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溴甲基-4-氟苯硼酸频哪酯
发布时间:2025-10-03

以下是2-溴甲基-4-氟苯硼酸频哪酯的详细化学性质:
1. 物理性质:
- 分子量:314.99。
- 密度:1.3±0.1 g/cm³。
- 沸点:352.4°C at 760 mmHg。
- 闪点:166.9°C。
- 折射率:1.513。
- 外观性状:白色至类白色粉末或晶体。
- 蒸汽压:0.0±0.7 mmHg at 25°C。
2. 化学性质:
- 该化合物包含一个溴甲基(-CH2Br)和一个氟代苯环,以及一个硼酸频哪醇酯基团(-B(OR)₂)。这些官能团使得它在化学反应中表现出特定的活性。
- 由于含有溴和氟原子,该化合物可能具有一定的反应活性,特别是在亲核取代反应中。
- 硼酸频哪醇酯基团在有机合成中常用于保护硼酸基团,使其在特定条件下保持稳定。
3. 稳定性与储存:
- 在密封、阴凉、干燥的条件下储存时,该化合物相对稳定。
- 避免与氧化物、水分等接触,以防止分解或变质。
4. 安全性与毒性:
- 目前关于2-溴甲基-4-氟苯硼酸频哪酯的具体毒性数据可能有限,但一般建议在处理此类化合物时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如佩戴手套、护目镜等。
- 避免吸入粉尘或蒸汽,如不慎接触皮肤或眼睛,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并寻求医疗帮助。
1. GHS分类:根据化学品的危险性,它可能被归类为刺激性物质。
2. 安全术语:
- S26:万一接触眼睛,立即使用大量清水冲洗并送医诊治。
- S45:出现意外或者感到不适,立刻到医生那里寻求帮助(最好带去产品容器标签)。
- S36/37/39:穿戴合适的防护服、手套并使用防护眼镜或者面罩。
3. 风险术语:
- R34:会导致灼伤。
- R36/37/38:刺激眼睛、呼吸系统和皮肤。
4. 急救措施:如不慎接触眼睛或皮肤,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受影响的部位,并及时就医。若发生事故或感不适,立即就医(可能的话,出示其标签)。
5. 消防措施:避免火源接触,因为该物质可能易燃。在处理时,应远离可燃物和高温火源。
6. 泄漏应急处理:如果发生泄漏,应迅速采取措施控制泄漏源,防止物质进一步扩散。使用适当的防护装备进行清理工作。
7. 废弃处置:废弃物应按照当地法规和规定进行正确处置,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8. 安全数据表:具体的安全数据表(MSDS)提供了关于该物质的详细安全信息,包括物理化学性质、危害码、海关编码等。建议在使用和储存该物质时,参考相关的MSDS以获取更全面的信息。
1. 化学纯度
- 纯度标准:通常要求≥98.0%,以确保有效成分的浓度足够高,满足各种化学反应和应用需求。
- 杂质控制:总杂质应≤1.0%,单项杂质应≤0.5%。这些杂质包括无机杂质、有机杂质和溶剂残留等。
2. 物理性质
- 外观:产品应为白色或类白色的结晶性粉末,无可见杂质。
- 熔点:熔点范围应在78-80°C之间,确保产品的一致性和纯度。
- 密度:密度约为1.3±0.1 g/cm³,这个参数有助于鉴别和质控。
- 沸点:沸点在360.6±25.0°C(760 mmHg),用于鉴定物质的纯度和一致性。
3. 鉴别试验
- 红外光谱(IR):采用红外光谱分析,与对照品对比,吸收峰应一致。
- 核磁共振(NMR):通过核磁共振氢谱和碳谱分析,确认分子结构和纯度。
- 质谱(MS):使用质谱分析,确保分子离子峰和碎片峰符合理论计算值。
4. 含量测定
-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采用反相C18柱进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流动相为乙腈-水(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54 nm。主峰面积应占总峰面积的98%以上。
- 气相色谱法(GC):如果适用,气相色谱法可以作为另一种有效的定量方法,特别适用于挥发性较强的样品。
5. 干燥失重
- 干燥失重测试:在105°C下干燥至恒重,减失重量不得超过0.5%。这保证了样品中的水分和其他挥发性物质含量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6. 重金属检查
- 重金属总量:重金属总量应≤20 ppm,特别是铅、砷、镉等有害元素应分别≤10 ppm,确保产品的安全性。
7. 旋光度
- 比旋光度:如果适用,比旋光度应在规定范围内,进一步验证光学活性物质的纯度和结构。
8. 溶液澄清度与颜色
- 溶液澄清度:将样品溶解于指定溶剂中,溶液应澄清无异物。
- 溶液颜色:溶液颜色不超过规定标准,通常采用铂-钴色号表示。
9. 储存与稳定性
- 储存条件:产品应保存在阴凉、干燥、避光的环境中,避免高温和潮湿。
- 保质期:在上述储存条件下,保质期一般为两年,超过保质期需重新检测确认。
10. 包装规格
- 包装材质:通常采用玻璃瓶或铝箔袋包装,保证产品的密封性和防潮性。
- 包装规格:常见的包装规格为1公斤/瓶或25公斤/袋,根据客户需求定制。
上一篇:异氰酸三氟甲苯酯下一篇:5,6-二氟吲哚-2-羧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