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酸钠
发布时间:2025-10-04

1. 物理性质
- 外观与气味:壬酸钠为无色油状液体,工业品可能带有淡黄色,并有特殊气味。
- 熔点与沸点:其熔点为12.4℃,沸点为254.9℃(在760mmHg下)。
- 密度与闪点:壬酸钠的密度为0.921g/cm³,闪点为114.9℃。
- 溶解性:壬酸钠在水中可溶解,溶液呈碱性。它具有良好的表面活性和乳化能力,在一定条件下可形成胶体溶液。
2. 化学性质
- 氧化反应:壬酸钠可以发生氧化反应,例如可以被过氧化氢氧化成壬酸过氧化物。
- 还原反应:它还可以被还原成庚烷。
- 酯化反应:壬酸钠可以与醇类反应生成相应的酯,如乙酸壬酯。
- 酸碱反应:壬酸钠还可以与碱反应生成相应的盐,如壬酸钠本身。此外,它还可以与羟胺反应生成壬酰肟。
3. 应用领域
- 表面活性剂:壬酸钠经常用作日常生活中的表面活性剂,如洗涤剂、洗洁精、肥皂等。
- 增塑剂:壬酸及其衍生物可用作聚合物的增塑剂,以提高聚合物的柔软性、延展性和韧性。
- 润滑剂:壬酸的羧基和碳链结构可用于合成各种润滑剂,如齿轮油、机床油和润滑脂。
- 清洁剂:通过合成壬酸酯类化合物,壬酸还可用于制备离子表面活性剂,如壬基磺酸钠,用于制备清洁剂和洗涤剂。
1. GHS分类
- 健康危害:未分类(但需注意其刺激性)。
- 物理性危害:未分类。
- 环境危害:未分类(但需注意其对水的潜在危害)。
2. 安全术语
- S26:万一接触眼睛,立即使用大量清水冲洗并送医诊治。
- S28:使用时必须穿戴适当的防护装备。
- S45:出现意外或者感到不适,立刻寻求医疗帮助(可能的话,出示其标签)。
- S36/S37/S39:穿戴适当的防护服、手套和眼睛保护设备。
3. 风险术语
- R34:引起灼伤。
- 其他潜在风险包括对皮肤和眼睛的刺激性,以及在火源存在时可能发生的燃烧或爆炸。
4. 急救措施
- 吸入:将受害者移到新鲜空气处,保持呼吸通畅,休息。若感不适请求医/就诊。
- 皮肤接触:立即去除/脱掉所有被污染的衣物。用水清洗皮肤/淋浴。若皮肤刺激或发生皮疹:求医/就诊。
- 眼睛接触:用水小心清洗几分钟。如果方便,易操作,摘除隐形眼镜。继续清洗。如果眼睛刺激:求医/就诊。
- 食入:若感不适,求医/就诊。漱口。
5. 消防措施
- 合适的灭火剂:干粉,泡沫,雾状水,二氧化碳。
- 特定方法:从上风处灭火,根据周围环境选择合适的灭火方法。非相关人员应该撤离至安全地方。周围一旦着火:如果安全,移去可移动容器。消防员的特殊防护用具:灭火时,一定要穿戴个人防护用品。
6. 泄漏应急处理
- 个人防护措施:使用个人防护用品。远离溢出物/泄露处并处在上风处。
- 紧急措施:泄露区应该用安全带等圈起来,控制非相关人员进入。防止进入下水道。清扫收集粉尘,封入密闭容器,注意切勿分散。附着物或收集物应该立即根据合适的法律法规处置。
7. 废弃处置
- 废弃处置应遵循相关法律法规,确保不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8. 安全数据表(SDS)
- 壬酸钠的SDS包含其物理化学性质、危险性概述、急救措施、消防措施、泄漏应急处理、操作处置与储存等多个方面的详细信息。
1. 纯度:
- 通常要求壬酸钠的纯度较高,以确保其在化学反应中的有效性和稳定性。例如,有供应商提供的壬酸钠规格为≥95%。
2. 外观:
- 壬酸钠一般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无异味,不溶于有机溶剂,易溶于水。其外观应符合这一描述,且不应有明显的杂质或变色。
3. 熔点:
- 壬酸钠的熔点是一个固定的物理性质,用于鉴定其纯度和物质状态。根据搜索结果,壬酸钠的熔点在12.4°C左右。但请注意,不同来源给出的熔点可能略有差异,这可能是由于测量条件或样品纯度的不同。
4. 密度:
- 密度也是壬酸钠的一个重要物理参数,用于计算其溶液浓度和质量。根据搜索结果,壬酸钠的密度大约为0.921g/cm³。
5. 沸点:
- 虽然壬酸钠在实际使用中很少达到沸点,但了解其沸点有助于理解其热稳定性和安全性。根据搜索结果,壬酸钠的沸点在254.9°C左右。
6. 闪点:
- 闪点是评估物质火灾危险性的重要指标。壬酸钠具有一定的闪点,具体数值可能因来源而异,但通常在安全范围内。
7. pH值:
- 壬酸钠溶液呈碱性,这是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了解其pH值有助于在特定应用中调整溶液的酸碱度。
8. 水分含量:
- 对于固体化学试剂来说,水分含量是一个需要控制的重要指标。过高的水分含量可能会影响试剂的稳定性和反应效果。
9. 包装与储存:
- 壬酸钠的包装应密封良好,以防止吸湿和污染。同时,应储存在干燥、阴凉、通风的地方,远离火源和热源。
上一篇:2,3,4,5,6-五氟苯乙烯(含稳定剂TBC)下一篇:5-氯苯并噻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