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氯甲基)丙烯酸乙酯(含稳定剂HQ)
发布时间:2025-07-30

1. 基本性质:
- 分子式与分子量:其分子式为C6H9ClO2,分子量为148.58700。
- 密度:该化合物的密度为1.11 g/mL(也有资料给出为0.955 g/mL,可能因温度或测量条件不同而有差异)。
- 沸点与熔点:沸点为72ºC(在17mmHg压力下),熔点的具体数值在不同资料中有所差异,有的资料未明确给出,而有的资料提到为-54℃或类似温度。
- 闪点:闪点为67.127ºC。
- 折射率:折射率为1.438(也有资料给出为1.428)。
- 溶解性:关于其在水中的溶解性,不同资料表述不一,有的资料指出它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醚;而有的资料则表示它可混溶于醇、醚,不溶于水。
2. 稳定性与阻聚剂:
- 该化合物中含有碳-碳不饱和双键,容易发生聚合反应,因此常加入稳定剂如对苯二酚(HQ)来防止其在贮存和运输过程中发生聚合。对苯二酚是一种常用的阻聚剂,可以有效阻止或减缓聚合反应的发生。
3. 化学反应性:
- 由于分子中含有氯甲基(-CH2Cl)和碳-碳双键等活性基团,2-(氯甲基)丙烯酸乙酯可以参与多种化学反应,如自由基聚合、离子聚合、加成反应等。这些反应性使其在有机合成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4. 毒性与安全性:
- 该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毒性,对皮肤、眼睛和呼吸道有刺激性。因此,在操作时应避免直接接触皮肤和眼睛,并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下使用。同时,应遵循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和事故应对措施。
1. GHS分类:
- 物理性危害:易燃液体 第3级。
2. 安全术语:
- 远离热源/火花/明火/热表面。禁烟。
- 保持容器密闭。使用防爆的电气/通风/照明设备。采取预防措施以防静电和火花引起的着火。穿戴防护手套/护目镜/防护面具。
3. 风险术语:
- 易燃液体和蒸气,可能引起火灾或爆炸。受热或着火可能爆聚。燃烧或高温下可能分解产生毒烟。
4. 急救措施:
- 皮肤接触:立即去除/脱掉所有被污染的衣物。用水清洗皮肤/淋浴。
- 眼睛接触:用水小心清洗几分钟。如果方便,易操作,摘除隐形眼镜。继续清洗。
- 吸入:将受害者移到新鲜空气处,保持呼吸通畅,休息。若感不适请求医/就诊。
- 食入:若感不适,求医/就诊。漱口。
5. 消防措施:
- 合适的灭火剂为干粉、泡沫、雾状水、二氧化碳。
- 从上风处灭火,根据周围环境选择合适的灭火方法。非相关人员应该撤离至安全地方。周围一旦着火,喷水保持容器冷却。如果安全,消除一切火源。
6. 泄漏应急处理:
- 个人防护措施,防护用具,使用个人防护用品。远离溢出物/泄露处并处在上风处。确保足够通风。
- 紧急措施:泄露区应该用安全带等圈起来,控制非相关人员进入。防止进入下水道。
7. 废弃处置:
- 根据当地政府规定把物品/容器交与工业废弃处理机构。
8. 安全数据表:
- 产品名称:Ethyl 2-(Chloromethyl)acrylate (stabilized with HQ)。
- CAS号:17435-77-7。
- 化学式:C6H9ClO2。
- 分子量:148.59。
- 沸点:72℃ / 17mmHg。
- 存储条件:0-10℃。
- 应避免的情况:加热。
- PubChem物质ID:87566550。
1. 纯度:这是衡量化合物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对于2-(氯甲基)丙烯酸乙酯(含稳定剂HQ),其纯度通常要求大于或等于98.0%(GC),这意味着在气相色谱分析中,该化合物的纯度应达到这一标准。高纯度的化合物对于科研实验和工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它可以减少杂质对实验结果或产品质量的影响。
2. 外观与形状:在常温下(如20℃),2-(氯甲基)丙烯酸乙酯(含稳定剂HQ)通常呈现为无色至淡黄色的透明液体。这种外观特征有助于初步判断化合物的状态和纯度。
3. 储存条件:为了保持化合物的稳定性和延长其使用寿命,需要将其储存在特定的条件下。对于2-(氯甲基)丙烯酸乙酯(含稳定剂HQ),建议的储存温度范围为0-10℃,并且应存放在通风良好、远离火源和氧化剂的地方。
4. 安全性:由于2-(氯甲基)丙烯酸乙酯具有一定的刺激性和易燃性,因此在使用时需要注意安全事项。例如,应戴好防护眼镜和手套,避免吸入其蒸气,避免与皮肤和眼睛接触。如不慎接触,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并在必要时寻求医疗救助。
上一篇:5-氯-2-硝基甲苯下一篇:4,4-二正辛基二噻吩并[3,2-b:2,3-d']噻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