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甲硫基)吡啶-3-硼酸
发布时间:2025-10-06

1. 物理性质
- 外观:该化合物为固体。
- 溶解性:可溶于一些有机溶剂,如氯仿和甲醇。
- 熔点:约100°C时分解。
- 沸点:在760 mmHg下为361.5°C。
- 密度:1.29 g/cm³。
- 折射率:1.586。
2. 化学性质
- 反应性:作为一种有机硼试剂,2-(甲硫基)吡啶-3-硼酸在有机合成中常用作硼烯基团的来源。它可以作为交叉偶联反应的试剂,在构建化合物的碳-碳键或碳-异原子键时发挥重要作用。
- 酸碱性:由于含有酸性的硼酸基团,该化合物具有一定的酸性。
- 稳定性:在常温下稳定,但需避免与氧化剂接触。
3. 安全信息
- 刺激性:可能对皮肤、眼睛和呼吸道造成刺激,请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设备,如手套和眼镜。
- 危险性类别:R36/37/38(对皮肤、眼睛和呼吸道有刺激作用)。
- 安全术语:S26(不慎与眼睛接触后,请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并征求医生意见);S36/37/39(穿戴适当的防护服、手套和护目镜或面具)。
- 灭火介质:用水雾、耐醇泡沫、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
4. 制备方法
- 该化合物的制备通常涉及以下步骤:
- 吡啶与甲硫醇反应,生成2-(甲硫基)吡啶。
- 然后,将2-(甲硫基)吡啶与硼三甲基酮反应,生成2-(甲硫基)吡啶-3-硼酸。
GHS分类
* R10:易燃。
* R36/37/38:对眼睛、呼吸道和皮肤有刺激作用。
* R36/37/38:刺激眼睛、呼吸系统和皮肤,可能导致严重的眼损伤。
* R36/37/38:吸入、皮肤接触或食入有害。
* R20/21/22:吸入、皮肤接触或食入可能有害。
* R36/37/38:引起眼睛、皮肤和呼吸道的刺激。
* R36/37/38:吸入、皮肤接触或食入有害。
* Xi:刺激性物质。
风险术语
* R10:易燃。
* R36/37/38:刺激眼睛、呼吸系统和皮肤。
* R20/21/22:吸入、皮肤接触或食入可能有害。
* R36/37/38:引起眼睛、皮肤和呼吸道的刺激。
* R20/21/22:吸入、皮肤接触或食入可能有害。
* R36/37/38:刺激眼睛、呼吸系统和皮肤,可能导致严重的眼损伤。
* R36/37/38:吸入、皮肤接触或食入有害。
* Xi:刺激性物质。
急救措施
* 吸入:如果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如呼吸停止,进行人工呼吸。请教医生。
* 皮肤接触:用肥皂和大量的水冲洗。请教医生。
* 眼睛接触:用大量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并请教医生。
* 食入:切勿给失去知觉者通过口喂任何东西。用水漱口。请教医生。
消防措施
* 灭火介质:用水雾、耐醇泡沫、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
* 源于此物质或混合物的特别的危害:碳氧化物,氮氧化物,硫氧化物。
* 给消防员的建议:如必要的话戴自给式呼吸器去救火。
泄露应急处理
* 人员的预防与防护设备和紧急处理程序:使用个人防护设备,避免粉尘生成,保证充分的通风,人员疏散到安全区域。
* 环境保护措施:不要让产品进入下水道。
* 抑制和清除溢出物的方法和材料:收集、处理泄漏物,不要产生灰尘,扫掉和铲掉,存放进适当的闭口容器中待处理。
操作处置与储存
* 安全操作的注意事项: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防止粉尘和气溶胶生成,在有粉尘生成的地方提供合适的排风设备。一般性的防火保护措施。
* 安全储存的条件:贮存在阴凉处,容器保持紧闭,储存在干燥通风处。建议的贮存温度为2 - 8°C,充气保存,对光线敏感,热敏感,对湿度敏感。
个体防护装备
* 呼吸系统防护:如危险性评测显示需要使用空气净化的防毒面具,请使用全面罩式多功能微粒防毒面具N100型(US)或P3型(EN143)防毒面具筒作为工程控制的候补。如果防毒面具是保护的方式,则使用全面罩式送风防毒面具,呼吸器使用经过测试并通过政府标准如NIOSH(美国)或CEN(欧盟)的呼吸器和零件。
* 眼睛防护:面罩与安全眼镜请使用经官方标准如NIOSH(美国)或EN166(欧盟)检测与批准的设备防护眼部。
* 身体防护:全套防化学试剂工作服,防护设备的类型必须根据特定工作场所中的危险物的浓度和数量来选择。
* 手防护:戴手套取手套在使用前必须受检查,请使用合适的方法脱除手套(不要接触手套外部表面),避免任何皮肤部位接触此产品。使用后请将被污染过的手套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有效的实验室规章程序谨慎处理,请清洗并吹干双手所选择的保护手套必须符合EU的89/686/EEC规定和从它衍生出来的EN376标准。
其他安全信息
* 海关编码:2933399090
* WGK Germany:3
* HazardClass:IRRITANT(刺激性物质)
* HazardStatements:H315(造成皮肤刺激)、H319(造成严重眼刺激)、H335(可能造成呼吸道刺激)。
1. 纯度:
- 纯度是指主成分在总物质中的比例。对于2-(甲硫基)吡啶-3-硼酸,一般要求其纯度≥98%。高纯度可以确保后续反应的顺利进行和产品的高质量。
2. 外观:
- 外观通常指物质的颜色、性状等物理特征。2-(甲硫基)吡啶-3-硼酸应为白色或类白色固体,无明显杂质和异物。
3. 熔点:
- 熔点是衡量化合物纯度的重要指标之一。2-(甲硫基)吡啶-3-硼酸的熔点应在文献报道的范围内,一般为150-155°C(具体数值可能因测定条件不同略有变化)。
4. 含量:
- 含量是指特定成分在样品中的浓度。对于2-(甲硫基)吡啶-3-硼酸,其含量一般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PLC)或气相色谱(GC)进行测定,要求其含量≥98%。
5. 干燥失重:
- 干燥失重是指在规定条件下,样品加热后失去的重量百分比。一般要求干燥失重≤0.5%,以确保样品的稳定性和纯度。
6. 重金属含量:
- 重金属如铅、汞、镉等的含量必须控制在极低的水平,一般要求重金属总量≤10 ppm,以避免对环境和人体的潜在危害。
7. 溶剂残留:
- 如果2-(甲硫基)吡啶-3-硼酸是通过溶剂提取或结晶得到的,可能会有微量溶剂残留。常见的溶剂如甲醇、乙醇、丙酮等的残留量应符合相关标准,通常要求每种溶剂的残留量≤500 mg/kg。
8. 手性纯度:
- 如果该化合物存在手性中心,需要对手性纯度进行检测,确保其光学纯度符合要求。
9. 其他指标:
- 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还可能需要检测其他特定指标,如pH值、溶液的透明度、粒度分布等。
上一篇:N-丁基苄胺下一篇:三聚磷酸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