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溴-4-甲基-1H-吲唑
发布时间:2025-10-04

7-溴-4-甲基-1H-吲唑(英文名:7-Bromo-4-methyl-1H-indazole)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其化学式为C8H7BrN2,分子量为211.06。以下是关于7-溴-4-甲基-1H-吲唑的化学性质的详细描述:
物理性质
* 外观:该化合物通常呈现为白色或类白色晶体,可作为固体存在。
* 密度:密度约为1.654 g/cm³(预测值)。
* 沸点:沸点较高,预测值为348.3±22.0 °C。
* 熔点:具体熔点信息在提供的搜索结果中未明确给出。
* 溶解性:它可溶于一些有机溶剂,如二氯甲烷和乙醇,但不溶于水。
化学性质
* 稳定性:在常温和常压下相对稳定。
* 反应活性:作为一种有机合成中间体,7-溴-4-甲基-1H-吲唑可能参与多种化学反应。然而,具体的反应类型和条件需要根据目标产物和实验条件来确定。
* 毒性与安全性:避免皮肤接触和吸入,应戴好防护设备。如有接触,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受影响的部位。在操作过程中要求通风良好的实验室环境,避免其蒸汽或粉尘的吸入。
其他信息
* CAS号:1257535-46-8。
* 储存条件:建议在室温下储存,并遵循相关的安全规定和操作规程。
1. GHS分类:
- 急性毒性,经口 (类别4):表明该化合物通过口腔摄入可能具有毒性。
- 皮肤刺激 (类别2):接触皮肤可能导致刺激。
- 眼睛刺激 (类别2A):与眼睛接触可能引起严重刺激。
-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呼吸系统 (类别3):一次性接触可能对呼吸系统有害。
2. 安全术语:
- P264:操作后彻底清洁皮肤。
- P270:使用本产品时不要进食、饮水或吸烟。
- P280:戴护目镜/面罩。
- P301+P312:如误吞,立即呼救解毒中心或看医生。
- P302+P352:如皮肤沾染,用大量清水冲洗。
- P304+P340:如误吸入,将人转移到空气新鲜处并保持呼吸舒适姿势休息。
- P305+P351+P338:如进入眼睛,用水缓慢清洗几分钟。
- P312:如感觉不适,呼叫中毒控制中心或看医生。
- P330:漱口。
3. 风险术语:
- H302:吞咽有害。
- H315:造成皮肤刺激。
- H319:造成严重眼睛刺激。
- H335: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
4. 急救措施:
- 吸入:如果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如呼吸停止,进行人工呼吸。请教医生。
- 皮肤接触:用肥皂和大量的水冲洗。请教医生。
- 眼睛接触:谨慎起见用水冲洗眼睛。
- 食入:切勿给失去知觉者喂食任何东西。用水漱口。请教医生。
5. 消防措施:
- 灭火介质:用水雾、耐醇泡沫、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
- 特别的危害:燃烧时可能会产生碳氧化物、氮氧化物和溴化氢气。
- 给消防员的建议:如有必要,佩戴自给式呼吸器进行消防作业。
6. 泄漏应急处理:
- 作业人员防护措施、防护装备和应急处置程序:使用个人防护装备。避免粉尘生成。避免吸入蒸气、气雾或气体。保证充分的通风。避免吸入粉尘。
- 环境保护措施:不要让产品进入下水道。
- 泄漏化学品的收容、清除方法及所使用的处置材料:收集和处置时不要产生粉尘。扫掉和铲掉。放入合适的封闭容器中待处理。
7. 废弃处置:
- 将剩余的和未回收的溶液交给处理公司。联系专业的拥有废弃物处理执照的机构来处理此物质。与易燃溶剂相溶或者相混合,在备有燃烧后处理和洗刷作用的化学焚化炉中燃烧。受污染的容器和包装作为未用过的产品弃置。
8. 安全数据表:
- 提供了关于化学品的详细信息,包括其物理化学性质、稳定性和反应活性、毒理学信息、生态学信息、废弃处置方法等。在使用7-溴-4-甲基-1H-吲唑时,应严格遵守SDS中的指导,以确保安全操作和储存。
一、物理性质
# 1. 外观
- 颜色:通常为白色或淡黄色晶体。
- 形态:固体粉末或颗粒状。
# 2. 熔点
- 范围:一般在150-155摄氏度之间。
- 纯度影响:纯度越高,熔点越接近理论值。
# 3. 沸点
- 范围:通常在300摄氏度以上。
- 蒸馏提纯:可以通过蒸馏进一步提纯。
# 4. 密度
- 范围:约为1.6 g/cm³(25°C)。
- 影响因素:温度、压力等。
# 5. 溶解性
- 溶剂:可溶于乙醇、二氯甲烷、乙醚等有机溶剂。
- 不溶于:水。
二、化学性质
# 1. 纯度
- 测定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气相色谱法(GC)等。
- 要求:一般要求≥98%。
# 2. 水分含量
- 测定方法:卡尔·费休尔滴定法、烘干法等。
- 要求:≤0.5%。
# 3. 灰分
- 测定方法:高温灼烧法。
- 要求:≤0.1%。
三、杂质分析
# 1. 无机杂质
- 常见种类:氯化物、硫酸盐、重金属等。
- 测定方法:原子吸收光谱法(AA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等。
- 要求:各无机杂质含量应符合相关标准。
# 2. 有机杂质
- 常见种类:未反应完全的原料、副产物等。
- 测定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等。
- 要求:各有机杂质含量应符合相关标准。
四、稳定性
# 1. 热稳定性
- 测定方法: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热重分析法(TGA)等。
- 要求:在一定温度范围内保持稳定,不发生分解。
# 2. 光稳定性
- 测定方法:紫外可见光谱法(UV-Vis)。
- 要求:在光照条件下保持稳定,不发生降解。
# 3. 化学稳定性
- 测定方法:加速老化试验、酸碱稳定性测试等。
- 要求:在常见酸碱条件下保持稳定,不发生化学反应。
五、安全性指标
# 1. 毒性
- 测定方法:急性毒性试验、慢性毒性试验等。
- 要求:符合国际和国内相关安全标准。
# 2. 腐蚀性
- 测定方法:腐蚀试验。
- 要求:对常见金属和非金属材料无腐蚀性。
六、包装与储存
# 1. 包装
- 材料:通常使用铝箔袋或塑料桶包装。
- 要求:密封性好,防潮、防氧化。
# 2. 储存条件
- 温度:常温下储存,避免高温。
- 湿度:保持干燥,避免潮湿。
- 避光:避免阳光直射,防止光解。
七、其他指标
# 1. pH值
- 测定方法:pH计测量。
- 要求:通常为中性或弱酸性。
# 2. 粒度分布
- 测定方法:激光粒度分析仪。
- 要求:均匀分布,无明显团聚现象。
上一篇:双[3,5-二溴-4-(2-羟乙氧基)苯基]砜下一篇:三氟甲磺酸邻甲苯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