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溴-3,4-二氢-2H-异喹啉-1-酮
发布时间:2025-10-06

1. 物理化学性质
- 密度与熔点:该化合物的密度为1.6±0.1 g/cm³,但具体的熔点信息在提供的搜索结果中未明确给出。
- 沸点与闪点:沸点为438.4±45.0 °C at 760 mmHg,闪点为219.0±28.7 °C。
- 分子式与分子量:分子式为C9H8BrNO,分子量为226.070。
- 折射率:折射率为1.600。
- 蒸汽压与PSA:蒸汽压为0.0±1.1 mmHg at 25°C,极性表面积(PSA)为29.10000。
- LogP与精确质量: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为1.81,精确质量为224.978912。
2. 稳定性与储存条件
- 该化合物的稳定性信息在提供的搜索结果中未明确给出,但一般认为在正常储存条件下是稳定的。
- 储存条件通常建议在室温下进行,并确保容器密封良好。
3. 反应性
- 作为有机化合物,7-溴-3,4-二氢-2H-异喹啉-1-酮可能参与多种化学反应,但其具体的反应性取决于反应条件和所使用的试剂。
- 在特定的化学反应中,它可能表现出特定的反应活性或选择性。
4. 合成方法
- 一种合成7-溴-3,4-二氢-2H-异喹啉-1-酮的方法是以4-(4-溴苯基)丁酸为反应物,以五氧化二磷为脱水剂,将反应物与脱水剂混合后加入有机溶剂,搅拌回流反应。反应完成后冷却至室温,析出沉淀,抽滤并用丙酮纯化即可得到目标化合物。
- 另一种合成路线涉及从7-氨基-3,4-二氢异喹啉等起始原料出发,通过一系列化学反应步骤最终制得7-溴-3,4-二氢-2H-异喹啉-1-酮。
1. GHS分类:
- 危害码(欧洲):Xi(刺激性物质)。
2. 安全术语:
- S22:切勿吸入粉尘。
- S24/25:避免与皮肤和眼睛接触。
- S37:戴适当手套。
- S26:不慎与眼睛接触后,请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并征求医生意见。
3. 风险术语:
- R36/37/38:刺激眼睛、呼吸系统和皮肤。
4. 急救措施:
-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如有不适感,就医。
-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就医。
- 食入:饮水,禁止催吐。就医。
5. 消防措施:
-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其粉体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当达到一定浓度时,遇火星会发生爆炸。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
-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溴化氢。
-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正在泄漏,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6. 泄漏应急处理:
-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防毒服。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转移至安全场所。若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7. 废弃处置:
- 废弃物性质:危险废物。
- 废弃处置方法:建议用焚烧法处置。在能保证完全燃烧的条件下,再补充喷嘴等以减少二噁英等有害气体的生成。焚烧炉排出的气体通过洗涤器除去。
8. 安全数据表(SDS):
- SDS编号:2933790090。
- 中文概述:其他内酰胺。增值税率17.0%,退税率9.0%。最惠国关税9.0%,普通关税20.0%。
1. CAS号:891782-60-8,这是该化合物的唯一识别号码。
2. 分子式:C9H8BrNO,这表示了该化合物的化学组成。
3. 分子量:226.070,这是该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4. 密度:1.559±0.06 g/cm³ (20 ºC 760 Torr),这表示了该化合物在特定条件下的密度。
5. 沸点:438.4±45.0 °C(Predicted),这是该化合物的预计沸点。
6. 闪点:219 °C,这是该化合物在特定条件下的闪点。
7. 纯度:常见的纯度为98%,表示该化合物中目标成分的含量。
上一篇:5-乙酰基-2-氨基-4-甲基嘧啶下一篇:3-(4-乙基苯甲酰)丙酸