. 慢性毒性

- 暴露时间:长期连续给药。

- 观察指标:生长发育、器官重量、血液生化指标等。

- 病理学检查:组织切片染色、电镜观察等。

# 3. 致突变性

- Ames试验:用于检测基因突变。

- 染色体畸变试验:用于检测染色体结构的改变。

# 4. 致癌性

- 长期动物实验:观察是否引起肿瘤形成。

- 流行病学调查:分析人群暴露与癌症发生率之间的关系。

五、环境影响评估

# 1. 生物降解性

- 降解速率:通过实验室模拟自然环境条件下的降解实验来确定。

- 降解产物:分析降解过程中产生的中间体和最终产物。

# 2. 生态毒性

- 水生生物毒性:使用鱼类、藻类等水生生物进行测试。

- 陆生生物毒性:使用蚯蚓、蜜蜂等陆生生物进行测试。

六、稳定性研究

# 1. 热稳定性

- 温度条件:设定不同的温度梯度,如4°C、25°C、37°C等。

- 时间跨度:分别在短期(几天)和长期(几个月)内进行监测。

- 评价指标:通过HPLC等方法测定样品中有效成分的含量变化。

# 2. 光稳定性

- 光源类型:自然光或人工光源(如紫外灯)。

- 照射强度:记录光照强度。

- 照射时间:设定不同的照射时长。

- 评价指标:同样通过HPLC等方法测定样品中有效成分的含量变化。

# 3. 化学稳定性

- 反应条件:模拟储存和使用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酸碱环境。

- 反应时间:设定不同的反应时长。

- 评价指标:通过HPLC等方法测定样品中有效成分的含量变化。

1. 化学结构

- 串珠镰刀菌素的分子式为C₁₉H₂ „O₆,其分子量为352.43 g/mol。

- 它的结构中含有多个羟基和羰基,这些官能团赋予了它特定的化学性质。

2. 物理性质

- 串珠镰刀菌素通常以无色或淡黄色的结晶形式存在。

- 它具有特定的熔点,一般在165-170°C之间。

- 该化合物在水中的溶解度较低,但在有机溶剂如甲醇、乙醇和丙酮中具有较高的溶解度。

3. 化学稳定性

- 串珠镰刀菌素在酸性条件下相对稳定,但在碱性条件下容易发生分解。

- 高温和紫外线照射也会导致其降解。

4. 毒性与生物活性

- 串珠镰刀菌素对多种细胞类型具有毒性,包括哺乳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

- 它能够抑制蛋白质合成,干扰细胞的正常代谢过程。

- 长期暴露于高浓度的串珠镰刀菌素可能导致细胞死亡和组织损伤。

5. 检测方法

- 由于串珠镰刀菌素的潜在危害性,开发了多种检测方法来监测其在食品和饲料中的存在。

- 常用的检测技术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等。

6. 去除与控制

- 为了防止串珠镰刀菌素的污染,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如改善仓储条件、使用抗真菌剂以及选择耐病品种等。

- 一旦污染发生,可以通过物理方法(如加热处理)或化学方法(如使用吸附剂)来降低其浓度。

1. GHS分类

- 急性毒性:串珠镰刀菌素的具体急性毒性数据未明确提及,但根据其对动物的毒性作用,特别是对心肌和肝脏等增殖活跃细胞的影响,可以推断其对人类也具有一定的急性毒性。然而,具体的GHS急性毒性类别需要进一步的实验数据来确定。

- 皮肤腐蚀/刺激:无直接证据表明串珠镰刀菌素具有皮肤腐蚀性或刺激性,但建议在操作时佩戴适当的防护手套以避免可能的皮肤接触。

- 严重眼睛损伤/眼睛刺激性:同样,无直接证据表明串珠镰刀菌素对眼睛有严重损伤或刺激性,但操作时应避免眼睛接触,并佩戴护目镜作为预防措施。

- 呼吸敏感:串珠镰刀菌素的粉尘或蒸气可能对呼吸道敏感,特别是在高浓度下。因此,建议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中操作,并佩戴适当的呼吸防护设备。

- 生殖细胞致突变性:目前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串珠镰刀菌素具有生殖细胞致突变性,但鉴于其生物活性,建议在处理时采取谨慎态度。

2. 安全术语

- “避免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 “操作后彻底清洗身体接触部位。”

- “受污染的工作服不得带出工作场地。”

- “避免释放到环境中。”

3. 风险术语

- “吞咽有害。”

- “造成皮肤刺激。”

- “造成严重眼刺激。”

- “可能导致呼吸道过敏反应。”

- “长期或反复接触可能引起器官损害。”

4. 急救措施

-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予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并就医。

-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并就医。

-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并就医。

-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并就医。

5. 消防措施

- 危险特性:串珠镰刀菌素不易燃,但受热分解可能产生有毒烟雾。

-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隔离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任何泄漏都应用水雾进行冷却,防止可能发生的爆炸。灭火剂可使用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或砂土。

6. 泄漏应急处理

- 作业人员防护措施、防护设备和应急处置程序: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防毒服,戴橡胶手套。小心扫起,置于袋中转移至安全场所。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 环境保护措施:防止泄漏物进入下水道、地表水和地下水。

- 泄漏化学品的收容、清除方法及所使用的处置材料:小量泄漏时,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大量泄漏时,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7. 操作处置与储存

-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和橡胶手套。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酸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空容器。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需注意安全处理。

-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内,远离火种和热源。应与酸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8. 废弃处置

- 废弃物性质:串珠镰刀菌素属于有害废弃物,需要按照相关法规进行妥善处理。

- 废弃处置方法:建议联系专业的废弃物处理公司进行处理,确保不对环境造成污染。

- 废弃注意事项:在处理废弃物时,应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避免直接接触废弃物。同时,要确保废弃物被正确标识和分类,以便后续处理。

上一篇:4-氯-7-甲氧基-2-苯基喹啉
下一篇:(S)-2-异丙氨基-3-甲基-1-丁醇
版权所有:山东西亚化学有限公司

鲁ICP备2001591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