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氯-2-氟吡啶-4-硼酸频哪酯
发布时间:2025-10-04

1. GHS分类:根据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GHS),3-氯-2-氟吡啶-4-硼酸频哪酯可能被分类为对眼睛和皮肤有刺激性的物质。然而,具体的GHS分类需要参考最新的化学品安全数据表(SDS)。
2. 安全术语:
- 使用时需戴防护眼镜和手套,并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
- 避免接触皮肤、眼睛和衣物。
- 存储时应避免高温、火源和明火。
3. 风险术语:
- 可引起刺激性,对眼睛和皮肤有刺激性。
- 吸入、摄入或经皮肤吸收后可能有害。
4. 急救措施:
- 眼睛接触: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眼睛至少15分钟,如有必要请就医。
- 皮肤接触:立即用大量肥皂和水清洗受污染的皮肤,如有必要请就医。
- 吸入:将受害者移到新鲜空气处,保持呼吸舒适,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立即呼叫中毒控制中心或就医。
5. 消防措施:
- 灭火介质:使用适当的灭火剂,如干粉、泡沫或二氧化碳。
- 特殊防护装备:消防人员应佩戴自给式呼吸器和全身防护服。
6. 泄漏应急处理:
- 个人防护:避免产生粉尘,使用适当的防护装备。
- 环境保护措施:防止产品进入下水道、地面水或任何水体。
- 清洁/吸收方法:用惰性吸附材料(如蛭石、沙子)吸收泄漏物,然后放入适当的容器中待处置。
7. 废弃处置:
- 产品处置:咨询当地法规,按照当地废物处理法规处置内容物/容器。
- 污染包装:将污染的包装洗净后再废弃。
8. 安全数据表(SDS):
- SDS提供了关于3-氯-2-氟吡啶-4-硼酸频哪酯的详细安全信息,包括物理和化学性质、危害识别、急救措施、消防措施、泄漏应急处理、储存、个体防护、理化特性等。在使用该化合物之前,务必阅读相关的SDS以获取更详细的安全信息。
1. 外观:
- 通常为白色或类白色固体。
- 无明显机械杂质。
2. 纯度:
-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纯度应≥98%。
3. 化学结构确认:
- 核磁共振波谱(NMR):包括氢谱(^1H NMR)、碳谱(^13C NMR)、氟谱(^19F NMR)。
- 质谱(MS):确认分子离子峰及主要碎片峰。
4. 含量测定:
- 通过定量核磁共振(qNMR)或高效液相色谱(HPLC)进行含量测定。
5. 水分:
- 采用卡尔费休(Karl Fischer)滴定法检测,水分含量应≤0.5%。
6. 残留溶剂:
- 如甲醇、乙醇、二氯甲烷等,需符合ICH(国际协调会)的限度要求。例如,甲醇≤300 ppm,乙醇≤500 ppm,二氯甲烷≤400 ppm。
7. 重金属:
-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或其他适当方法检测,重金属总量应≤10 ppm。
8. 手性纯度:
- 若该化合物存在手性中心,需要通过手性HPLC或其他适当方法检测对映体纯度,通常应≥98%对映体过量(ee)。
9. 熔点:
- 熔点范围应在文献值或标准值的±2°C以内。
10. 灼烧残渣:
- 应≤0.1%。
1. 物理性质:
- 外观:无色液体或浅黄色粉末。
- 密度:预测值为1.20±0.1 g/cm³。
- 熔点:76-80°C。
- 沸点:337.0±42.0 °C(预测值)。
- 闪点:157.6℃。
- 折射率:1.477。
2. 化学性质:
- 分子式:C11H14BClFNO2。
- 分子量:257.49700。
- PSA(极性表面积):31.35000。
- LogP(辛醇/水分配系数):2.17330。
- 酸度系数:-3.53±0.20(预测值)。
3. 溶解性:
- 可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如二甲基甲酰胺、二氯甲烷、乙酸乙酯等。
4. 用途:
- 主要用于有机合成领域,常用于制备含有2-氟吡啶基团的有机化合物。
5. 安全性:
- 可引起刺激性,对眼睛和皮肤有刺激性。使用时需戴防护眼镜和手套,并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避免接触皮肤、眼睛和衣物。存储时应避免高温、火源和明火。
6. 稳定性:
- 按规定使用和贮存不会分解,但应避氧化物。
上一篇:4-(乙基氨甲酰基)苯硼酸下一篇:2-氟-5-硝基苯硼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