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硝基苯胺(PNA)
发布时间:2025-10-05

1. 物理性质:
- 外观与形态:对硝基苯胺是一种黄色结晶性粉末,易于升华。
- 溶解性:它在水中的溶解度极低,但可以溶于乙醇、乙醚、丙酮、甲醇等有机溶剂。
- 熔点和沸点:其熔点为147℃(也有资料给出146℃~148℃的范围),沸点为332℃。
- 密度与闪点:相对密度为1.424(水=1),闪点为199℃(CC)。
2. 化学性质:
- 还原性:对硝基苯胺具有较强的还原性,这是由其分子结构中的硝基(-NO2)和氨基(-NH2)决定的。在适当的条件下,它可以被还原为对苯二胺等化合物。
- 腐蚀性:由于其化学活性,对硝基苯胺具有一定的腐蚀性,特别是在与强氧化剂、酸类等物质接触时。
- 光化学降解性:在光照条件下,对硝基苯胺会发生光化学降解反应,其降解速率受光照强度、温度、介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研究表明,PNA的光降解反应大部分符合一级动力学行为。
此外,对硝基苯胺还具有毒性和致突变性。急性中毒表现为头痛、颜面潮红、呼吸急促等症状,长期大量接触可致肝损害。同时,它还对微生物有致突变作用,并可能对水生生物造成长期不利影响。
1. GHS分类:对硝基苯胺属于第6.1类毒害品。
2. 安全术语:S1/2(上锁保管并避免儿童触及);S7(保存在严格密闭容器中);S16(远离火源,禁止吸烟);S28(皮肤接触后,立即用大量...(由生产厂家指定)冲洗);S36/37(穿戴适当的防护服和手套);S45(发生事故时或感觉不适时,立即求医);S61(避免释放到环境中,参考特别指示/安全收据说明书)。
3. 风险术语:R23/24/25(吸入、与皮肤接触和吞食是有毒的);R33(有累积作用危险);R52/53(对水生生物有害,可能在水生环境中造成长期不利影响)。
4. 急救措施:如果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如呼吸停止,进行人工呼吸。请教医生。皮肤接触后,立即用肥皂和大量的水冲洗。请教医生。眼睛接触后,用水冲洗眼睛作为预防措施。请教医生。如果误服,不要催吐。保持休息状态。请教医生。
5. 消防措施:灭火剂包括干粉、泡沫、二氧化碳、雾状水、砂土。消防人员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任何泄漏,必须撤离。用水喷射暴露在火焰中的容器,直到火势得到控制。
6. 泄漏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小量泄漏时,避免扬尘,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大量泄漏时,用塑料布、帆布覆盖。然后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7. 废弃处置: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建议用焚烧法处置。
8. 安全数据表:对硝基苯胺的安全数据表(MSDS)提供了详细的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危险性概述、成分/组成信息、急救措施、消防措施、泄漏应急处理、操作处置与储存、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理化特性、稳定性和反应活性、毒理学信息、生态学信息、废弃处置、运输信息以及法规信息等。
1. 外观和性状:对硝基苯胺通常呈现为黄色结晶或粉末状,这是其基本的物理形态特征。
2. 纯度:纯度是衡量化学物质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高纯度的对硝基苯胺对于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至关重要,因为杂质可能会影响其性能和安全性。纯度通常通过化学分析方法来确定,如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气相色谱法(GC)等。
3. 熔点:对硝基苯胺的熔点是一个固定的物理常数,用于鉴定和质量控制。它的熔点范围通常在146~148°C之间。
4. 沸点:对硝基苯胺的沸点也是一个固定的物理常数,用于进一步的鉴定和质量控制。它的沸点为332°C。
5. 溶解性:对硝基苯胺在水中不溶,但可溶于乙醇、乙醚、丙酮和甲醇等有机溶剂。这一性质对于其在化学合成和染料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6. 稳定性:对硝基苯胺在常温下稳定,但在受热条件下可能发生分解,产生有害气体如氮氧化物和氨。因此,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避免高温环境。
7. 毒性:对硝基苯胺具有一定的毒性,可引起比苯胺更强的血液中毒。如果同时存在有机溶剂或在饮酒后,这种作用更为强烈。因此,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上一篇:2-丙烯酸与2-乙基-2-[[(1-氧-2-丙烯基)氧]甲基]-1,3-丙二基-二-2-丙烯酸和2-丙烯酸钠盐聚合物下一篇:3-氟-4-氯溴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