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聚氰酸二酰胺
发布时间:2025-10-04

1. 物理性质:
- 外观:三聚氰酸二酰胺是无色针状晶体,由碳酸钠溶液重结晶得到。
- 溶解性:它难溶于水,不溶于乙醇、乙醚和醋酸,但能溶于碱液和无机酸。
2. 化学性质:
- 热稳定性:在常温下,三聚氰酸二酰胺的性质相对稳定。然而,当与浓硫酸共热时,它会分解成氰尿酰胺(ammelide,即三聚氰胺、三聚氰酰胺、蜜胺)和氨。
- 水解反应:在强酸或强碱的水溶液中,三聚氰酸二酰胺会水解,胺基逐步被羟基取代,先生成三聚氰酸二酰胺,进一步水解生成三聚氰酸一酰胺,最终生成三聚氰酸。
3. 结构特点:
- 三聚氰酸二酰胺的分子结构中含有三个氰基(CN)和三个氨基(NH2),这种结构使得它具有一定的化学活性和物理性质。
GHS分类
* 皮肤腐蚀/刺激:类别2C(可能引起皮肤过敏)
* 严重眼损伤/刺激:类别2A(可能引起眼睛刺激和暂时视力模糊)
* 呼吸道或皮肤致敏:类别1B(呼吸致敏物)
* 生殖细胞致突变性:类别2(基于合理证据的怀疑)
* 致癌性:类别2(基于合理证据的怀疑)
*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类别3(可能对特定器官造成损害)
* 危害水生环境:急性类别2(对水生生物有害)
安全术语
* S22:切勿吸入粉尘。
* S24/25:避免与皮肤和眼睛接触。
* S37/39:使用适当的容器以避免环境污染。
风险术语
* R36/38:对眼睛和皮肤有刺激作用。
* R43:皮肤接触可能引起过敏反应。
* R40:有限证据表明可能致癌。
* R50/53:对水生生物有极高毒性,可能在水生环境中造成长期不良影响。
急救措施
* 吸入:将受害者移至新鲜空气处,保持呼吸通畅。如呼吸困难,给予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并就医。
* 皮肤接触:用大量肥皂水冲洗至少15分钟,并就医。
* 眼睛接触:用大量清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并就医。
* 摄入:禁止催吐,保持患者平静,并立即就医。
消防措施
* 灭火介质:使用干粉、泡沫或二氧化碳灭火器。
* 特殊防护装备:穿戴全身防护服和自给式呼吸器。
* 火灾现场注意事项:远离火源,避免吸入烟雾,防止化学品进入地表水和地下水。
泄漏应急处理
* 个人防护:穿戴适当的防护服和呼吸器。
* 环境保护措施:防止化学品进入水道、下水道、地下水或土壤。
* 清理方法:小心扫起,置于干净、干燥、密闭的容器中待处理。
废弃处置
* 废弃处置方法:按照当地法规处理,确保不污染环境。
* 废弃注意事项:避免产品和容器接触大火,使用适当容器以防泄漏。
安全数据表(SDS)概述
* SDS提供了关于化学品的详细信息,包括物理和化学性质、稳定性和反应性、毒理学信息、生态学信息、操作处置与储存指南、应急措施等。对于三聚氰酸二酰胺,SDS会详细列出上述各项内容,以指导用户正确、安全地使用该化学品。
1. 外观:三聚氰酸二酰胺通常为白色晶体,其外观应无明显杂质和异物。
2. 纯度:高纯度是三聚氰酸二酰胺的重要质量指标之一。一般要求其纯度在95%以上,甚至高达99%。纯度越高,意味着产品中的杂质越少,适用于更高精度的化学分析和实验研究。
3. 熔点:三聚氰酸二酰胺具有较高的熔点,通常大于300℃(分解)。这一特性使其在高温条件下仍能保持固态形式,不易分解。
4. 沸点:其沸点大约在235.85°C左右(粗略估计),表明其在加热到一定温度时会从液态变为气态。
5. 溶解性:三聚氰酸二酰胺在水中的溶解度较低,约为75mg/L(23℃),但在碱性溶液中略有溶解。这一特性限制了其在某些水溶液中的应用。
6. 稳定性:三聚氰酸二酰胺在常温下性质稳定,不易发生化学反应。但需注意避免与强氧化剂、酸类接触,以防发生反应。
7. 安全性:使用时应避免吸入粉尘,避免与皮肤和眼睛直接接触。操作人员需佩戴适当的防护装备,如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化学安全防护眼镜、防毒物渗透工作服等。
8. 包装规格:常见的包装规格有1g、25g、5g等不同规格,以满足不同实验和生产需求。
9. 存储条件:建议将三聚氰酸二酰胺存放在阴凉、通风良好的地方,远离火种和热源。由于其具有一定的毒性和刺激性,应避免与食品、饲料等混储,并确保容器密封完好。
上一篇:奥苯达唑下一篇:3,6-二溴噻吩[3,2-b]噻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