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2-氨基丁酰胺盐酸盐
发布时间:2025-08-06

(S)-(+)-2-氨基丁酰胺盐酸盐,是一种具有特定化学性质的化合物。其化学式为C4H10N2O·HCl,分子量为138.6。该化合物在常温下为白色结晶粉末,易溶于水和甲醇,但不溶于乙醇、丙酮和乙酸乙酯。下面我将详细阐述其化学性质:
一、物理性质
1. 外观与溶解性
- 外观:(S)-(+)-2-氨基丁酰胺盐酸盐通常以白色或类白色的结晶粉末形式存在,这种形态便于其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和处理。
- 溶解性:该化合物在水中极易溶解,形成无色透明的溶液,这主要归因于其离子键的特性。此外,它也能溶于甲醇,但不溶于乙醇、丙酮和乙酸乙酯等有机溶剂。
2. 稳定性
- 热稳定性:在常温下,(S)-(+)-2-氨基丁酰胺盐酸盐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但在高温条件下可能会发生分解。因此,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应避免高温环境。
- 光稳定性:该化合物对光敏感,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可能导致其降解或变色。因此,在储存时应将其置于避光的环境中。
二、化学性质
1. 酸碱性
- 酸性:由于(S)-(+)-2-氨基丁酰胺盐酸盐中含有氯离子,它可以表现出弱酸性。在水溶液中,部分氯离子会解离出来,使溶液呈微弱的酸性。
- 碱性:同时,由于分子中含有氨基基团,它也可以表现出一定的碱性。在水溶液中,氨基可以吸引水中的氢离子(质子),从而表现出碱性反应。
2. 反应性
- 加成反应:由于分子中含有不饱和键,(S)-(+)-2-氨基丁酰胺盐酸盐可以与其他含有不饱和键的化合物发生加成反应,如与卤素单质反应生成相应的卤代物。
- 取代反应:分子中的氢原子可以被其他原子或基团所取代,如与某些金属离子发生配位反应,形成配合物。
- 氧化还原反应:在一定条件下,(S)-(+)-2-氨基丁酰胺盐酸盐可以参与氧化还原反应。例如,在某些催化剂的存在下,它可以被氧化成相应的醛或酮类化合物。
1. GHS分类
根据《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GHS),(S)-(+)-2-氨基丁酰胺盐酸盐可能属于以下类别:
- 健康危害:可能具有特定的靶器官毒性(如肝脏、肾脏)、致突变性、生殖毒性等。具体分类需依据实验数据确定。
- 物理化学危害:若该物质在特定条件下易燃或易爆,则可能属于物理危险类别。但一般情况下,作为固体盐类,其物理危险性较低。
- 环境危害:若该物质对水生生物有害,则可能被归类为对水环境有害的物质。
2. 安全术语
- S22:不要吸入尘埃。
- S24/25:避免与皮肤和眼睛接触。
- S36/37:穿戴适当的防护服和手套。
- S45:如果出现意外,防止吸入蒸气。
3. 风险术语
- R20/21:吸入或皮肤接触有害。
- R36/37:刺激眼睛和呼吸系统。
- R48/20:在长期重复接触中可能引起皮肤和呼吸道的过敏反应。
4. 急救措施
-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就医。
-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 食入:用水漱口,禁止催吐。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5. 消防措施
- 该物质本身不易燃烧,但受高热分解可能产生有毒气体。
- 灭火剂:使用适合火灾类型的灭火剂,如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等。
- 灭火注意事项:佩戴自给式呼吸器,穿全身防护服,避免产生粉尘。在上风向灭火。
6. 泄漏应急处理
-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 小量泄漏:避免扬尘,小心扫起并转移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 提供充足的通风,加速扩散。
7. 废弃处置
- 废弃物性质:根据当地法规进行分类处置。
- 废弃处置方法:建议交由专业处理机构处置,避免环境污染。
8. 安全数据表(SDS)
SDS是一份详细的文件,包含了上述所有安全信息以及其他相关信息,如物质的理化特性、稳定性和反应性、毒理学信息、生态学信息、运输信息等。SDS应随时更新以反映最新的安全信息和法规要求。
1. 外观: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
2. 纯度:通常要求纯度在98%以上,具体数值可能因供应商和用途不同而有所变化。
3. 熔点:熔点范围应在160-165°C之间,具体数值可能会因纯度和测定方法的不同而略有差异。
4. 旋光度:由于是(S)-构型,其旋光度应为正值,通常在+10°到+15°之间(c=1, H₂O)。
5. 水分含量:水分含量应低于1%,可以通过卡尔费休滴定法或其他合适的方法进行测定。
6. 残留溶剂:残留溶剂如甲醇、乙醇等的含量应符合药典规定,通常不超过0.5%。
7. 重金属含量:重金属含量应低于20 ppm,可以通过原子吸收光谱法或其他合适的方法进行测定。
8. 微生物限度:如果用于制药行业,需符合相应的微生物限度标准,如总菌数、霉菌和酵母菌数、大肠杆菌等。
9. pH值:溶解于水后的溶液pH值应在3.5-5.5之间。
10. 不溶性杂质:不溶性杂质应低于0.1%。
上一篇:2-甲酸基噻吩-4-羧酸甲脂下一篇:N-Boc-L-亮氨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